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蛇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老蛇泡 |
来源 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Fock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洗净晒干。
原形态
蛇莓,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粗壮。匍匐茎多数,长30-100cm,有柔毛,在节处生不定根。基生叶数个,茎生叶互生,均为三出复叶;叶柄长1-5cm,有柔毛;托叶窄卵形到宽披针形,长5-8mm;小叶片具小叶柄,倒卵形至棱状长圆形,长2-3cm,宽1-3cm,先端钝,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有柔毛或上面无毛。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5-2.5cm;花梗长3-6cm,有柔毛;萼片5,卵形,长4-6mm,先端锐尖,外面有散生柔毛;副萼片5,倒卵形,长5-8mm,比萼片长,先端常具3-5锯齿;花瓣5,倒卵形,长为5-10mm,黄色,先端圆钝;雄蕊20-30;心皮多数,离生;花托在果期膨大,海绵质,鲜红色,有光泽,直径10-20mm,外面有长柔毛。瘦果卵形,长约1.5mm,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
性味; 甘、苦;寒
性状; 全草多缠绕成团,被白色毛茸,具匍匐茎,叶互生。三出复叶,基生叶的叶柄长6-10cm,小叶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4cm,宽1-3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毛。
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聚合果棕红色,瘦果小,花萼宿存。气微,味微涩。
蛇泡的效果
功效; 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以全草入药。 主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
经脉; 肺经;肝经;大肠经
主治;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
- ①《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
- ②陶弘景:疗伤寒太热。
- ③《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
- ④《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熁疮肿,敷蛇虫咬。
- ⑤《纲目》:敷汤火伤。
-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
- ⑦《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线疔。
- ⑧《四川中药志》:凉血,通经。治惊痫寒热,疗咽喉肿痛。
- ⑨《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者30~6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老蛇泡的药方
- ①治天行热盛,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伤寒类要》)
- ②治伤暑,感冒:干蛇莓五至八钱,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 ③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二、三两,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闽东本草》)
- ④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闽东本草》)
- ⑤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贵阳民间药草》)
- ⑥治疟疾,黄疸: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江西民间草药》)
- ⑦治痢疾:鲜蛇莓全草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 ⑧治蛇头疔,乳痈,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初起未化脓者,加蒲公英一两,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二两炖撮,渣敷患处。(《闽东本草》)
- ⑨治蛇窜丹:蛇泡草适量,雄黄五分,大蒜一个。共捣烂,布包,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 ⑩治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并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 ⑾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甜酒少许,共炒热外敷。(《江西草药》)
- ⑿治蛇咬伤,毒虫咬伤: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 ⒀治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如创面有脓,加鲜犁头草;无脓,加冰片少许。(《江西草药》)
- ⒁治癌肿、疔疮:蛇莓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 ⒂治瘰疬:鲜蛇莓草一至二两,洗净,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