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耿济之

移除 40 位元組, 5 年前
生平经历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二月三十日在北京的发起人又在万宝盖耿济之家开会,通过加入文学研究会的会员,并议决召开成立大会和会议秩序等事宜。</p><p style="text-indent:2em;">在此期间,与郑振铎一起两次会见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且先生,商妥改革《小说月报》事宜,并推荐沈雁冰担任主编。这年,他在《小说月报》和《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短篇译作,如柴霍甫(即契珂夫)的《戏言》,《犯罪》,《赌胜》,《阴雨》;柯洛连科的《撞钟老人》;迦尔询的《一株棕树》等。</p><p style="text-indent:2em;">1921年 1月4日,参加丁在中央公园(现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召开的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会章,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选举于事二人。郑振锋当选为书记干事,耿济之当选为会计干事,并担任了读书会、小说组和批评文学组成员。5月,与郑振铎、[[沈雁冰]]、[[胡愈之]]等人编辑出版《文学旬刊》,并为之撰稿。</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著译颇多。翻译了很多俄国文学名著,有:[[托尔斯泰]]的[[《复活》]](由商务印书馆分上中下三集于次年3月出版),《艺术论》(商务3月版),《黑暗之势力》(商务3月版);[[屠格涅夫]]的《村中之月》(剧本,商务3月版);郭克里(即[[果戈理]])的《疯人日记》(载《小说月报》12卷1号);[[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雷雨》(剧本,商务3月版);柴霍甫([[契珂夫]])的[[《侯爵夫人》]](裁《小说月报》12卷2号)。</p><p style="text-indent:2em;">在《小说月报》第12卷《俄国文学研究》号外上刊载了他的七篇著译,有:《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背景》([[沙洛维甫]]著),《俄国四大文学家合传》,《俄国乡村文学家伯得洛柏夫洛斯基》,《阿里鲍甫略传》,《一桩事件》([[安得列夫]]著),《尺素书》([[屠格涅夫]]著),《赤色的诗歌》(与郑振铎合译)。另外,从这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译介[[屠格涅夫]]的名著的《猎人日记》。</p><p style="text-indent:2em;">1922年 被派往苏联赤塔中国领事馆当随习员。在赤塔三年,译了不少俄国小说,其中有[[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商务1月版);[[列维托夫]]的《莫斯科处女街的风俗》(载《小说月报》13卷5号);[[万雷萨夫]]的《甚么是作文学家必须的条件》(载《小说月报》13卷9号);以及瑞典作家[[奥托马尔?恩金]]的《生与死》(载《东方杂志》19卷17号)等。发表了有名的《猎人日记研究》。同时继续为《小说月报》译介[[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8月,第一个女儿静芬出生。</p><p style="text-indent:2em;">1923年 继续为《小说月报》译介[[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翻译了[[安得列夫]]的《人之一生》(剧本,商务3月版);《柴霍甫短篇小说集》(与勉之合译,商务1月版);法国[[莫泊桑]]的《遗产》(商务1月版)。在《小说月报》和《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为数众多的短篇译文,如[[柴霍甫]]的《熊》;[[布利乌沙夫]]的《俄国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万雷萨夫]]的《偏激》;《中东铁路成立秘史》]]等。撰写了一些研究文章,如《阿史德洛夫斯基(即奥斯特罗夫斯基)评传》,《日木的帝国主义与西伯利亚(赤塔通讯)--日本侵略史的一页》。</p><p style="text-indent:2em;">1924年 继续在《小说月报》上译介[[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翻译了[[卢那却尔斯基]]的喜剧《爱艺术的国王》(载《东方杂志》21卷13、14号)以及[[迦尔询]]的一些短篇小说,如《美术家》(载《东方杂志》2l卷9号)、《胆怯的人》等,还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如《拜伦对于俄国文学的影响》等。</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鲁迅]]先生组织的"未名社"在北京成立,曾为"末名社"撰稿。</p><p style="text-indent:2em;">1925年 被调往伊尔库次克中国领事馆工作。仍从事翻译研究,译有[[安得列夫]]的[[《爱恋、信仰与愿望》]]以及德国赫卜特曼(即[[霍普特曼]])的五幕剧本《日出之前》,均载于《小说月报》16卷各号上。</p><p style="text-indent:2em;">1926年 在伊尔库次克居住二年,又调到列宁格勒任副领事,替华侨们办理些琐碎的事务。不久,发现心脏病,归国休养。</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8月,二女宁芬出生。</p>
