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聂尚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聂尚恒,字惟贞,号久吾,清江大观桥人。少时入赘新淦县李姓,解任回乡后,才恢复聂姓,明万历十年(1852)乡试中举,任庐陵县教谕,宁化县令。他虽为官,勤于政事,还精通医理,博取精研,刻意医述。著有《奇效医述》《医学源流》《活动心法》《痘科慈航》和十三卷大部头的《医学汇涵》等著作留传后世。清人朱纯嘏说:“聂尚恒以乡进士出任宁化县令,卓有政声。惜当时以儒臣显,不列名医林。”其实,聂尚恒一生中,更以医术著称于世。作为一代妇幼科专家,聂尚恒以他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和精深的医理,在中国医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奇效医述》

《奇效医述》是他在宁化任县令时,治疗疑难重病的记录,也就是诊藉,即医案,是明以来独立的医案学科逐渐形成的医案著作之一。该书分二卷,收验方四十二例,以妇科为主。每一案例都从头到尾把病的起因、病情、变化、用什么药,用药后的反应都一一详尽记述。案后还附原用药方、计量、服法等。《奇效医述》是论病专著,以辨证为主,每叙述一个病例,都:究其原委、审其病因,判明病状,然后对症下药。对于寒热虚实真假似的辨别,卓有见地。

《活幼心法》

《活幼心法》在我国医药史上都有地位。痘是幼科中的一症,疹也是幼科中的一症,两种病症在幼科中颇为重要。但在明代以前治法都不完备。聂尚恒的《活动心法》和魏桂岩(真)的《博爱心鉴》

刊出后,治疗痘疹才有了一定的“标准途辙可循”。在此前各家痘疹不分,或痘详而疹略,聂尚恒在诊治这两个方面的造诣都比较深。他根据痘、疹病情的

不同阶段和特点,提出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很有创见。为后世所重视。


学医目的

聂尚恒为什么学医? 据他在《奇效医述》一书小引中曾说到:儒医燮理,可是古今高明之士常常把医道看作是小技而漫不经心.一旦患病,就由庸医之手握其生死;有人虽略涉猎,但又白持高明,不肯深入钻研,反致误己误人。他为自身计,为亲者计,遂“穷心于斯术”数十年。他勤于政事,在宁化任县令时,常常在大厅署里诊病,他平易近人,平民百姓,有求必应,同样诊治,逐个建立“病式”(即今天的病历表)详细记载。经他诊治的病人,很少不痊愈的。

著名救治病例

有一次他在田间散步,一位游医向他求救,说有一个怀孕八、九个月的少妇,突然大小便不通,他已闻药无效,病情很危急。聂尚恒详细问了病情,只用一味药,病人大小便全通了。第二天孕妇丈夫向他道谢时,说妻子小便时还须用手紧按小腹,聂尚恒要她再跟一剂药就全好了,一个月之后安全分娩。

万历二十一年(1603)聂尚恒任庐陵训谕时,吉安司理毛具次五十九岁的老母患怪病,每到一个月左右,就会有一两夜烦躁而吐血,不吐则便血,凡是活动关键的地方筋脉青肿突出,行动不便久治不愈。毛携母向聂尚恒求医。聂详细诊断,又查阅历年所服之药,发现诊断不确,有的作风湿治疗,有的作血热治疗,没对症下药。据此判断,他专以扶肝养血为主,用八物汤加减,服药一个月先停吐血便血,服至两月筋肿消除,服至三个月即愈。

聂尚恒自己的妹妹得了一种更怪的病,年仅三十,却“肉削骨露”,晚上发热,天明退烧,饮食少进,烦躁不安,脉歇至心,难以救治,开始用药也未对症,再详明发热部位,其妹才说到先是右肋一团先热,再扩至全身,聂才顿然省悟,认定是郁气郁痰,结成痞块,u2019胸膈壅滞。于是用药先攻痞块,果然奏效,块消热退,—不几个月痊愈。

聂尚恒在诊治儿科痘疹时,他的亲家有个姓周的邻居,家中富有,五十多岁·厂,却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儿子,视为掌上明珠。儿子染上痘疹,六天之后,痘已出齐,但还是说胡话,有时发狂。请了许多医生,用药无效。经聂诊治,只吃了一剂药,即有好转。第二天再去诊时,发现病孩仍会突然惊跳,尚恒领悟到,可能因痘疹出得太密,血气内虚、毒气难排,攻扰心经,而惊悸发狂。于是,就用加减内托散,另一位医生在旁,看到处方大吃一惊,认为病人已毒盛发狂了,再服热药,定暴热而死。谁知病孩服药后,却安然而睡,已不再说胡话,再据病情服药,终于痊愈。[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