老湾回族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老湾回族乡位于湖北省洪湖市区东北约26公里,是洪湖市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洪湖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老湾回族乡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1]
全乡国土面积(含江心洲、滩涂)59.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8000人,下辖十个行政村,主要有回汉两个民族,回族人口4700人,占全乡人口27%
中文名称: 老湾回族乡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洪湖市
下辖地区: 十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老湾街道
民族路: 电话区号 0716(荆州)
邮政区码: 433219
面 积: 59.93平方公里(含江心洲、滩涂)
人 口: 17000人
方 言: 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季候
著名景点: 清真寺 珂理湾老街 刘氏宗祠 等
目录
历史由来
1950年成立老湾乡,属嘉鱼县第4区,1951年划入洪湖县。1951年6月老湾属洪湖县第二区(龙口)管辖设老湾乡。1962年老湾乡改称老湾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复称老湾乡。1985年11月11日经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老湾回族乡由龙口代管。198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洪湖撤县建市,老湾直属洪湖市管辖。
老湾小镇,历史悠久,是洪湖市沿长江五个古镇之一,几经沧桑,几度兴衰。老湾古镇历史上最兴盛时期是在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以后,清政府为筹集军费镇压太平天国军队,在全国河道设关卡,收取货物百分之一的捐税,所以称厘金或厘捐,所设关卡称厘金局。老湾古镇下游8公里处宝塔洲设有厘金局,长江上游商船在湖南城陵矶(今岳阳市)厘金局交税后,如果下行到老湾下游的宝塔洲又要多交一次税。
因此,从湖南、四川等地运过来货物停泊在老湾港口销售。在老湾停泊的商船每天上百艘,沔南周边的村镇将本地出产的农副产品以物易物进行交换。
每日运货的牛车上百乘,通宵达旦,源源不绝的将货物运往各地。老湾古镇的十字街上,花行、米行、竹木行、日杂行、糕点行、饭铺、旅馆、药铺等上百家。老湾上下两个码头停泊的竹木簰、商船长达两公里多。
据《洪湖县志》记载,在秦汉时期“魏晋以前,江水过乌林、赤壁峡口(今赤壁山)左右两江东流而下,至簰洲湾合流,左江(老湾在左江)受黄盖山,赤壁山逼流北上,直趋月堤(今老湾六合村),吕蒙口(今老湾兴隆村)……”由此可见,老湾回族乡历史久远。
由于老湾吕蒙口地处长江之滨,珂里湾地处荆水(内荆河)之畔,经历时间悠久,老湾回族乡境内历史上先后有三处古镇,即老湾锅底湾(今称珂理湾)吕蒙口。
行政区划
老湾回族乡下辖10个行政村:老湾、丰垸、兴隆、珂理、和平、沙洲、六合、石桥、北河、柴民村(移民村现已合并到柴民村)。下设派出所、卫生院、中心学校、工商所、国土所等服务机构,乡政府驻老湾街道民族路。
人口民族
老湾回族乡总人口约1.7万,回族4700余人,占总人口的27%,主要分布在六合、丰垸、和平、兴隆等地。老湾回族的历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末年充任湖北官员的回族后裔。
明朝清初因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不少回民流离失所不得不迁徙,使得回民分布范围扩散,这加强了形成聚集区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初期,几次人口大迁移也使得不少回民来到老湾,形成了更加明显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区域聚集特点。
地理环境