[[File:5388099fNfae4f7bc.jpg|缩略图|right|[http://img11.360buyimg.com/n1/jfs/t196/52/334067353/23728/9286880/5388099fNfae4f7bc.jpg 原图链接][https://www.jd.com/?d 来自京东]]]
<p style="text-indent:2em;">1927年 于国内养病期间,仍不停地从事翻译工作,他对于文学有着深切的爱好,在任何地方不曾放弃介绍的热忱。这年又译了德国作家施德芳?支魏格的小说《保姆》(载《东方杂志》24卷15号)。</p><p style="text-indent:2em;">1928年 在国内休养一年后,又被派往赤培中国领事馆工作。</p><p style="text-indent:2em;">为了纪念[[高尔基]]三十五年创作和六十年生辰,撰写了《高尔基》一文,译了[[高尔基]]的小说《我的旅伴》,发表在《东方杂志》25卷8、9号上。这年还译了《托尔斯泰的情史(托尔斯泰致女友的几封书信)》以及法国作家[[杜哈美尔]]的小说《骑卫兵曲韦里》,均发表在《小说月报》上。</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二月,三女美芬在北京出生。</p><p style="text-indent:2em;">1929年 为《小说月报》撰稿,译了[[伊凡诺夫]]的[[《乞援泉》]]和德国作家[[支魏格]]的《黄昏的故事》,并着手重新校译[[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p><p style="text-indent:2em;">1931年 译成[[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但可惜译稿在商务印书馆付印中被"一二八"战事炮火所毁)。</p><p style="text-indent:2em;">1933年 从1929年起四年一直在赤塔,除料理侨民的一些日常事务外,主要精力放在阅读文学著作和翻译研究工作上。</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译了《托尔斯泰孙女回忆录》(载《小说月报》22卷1号),[[高尔基]]的剧本《蒲雷曹夫》,[[阿宁阔夫]]的《屠格涅夫的回忆》,以狄谟的笔名撰写了《晌谷村中的人物一一论唆罗珂夫(即[[肖洛霍夫]])著《已开发的荒地》,均载于《文学》杂念。</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三月,四女敏芬出生。</p><p style="text-indent:2em;">1935年,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访苏演出,陪同[[梅兰芳]]去莫斯科。期间亲自担任梅的翻译,与梅结为挚友,并与[[梅兰芳]]同志一起会见结识了苏联文艺界的著名人士。</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开始为[[鲁迅]]先生、[[黄源]]先生编辑的《译文》撰稿,译了契珂夫故友[[司基塔列茨]]著的《契珂夫纪念》;万雷萨夫编的《果戈理的悲剧》等。还撰写了《苏联的文学基金制度》,《托尔斯泰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明年苏联文坛的预测》等文章,均载《文学》杂志。</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11月,最小的儿子肃出生。</p><p style="text-indent:2em;">1936年 8月因心脏病发作回国治疗休养了一段时间,不久又被派往莫斯科中国大使馆任秘书。在莫斯科时与[[戈宝权]]同志常相往来,共同研讨翻译工作。当时对于他的文学修养和翻译工作,莫斯科文艺界的人士知道的很多,但他生性不善交际,终日埋头详著。</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5月,他重新校译的[[屠格涅夫]]的名著《猎人日记》出版了,他仍继续为《译文》和《文学》杂志撰稿,译了[[屠格涅夫]]的《混人》,[[果戈理]]的《婚事》(剧本),[[奥列莎]]的《与读者的谈话》,[[格洛司曼]]的《夫妻》,[[蒂莫费也夫]]的《怎样创造文学上的形象》,诺维可夫?布里鲍依的《漂流》等,并撰写了《苏联的文艺翻译会议》及《一九三五年苏联文坛的回顾》等。</p><p style="text-indent:2em;">1937年 为[[ 赵家壁]] 同志编辑的《世界短篇小说大系》编选了《俄国短篇小说集》,[[戈宝权]]同志协助编选工作。在莫斯科半年后,被调到海参威总领事馆工作。国事务工作忙迫,血压日升,医嘱长期休养。他一向对担任的职务兴趣不大,只为了养家糊口,这时便向外交部提出辞职。时值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于是转道欧洲,从意大利乘船回国。</p><p style="text-indent:2em;">抗战期间,许多文艺界进步人士纷纷撤离上海到大后方去,他也曾去香港想到后方,但因严重心脏病不能作长途旅行,只得又回沪,蛰居"孤岛",杜门索居,把全部精力放到翻译工作中去,为良友、开明、生活等书店译稿,并以此为生。</p><p style="text-indent:2em;">这段时间,他译了[[高尔基]]的长篇小说《家事》,[[果戈理]]的《巡按使及其他》,[[普希金]]的《石客》等。</p><p style="text-indent:2em;">1940年 在上海"孤岛"蛰居,轻易不见人,所经常过往的只是有限的几位老友:郑振铎、[[王统照]]、[[ 赵家壁]] [[ 徐调孚]] [[ 周予同]] 、[[赵景深]].