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肥子国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肥子国遗址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城南1公里处,在城子村、南马村、系井村、石井村之间,于1985年11月,全国文物普查,石家庄地区文研所干部李新明和藁城文保所干部申玉山调查时发现。是在一个废弃的烧砖窑场发现的,因长年烧砖取土,形成一个长160米、宽150米,深1米的长方形大坑[1]

[]

重建肥子国

周代肥子国,是由白狄后裔建立的一个重要方国。由于先秦史籍中关于肥子国记载甚少,导致其源流变迁皆模棱难明。特别是肥子国与肥城的关系(《汉书·地理志》汉应劭注称肥城为“肥子国”),更增添了古肥族的神秘色彩,形成了一桩史家悬案。泰山研究者周郢就肥子国问题,登门求教于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何光岳先生。


何先生是著名古国史专家,著有《中华民族源流史》等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何先生便发表有肥子国源流的论文,这是目前所知当代最早关于肥子国的研究成果。在这次采访中,何光岳先生经过对各文史料的综合归纳,提出一个新观点:春秋肥族曾于齐鲁之间重建肥子国,今山东肥城系重建之肥子国故址(肥人聚集地约在今潮泉翦云山一带)。


关于肥子国的源头,何光岳先生指出:肥系北狄族的一支白狄所建,其族为姬姓,系黄帝后裔。最初聚居于王屋山、中条山附近,国都昔阳(即今山西昔阳)。同属白狄的鼓国也建都附近,唇齿相依。这里山深林密,肥人过着半游牧、半狩猎的生活。其国名“肥”,源于其所获野兽肉质肥美。“子”则系其所封子爵。肥子国处于周王畿与晋国之间,北为晋,南为周。晋立国后,不断发兵出击白狄族的东山皋落氏,从属于皋落氏的肥国被迫东迁,其中一部分到达齐鲁边境。当时齐晋争雄,而鲁国与晋国同出周室,关系较密。同在山东境内的曹国、滕国、陈国等也都是周之宗族,周宗姬姓国在山东多达五六个。而姜姓国只有两个,除齐外,只有一纪国。在政治版图上,姬姓国对齐形成半月形包围。齐国在灭亡遂国后,在遂故地这一齐鲁缓冲带,扶植晋之仇敌肥族(姬姓但非周宗)重建邦国,作为邻邦,用以备御鲁晋同盟。重建的肥子国大约在齐鲁长勺之战后,随着鲁国收复汶阳之田,肥子国遂为鲁所并。通过肥子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东迁齐鲁境内重建的肥子国,故址即是今肥城之境。《汉书注》等称肥城为“肥子国”,应是基于这一段历史。


何先生进一步介绍:肥子国再次迁移后,其遗民一支南迁,后分居于安徽合肥、湖南肥川附近。一支北迁于河北肥如,时属燕国;一支后来又由燕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今日本少数民族“肥人”,即是肥子国人的远裔。


何先生还介绍了肥子国的文化特征,其族人以肥为美,衣尚白色。善弓马骑射,居太行山时,以狩猎为主,间刀耕火种。迁入齐鲁后,则转型为农耕。族俗尚巫术。乐器有胡笳。


何先生最后指出:肥子国是历史悠久的部落邦国,其族兴衰是中华民族源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作为肥子国故地肥城,肥子国更是乡土文化之源,对之进行发掘研究开发利用,对于传承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地理位置

肥子国遗址,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城南1公里处(一说位于今山东省肥城市境内),在城子村、南马村、系井村、石井村之间,于1985年11月全国文物普查时,由石家庄地区文研所干部李新明和藁城文保所干部申玉山调查时发现。是在一个废弃的烧砖窑场发现的,因长年烧砖取土,形成一个长160米、宽150米,深1米的长方形大坑。

历史记载

据相关资料,藁城县《嘉靖志》记有:肥累(lěi)城、在县西南七里,春秋时肥子国。《左传》记有:晋荀莹灭肥,以肥子绵皋归,即此,汉因立肥累县,故址犹存。

又据《藁城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肥子国故城在藁城县城南偏西2.5公里处,今廉州镇城子村北,肥子国建于西周时代,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西周时期,该地为白狄别种肥族人之根据地。当时周室衰微,朝纲不振,狄人遂乘势南下,占据此地,建国号曰“肥”。筑土城,亦名“肥子国”、“肥累国”,时狄人猖獗、汉人无力相抵。后春秋时晋国强盛,称霸中原,遂于鲁昭公十二年派大将荀莹灭之,掳其君绵皋,肥子国名遂废。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置肥累县,县治在今城子村北,属真定辖区。公元488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将肥累县省入藁城,县遂废。肥子古城址于1956年夷为平地。

《史记》载:“赵王迁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之战,肥却亡”。

考古调查

相关考古部门根据历史资料论述的线索,在城子村、系井村和南马村,反复进行文物调查,希望能印证史籍中记载春秋时白狄所建“肥国”和汉置的“肥累县”的存在,重点观察了许多处动土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历史的遗迹遗物,找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就藁城的区域规划(截至2010年)做一一简介:

城子村,紧靠藁城市区的南环路,是县志,地名志指为“肥”国的所在地,据在其村辖区内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时村民介绍,城子村北原有一道土城墙,东西向约一里多长,西端角向南拐去,东端高厚不详,残墙在1958年平毁。城墙北建有一座小庙名称不详。庙前树青石碑一通,刻“肥累国”字样,可能是后人为纪念“肥累国”而建,后来旧址成为灵堂,现卖给藁城县社冷库,部分辟为南环路。在村北农民动土,形成一片凹凸不平深约1—2米不等的大型土坑,发现了绳纹砖,大型陶瓦和凤鸟形流水物等建筑材料,系汉代之物,没见到居住遗址和文化层。西周白狄人建国,其遗存应有商周春秋的文化特征,末见商周文化层和典型文物陶片标本,因此考虑由于时代久远,河流的变迁,古今地名的更换等原因所致。应扩大视野,在周围的地方进行调查,或许能查出点线索。在城子村南1华里有一片村民称之为瓦渣地的地方,地面砖瓦片丰富,但由于农作物密聚,未能做深入勘查。从地面拣到的瓦片看应属汉代以前的遗物。

系井村:距城子村西南3华里,在系井村南约300米的地方也有一片“瓦渣地”,东端有一废弃砖窑,因取土地形低洼,发现绳纹砖瓦,从标本看是汉—元朝遗物,可能是一处遗址,应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勘查,查清文化内涵。

南马村:在城子村西南。在南马村东南,系井村北,西邻藁梅公路,有一片较大型的古文化遗址。此地曾辟作窑场历年烧砖用土,使地面形成一个东西宽150米,南北长180米,深1.5米的大坑,1985年坑里植上果树,现北端为垃圾场,窑场内遗物甚多,断崖处砖瓦堆积,采集标本除有汉代绳纹砖,大型板、筒瓦器物口沿等外还发现了陶豆,夹砂红陶炭火盆等一批战国时文物标本,另外还采集到商周时期的石斧、石刀、泥质灰陶豆标本,这说明此地文化内涵丰富,时间延续较长。在此发现众多建筑材料,还发现排列有序的几眼陶井,是否是一片建筑群落,需进一步勘查,或许对查寻“肥国”、“肥累县”提供一些线索。

另外,在城子村以东的建材厂(原是砖厂)及焦庄、尚庄一带,也发现多处古代遗迹,征集了多件平面绳纹陶罐等文物,还查到了多处含有筒、板瓦,云纹瓦当,菱纹青砖,各种器物陶片标本的遗存处,在砖厂存土处还发现了几件商代陶鬲残片。

另外在辛丰村内,还征集到一件姓郭的宣武将军的残墓志,记有辛丰源字样,对调查新丰县的踪迹或许有点帮助。村民挖掘沼气池时还出土汉代彩陶俑,另记,商贸大楼十字路口处挖下水道时发现一座大型唐墓,征集到灰白色陶俑,镀金马蹄材料等残片。

相关考古部门综观上述得出:西至南马村东到尚庄、新丰这一地域,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几乎动土挖坑之处,或多或少都有古代遗存的发现,而且从明清到商周延续时代较长,时代有所叠压,其中不乏有较大型的遗址和墓葬,这对肥子国遗址的发掘以及研究藁城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肥子国的考略