老湾回族乡地处江汉平原东南部,南濒长江,北临内荆河,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水乡小镇,同时也是湖北省“两圈一带”鄂西旅游圈景观廊道节点乡镇。
全乡地势总体平坦,略有南高北低,平均海拔约20米,境内河道纵横交织,水系发达。气候方面老湾回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光照时间充足,降雨量充沛。
经济发展
老湾回族乡产业以农业、渔业为主,工业、服务业为辅。农业发展上,形成了以粮油棉为主,以特色水产作物,及长江沿线芦苇林木为辅的多种经营模式;渔业发展上,经过多年特色养殖,老湾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传统四大家鱼养殖基础上,更是走出了以鳖、龟仿野生养殖为特色的产业链条;工业服务业方面,老湾近些年不断招商引资,推进服务业、工业发展,形成配合农业、渔业发展的工业发展路线。
基础建设
老湾回族乡现有省道汉洪公路S103和正在建设中的武监高速公路。乡村公路建设良好,以基本完成村村通工程。近几年老湾乡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电力、电信、自来水的铺设工作;改善街道环境,加强治安监控;重点提高医疗教育建设,完成学校改建,新建卫生院等项目。
地方特色
老湾回族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这里不仅仅保留了原始淳朴的伊斯兰风情,还拥有辉煌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老苏区之一。辛亥革命时期,这里曾是皇教会的中心组织地。蔡汉卿、杨时杰、王子英、杜帮政等人曾领导本地一批回汉人民参加了武昌首义革命。
民族特色方面,回民主食牛肉,素有肉牛养殖习惯,具有丰富的养牛技术经验,老湾回族乡草场资源丰富,有取之不尽的农作物秸秆,为发展肉牛提供了丰富的饲养资源。牛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人民喜爱的肉类食品。牛皮可制皮制品,牛角可制药材,牛八卦、牛鞭更是上等补品,回民制作的牛肉饼、牛脯更是远近闻名的佳肴。
每逢民族节日,清真寺前热闹非凡,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吸引周围信教群众和游客,阿訇虔诚诵经,为回民祛灾祈福。热情好客的回民身着特色的民族服装,以特有的美味佳肴牛肉饼、鱼糕、牛肉片、牛腩等殷勤的招待远方来客。
品清真食品、诵古兰真经、游珂理老街、赏江滩美景、过农家生活,老湾回族乡无时不展现出一派水乡瑰丽文化风光。
地方文化
老湾回族乡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风水宝地,这里,可谓春到绿满江滩,芦笋鲜嫩;夏来江水浩荡,千帆竞发;秋至天高气爽,芦花瑟瑟;冬临雪花轻舞,牛肉飘香。
地标建筑
地标建筑:清真寺
老湾回族乡街区建有全市最大的清真寺,占地面积615.9平方米,建筑面积835.4平方米,三层砖混结构,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每年回族的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乡党委书记、乡长等主要领导人都亲自参加同广大穆斯林共同欢庆三大节日。
历史老街
历史老街:珂理湾明清老街
古镇珂里,依江傍湖,风景秀丽,驰名沔洲。长江奔泻于前,夏水逶迤于后,杨柳河环抱市镇。从这里泛舟,上可游百里洪湖,下可达武汉三镇。明朝中叶珂里就同仙桃、沙湖(今仙桃市)、脉旺嘴(今汉川市)、新堤(今洪湖市)并称为沔阳洲五大市镇。
珂里历史悠久,据《洪湖县志》记载:“南宋时,北方人民因避战乱,迁到洪湖地区开荒屯田的难民很多,船只多汇聚于此,移民上岸挖灶做饭,沿河湾挖土灶很多,并留给土灶给后来移民做饭,锅拿走后,留下土灶,也叫锅底,恰好这些土灶正好处在河湾处,据此称为锅底湾。”这就是锅底湾名称的来历。辛亥革命中坚人物,吃珂里乳汁长大的杨时杰先生将史书中的名句“珂鸣铎振”、“里让邻谦”,各摘其首字,取其“彬谦和睦,纯似白玉”之意,易“锅底”为“珂里”,珂里之名因此衍用至今已百年了。
解放后,内荆河截湾取直,内荆河通往珂里湾街区的小河筑坝,珂里湾因此不通水路。昔日繁华古镇日益衰落。现存的古镇留有花岗石板铺的街道(古称丹凤朝阳街)、船码头、百步三拱桥,架上金盆等遗迹。清代沔阳洲驻锅底湾古镇的锅镇司(俗称小衙门)、刘家祠堂等遗址尚存,仿佛在向人们诉说锅底湾古镇的兴衰。