[[梅兰芳]]、[[许广平]]等。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他自"五四"以来的翻译介绍工作。又译成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助夫兄弟们》。</p><p style="text-indent:2em;">1941年 生活在敌人刀光剑影之下,家累沉重,小得不卖掉些东西来补助家用。米珠薪桂,往往以苞米、豆类充饥。生活虽艰苦,但意志坚强, 以笔为刀枪,顽强战斗在文艺战线上。译了[[高尔基]]的长篇小说《俄罗斯浪游散记》等。为了避开敌伪的扰乱,与郑振铎商量,开了一爿仅能容纳一、二个顾客的小旧书店作为掩护,继续从事翻译工作。书店取名"蕴华阁",以明其志。</p><p style="text-indent:2em;">1942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寇进占租界。敌伪便衣和日寇几次到家里搜查。他嫉恶如仇,坚贞不渝,隐名匿迹,经常离家避居在外。就是在如此险恶的情况下,他仍坚持译作。又译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白痴》、《死屋手记》,改译了[[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剧本《慈母心》。</p><p style="text-indent:2em;">1943年 与郑振铎、[[王统照]]、[[ 周予同]] 等留在上海的文艺界进步人士一起筹备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刊行会",意欲编著中国自己的百科全书,以振中华民族之声威。他译了[[ 《苏俄大百科全书序》]] [[ 《苏俄小百科全书第二版序》]] 以及《如何利用苏俄小百科全书》等文章,以作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参考。</p><p style="text-indent:2em;">1944年 继续译作。这几年以狄谟的笔名创作了几篇短篇小说,如《顾大嫂》、《重逢》、《保姆》等,均发表在《万象》杂志上。</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还译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另一长篇小说《少年》。另外又译了[[ 蒲宁]] 的小说《驿马》。</p><p style="text-indent:2em;">1945年 抗战胜利,他满心喜悦,以为在文艺事业上可以放手大干一番。可是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想,他仍不得不为柴米谋。</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译完《少年》后,即着手译[[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司帖彭奇阔夫村》,同时开始译[[高尔基]]的长篇小说《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p><p style="text-indent:2em;">1946年 因为生活所迫,在亲友的介绍下,不得不弃家只身去东北沈阳中长铁路总务处工作。此时物价飞涨、薪金菲薄、事务繁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处理繁琐的事务之外,仍不愿放弃心爱的翻译事业,在夜间继续从事翻译工作,经常译至深夜。译了[[高尔基]]的《马特威?克日米亚金的一生》,同时开始编撰《华俄大字典》。此时心脏病,高血压日益严重,曾回沪休养两月。但在沪无法找到工作,只得再去东北做他不愿做的繁琐事务性工作。离沪前他又约了些译稿,带了些书去,答应为[[曹靖华]]同志所编的《苏联文学丛书》译[[ 卡威林]] 的《两个上尉》,并己动手译[[ 卡泰耶夫]] 的《雾海白帆》。</p><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年为郑振绎主编的《民主司刊》撰稿,写了《梦醒时》等文章。后《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查封。</p><p style="text-indent:2em;">1947年 终因贫病交迫,劳累过度,于三月二日下午三时突患脑溢血在沈阳去世,享年仅四十九岁。正如郑振铎所写的那样:"他真是工作到死,像莫利哀之死在戏台上一样。"在那残酷无情的旧中国,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甚至连草也吃不饱,终于不得不倒下了完事。"噩耗传来,文艺界同声悲悼。沈阳友好于三月十六日在小西关关帝庙举行了"耿济之先生追悼会",中华文协和中苏文协于四月五日在上海静安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郭沫若]]问志主祭,生前友好[[马叙伦]]、[[颜惠庆]]、[[郭沫若]]、[[许广平]]、[[田汉]]、[[洪深]]、[[叶圣陶]]、郑振铎、赵家壁、[[戈宝权]]、[[梅兰芳]]、[[赵景深]]等参加了追悼会并送了花圈挽联。</p><p style="text-indent:2em;">郑振择挽词:"呜呼济之,君不能死,而乃竟死,死不瞑目!君文豪雄,君性纳朴,今之善人,谦退恭肃,埋头著作,卑斥征逐,劳碌一生,译文千轴,天乃不佑,何夺之速!遗稿满案,何人可续?上有老父,下有幼子,君竞死矣,何以养育? 呜呼济之,死不限日!"</p>
==中俄文化交流使者==
1,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