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豆腐」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老豆腐,又称北豆腐,起源于山东省的传统小吃,产品类似于豆腐脑,但在制作上更复杂,工艺性更强,口感较豆腐脑更加老…”)
 
行 10: 行 10:
 
 豆腐起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父封为淮南王,都寿春42年。刘安养方术之士千人,皆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其门客中,苏非、李尚、田由、晋昌、左吴等八人名气最大,号称"八公"。八公终日陪刘安在寿春城北山炼求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刘安等在炼丹中,偶以石膏点豆浆,经过化学变化而成豆腐。典籍中对刘安发明豆腐有许多记述。记载刘安发明豆腐的典籍多达四五十种。现摘其要者,分述如下:
 
 豆腐起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父封为淮南王,都寿春42年。刘安养方术之士千人,皆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其门客中,苏非、李尚、田由、晋昌、左吴等八人名气最大,号称"八公"。八公终日陪刘安在寿春城北山炼求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刘安等在炼丹中,偶以石膏点豆浆,经过化学变化而成豆腐。典籍中对刘安发明豆腐有许多记述。记载刘安发明豆腐的典籍多达四五十种。现摘其要者,分述如下:
  
 《辞源》记载:“以豆为之。造法,水浸磨浆,去渣滓,煎成淀以盐卤汁,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收者。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
+
 《辞源》记载:“以豆为之。造法,水浸磨浆,去渣滓,煎成淀以盐卤汁,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收者。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ref>[http://news.e23.cn/jnnews/2019-07-23/2019072300049.html 济南故事商河老豆腐:难忘的家乡味道],舜网新闻,2019-07-23</ref> 。”
  
 
 宋·朱熹《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
 
 宋·朱熹《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
行 27: 行 27:
 
 古老的历史遗迹是豆腐文化的考古依据。中国第二届豆腐文化节期间,在古城寿县召开“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应邀参观寿县博物馆。看到了1965年4月出土于寿县茶庵乡瓦房村,庄队汉墓中的水磨。从出土文物来看,豆腐发明于汉代的时间、地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
 
 古老的历史遗迹是豆腐文化的考古依据。中国第二届豆腐文化节期间,在古城寿县召开“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应邀参观寿县博物馆。看到了1965年4月出土于寿县茶庵乡瓦房村,庄队汉墓中的水磨。从出土文物来看,豆腐发明于汉代的时间、地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
  
 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豆腐制作逐渐传遍了全中国。各地的劳动人民又不断根据地域特点加以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中国的豆腐文化。海峡两岸为光大豆腐的美食,弘扬民族文化,于1990年9月15日分别在北京和台北举办了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并确定9月5日---豆腐发明人淮南王刘安的生日为中国豆腐文化节,每年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
+
 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豆腐制作逐渐传遍了全中国。各地的劳动人民又不断根据地域特点加以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中国的豆腐文化。海峡两岸为光大豆腐的美食,弘扬民族文化,于1990年9月15日分别在北京和台北举办了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并确定9月5日---豆腐发明人淮南王刘安的生日为中国豆腐文化节,每年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ref>[https://www.sohu.com/a/222518365_758001 原产递NO.397老豆腐] ,搜狐,2018-02-13 </ref>
  
 
==菜品特色==
 
==菜品特色==
  
 
 老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
 
 老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
 +
 +
==参考文献==

於 2020年6月4日 (四) 04:16 的修訂

老豆腐,又稱北豆腐,起源於山東省的傳統小吃,產品類似於豆腐腦,但在製作上更複雜,工藝性更強,口感較豆腐腦更加老些。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風味獨特。

老豆腐是山東部分地區的特色早餐,深受歡迎。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

歷史起源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中國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製品的國家。 西周至春秋時期,人們把大豆(即菽)當作主要食糧。農民們不止一次唱到它:"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采菽采菽,筐之谷之。七月烹葵及寂"。古人不但將大豆當作主食,而且逐漸地研製了豆腐、做豉、制醬、生豆芽、榨油……,以及製作其他豆製品,這是對人類一大貢獻。僅平常的豆腐一品,已風靡世界矣!

豆腐起源於漢代淮南王劉安。淮南王劉安,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襲父封為淮南王,都壽春42年。劉安養方術之士千人,皆多神仙秘法鴻寶之道。其門客中,蘇非、李尚、田由、晉昌、左吳等八人名氣最大,號稱"八公"。八公終日陪劉安在壽春城北山煉求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劉安等在煉丹中,偶以石膏點豆漿,經過化學變化而成豆腐。典籍中對劉安發明豆腐有許多記述。記載劉安發明豆腐的典籍多達四五十種。現摘其要者,分述如下:

《辭源》記載:「以豆為之。造法,水浸磨漿,去渣滓,煎成淀以鹽滷汁,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收者。相傳為漢淮南王劉安所造[1]。」

宋·朱熹《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帛布。" 這是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到豆腐為"淮南術"的記載。

元·吳瑞的《日用本草》雲:"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明·葉子奇《草術子·雜制篇》雲:"豆腐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之術也"。 明代詩人蘇秉衡寫的《豆腐詩》云:「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罐浸來檐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箇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谷部·豆腐》雲:"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
  • 明·陳繼儒《叢書集成·群碎錄》雲:"豆腐,淮南王劉安所作"。
  • 明·羅欣《物原》載:"劉安始作豆腐"。
  • 清·汪汲《事物原會》說,西漢古籍有"劉安作豆腐"的記載。志屬史信,是完全可以依賴的。

明清之際方以智《物性志》雲:"豆以為腐,傳自淮南王"。

古老的歷史遺蹟是豆腐文化的考古依據。中國第二屆豆腐文化節期間,在古城壽縣召開「豆腐文化國際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應邀參觀壽縣博物館。看到了1965年4月出土於壽縣茶庵鄉瓦房村,莊隊漢墓中的水磨。從出土文物來看,豆腐發明於漢代的時間、地點是可以確信無疑的。

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在以後的兩千多年裡,豆腐製作逐漸傳遍了全中國。各地的勞動人民又不斷根據地域特點加以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中國的豆腐文化。海峽兩岸為光大豆腐的美食,弘揚民族文化,於1990年9月15日分別在北京和台北舉辦了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並確定9月5日---豆腐發明人淮南王劉安的生日為中國豆腐文化節,每年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2]

菜品特色

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嗆。

參考文獻

  1. 濟南故事商河老豆腐:難忘的家鄉味道,舜網新聞,2019-07-23
  2. 原產遞NO.397老豆腐 ,搜狐,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