斯地已矣,遗址尚在。让游人去寻觅八景遗迹中去联想锅底湾古镇昔日的繁盛,去品味历史人文的情趣。
自然风景
自然风景:江滩自然风景(江心洲)
老湾镇区对江有两座江心洲。这两座江心洲四面环水,是原生态的两座小岛。中洲面积62万平方米(即6.2平方公里),全洲只有20%的耕地种作物,80%生长芦苇。夹在芦苇中间生长着野藜蒿、野芹菜和莲芽须、柴笋等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蔬菜。夏季的芦苇荡中白鹤、灰喜鹊、野鸭、小花雀、麻雀还有叫不出名称的共二十多种鸟类栖息在芦苇荡中,各种鸟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里成了鸟的王国。岛上芦苇站往南有一条小夹河,从北往南,长约两公里,河宽40米,河中有鱼、白鹤、鹭鸶在此觅食。他们一群飞来觅食,又一群飞走,这样飞来飞去,周而复始,在夹河的上空形成了群鸟争食的景观。
中洲的西边是子新洲,两州之间是近一千米宽的大夹河把它分成两个江心洲。子新洲只长少量的芦苇,面积为65万平方米(合6.5平方公里)比中洲稍大,是一座白沙洲。
子新洲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它的东西一千多米宽的夹河长3000多米,经常有江豚(也称江鲸)在这3000米河道出没。沙洲上每到农历八月后,北方的大雁成群结队飞到这里来越冬,(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直到次年的四月它们又飞回北方。子新洲是候鸟的乐土,不仅有大雁,还有野鸭等其他候鸟。由于子新洲人迹罕至,野猪、野兔、獾狗等动物也在这里繁衍生息。
三国战场
三国古战场:吕蒙口
三国时期以前,吕蒙口称李家口,因李姓人在此居住而得名,原为长江边一河套出口,为古代乡村集镇。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在此屯兵,为了减少小镇上乡亲们的麻烦,不扰民,他把大营扎在街后约300米的一片红杨树林里。李家口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的名将,把李家口更名为吕蒙口。虽然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沧桑,吕蒙口古镇上下街头长达一公里的古街遗址尚存,并留有五景让人们去寻觅古战场的遗迹。
一景肃公洲鲁肃操练水军遗址。在吕蒙口南约一公里处,在秦汉以前长江经赤壁山峡口,两江分流而下至簰洲湾合流,在老湾江面形成中洲,长江至此分成南北两河,肃公洲地处北河长约8公里的中段。当时两军对擂,几百艘战船在这长约8公里的北河操练水军长达几年,为抗曹做准备肃公洲。
二景红杨树林白衣庵。为了纪念这位吴国功臣,在吕蒙屯兵的红树林前边建了一座白衣庵,庵中供奉吕蒙塑像,世代香火供奉。《三国演义》中吕蒙白衣渡江智取荆州,在吕蒙口装扮商人穿白衣乘船从吕蒙口出发溯江而上,取得荆州,为吴国立下大功。
三景下街头水府庙供奉吴国名将丁奉。传说宋高宗赵构被金兀术追到吕蒙口附近的长江边,渡江到江南,船到江中,被风浪打翻。宋高宗沉到江中,被一位武将把他从江中托起,一直送到江南上岸。宋高宗逃难到陆溪附近的丁家嘴,向丁家嘴人说起他被救的经过及在江中托起他的武将的面相及身材,丁家嘴人告诉他,今日六月十九是丁奉的生日,那位救他命的是他们的祖先,三国名将丁奉。尔后,宋高宗为报救命之恩,下旨在陆溪口和吕蒙口各建庙一处,敕封丁奉为靖江世帝,老百姓称靖江王爷,俗称王爷菩萨。两座庙隔江而建,陆溪口叫王爷庙,吕蒙口称水府庙。
四景李氏祠堂。据《李氏宗谱》记载:“元末,元朝光禄大夫(官位为从一品)李靖光辞官由武昌溯江而上,在吕蒙口留宿,视吕蒙口环境尚可,便归隐吕蒙口,明初由李氏后裔在此建李家祠堂,文化革命期间被毁,遗址在吕蒙口街中段”。
五景吕蒙口清真寺。是吕蒙口回民清朝中期建筑,因洪水几建几毁,现存清真寺在吕蒙上街头上首后侧。
其他
寺庙宗祠:珂理湾刘氏祠堂、九宫庵 等
特色节日:开斋节、圣纪节 等
(此次百度百科词条做出了很大的更新,感谢老湾回族乡政府所提供的详细资料,感谢关注此次词条更新的每个人。此次词条更新可能会有些资料存在过时、不准确、错别等现象,希望大家能够参与更新。)
视频
老湾回族乡:加速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