肥城县是否肥子国?肥族(白狄族)何时形成?肥子国建于何地?至今仍众说不一。 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县志》在地理志中载:“周封肥子国”。嘉庆二十年《肥城县志》序中载:“泰安府属之肥城,古肥子国也”。古到何时没有明确交代。沿革表又载:“周·兖州之域,职方河东。肥,应劭曰:肥子国分封姓氏无考”。“无考”给人们留下了疑窦。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在方域志中载:“肥之名肇于春秋,古已然”。即肇于春秋,又怎能“古已然”呢?光绪三十四年《肥城县乡土志》在县建置年代中载:“《汉书·地理志》:泰山郡有肥城县、应劭所谓肥子国也”。“所谓”者,“含糊其辞”也。光绪八年重刊本《续山东考古录》卷六、十四页载:“应劭《汉书注》:肥城、古肥子国,按肥国不见于春秋战国时”见于何时?未详其说。1983年12月21日编印的《泰安地区文物概况》一书,在前言中载:“西周时代,……,今泰安地区,当时主要属鲁国,还有成阝、肥子、铸、牟、遂、须句、宿障(注:应为彰)等小国”。时间虽指明系“西周时代”,但肥子国建于泰安地区的何处不详。《肥城春秋》第一辑在《肥城县考略》中载:“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0年)肥城地属兖州之域,当时肥族人(亦称白狄族)散居于此,称为肥子国,盖后世之肥城因此而得名”。肥族(亦称白狄族)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吗?所述,真可谓众说纷云,笔者不揣冒昧,拟将自己的浅见略述于后。 一、肥族(白狄族)形成于春秋时期 据《[[]]辞海》1795页载:“白狄,古族名,一作白翟。春秋时狄的一部分,原在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境,后东迁于今河北省境内,包括鲜虞、肥、鼓等部。因穿白衣服而得名,与晋为邻,公元前六世纪大部分并于晋国。”对于肥族的情况1503页又载:“肥、古族名,春秋时白狄的一支,初分布在今山西太原以东,部分在今河北藁城西南,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一部分并于晋国;另一部分北迁,称肥如,在今河北卢龙西北,一说今山东肥城也是肥人所居之地。”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81页指出:“北方,在今河北省境内……鲜虞(正定县西北,别名中山),肥(藁城县)、鼓(晋县)”。以上都说明肥族存在于春秋时期,其居住地在藁城一带。另据顾栋高在《春秋四裔表序》中载:“然狄之强,莫炽于闵、僖之世,残灭邢、卫,侵犯齐、鲁,其时止称狄,未冠以赤、白之号。其后乃稍稍见于经传,意其种豪,自相携贰,更立名目”。这说明,在春秋闵、僖之世,狄族尚未分为赤狄、白狄和长狄。而作为狄族之一 白狄,更未分支为鲜虞族、肥族和鼓族,怎么可能会在周代或夏朝就有肥族人建立的肥子国呢?当然,对他们的祖先则可上朔到周代、夏朝或更久远的上古时期,笔者认为:由于当时肥族人同齐、鲁等国有着长期而又频繁的交往和联系,当肥子国为晋所灭后,其族人散居肥如、肥累和肥城等地,并沿称肥子国名称,当在情理之中。 二、肥子国建于山西省昔阳县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529页载:“肥、春秋时夷国,子爵,今山西昔阳县东五十里有昔阳故城,即其国都,后为晋所灭,又今直录卢龙县西北有肥如城,藁城西南有肥累城。又山东历城县东有肥城县。或曰皆晋灭肥后,其族类散处之地”。笔者认为“散处之地”并非建国之地。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82至183页指出:“从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到前637年(僖公33年),共86年,……总计戌狄攻华族16次,华族攻戌狄9次,戌狄的势力不小,但不能发展,因为华族知道团结,互相援救。鲁文公以后,晋国霸权巩固,戌狄开始被消灭”。就是说自公元前626年(鲁文公元年)后,狄族逐渐被消灭。如《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晋荀吴假道于鲜虞,逐入昔阳,秋灭肥,以肥子绵皋归。《并建国都于山西省昔阳县境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白狄族之一的鼓国也为晋所灭。”这就进一步证明:肥子国确实存在于春秋时期,,后为晋所灭,其族人则散居各地。 三、肥城县不是古肥子国 据光绪三十四年《肥城县乡土志》在县建置年代中载:“昔乐正子春谓其弟子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焉,此本境见于载籍之始”。我们知道:乐正子春是春秋时鲁国人,是曾子的弟子,他对他的弟子说的话,如果是“本境见于载籍之始”的话,怎么可能会在西周或夏朝就有关于肥城县的记载呢?”《左传》载:“周灵王十七年(前555年)晋率诸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诸侯之师入平阴,从齐师,克京兹,克峙,围卢弗克”按平阴防门、广里、京兹、峙俱肥城县地。而在晋率诸侯伐齐后的二十五年(即前530年)晋方灭肥子国于山西昔阳。可见肥城县当时不属肥子国,此其一;又据《山东省民政志资料》第13期在政区沿革中载:“周封国的数字各书不一,顾栋高在《春秋列国爵姓及存亡表中》记载为208国。苏轼的《春秋列国图》中说有107国,其中139国知其所据,山东地区的封国有34个。……铸(今肥城县境内)”。《山东史志资料》1985年第一辑,翟忠义同志在《山东省历代沿革述略》一文中,对于“商周时代山东政区的产生和封国的分布”举例中,指出“……祁姓四国,山东一 ,即铸国,始封尧后,宁阳县西北有铸城,(注:现为肥城县境地)……妫姓一 ,遂国,舜后,国于宁阳北遂乡。(注:现为肥城县境地)。”以上两文,都没有关于山东省境内曾有过肥子国的记述,此其二;再据《肥城县建置沿革志》载:“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行政村545个。其中周代建村5个,春秋战国时建村9个,汉代建村12个,隋代建村3个,唐代建村9个,宋代建村19个,元代建村37个,明代建村321个,清代后建村130个”。从肥城县建村发展过程中,也难看出在西周或夏代有肥子国的建立,此其三。另外,对于一县的历史沿革的考证,应“析理必从精,述故务求实”,不能仅根据旧志和其他史料中的“古”、“无考”、“所谓”、“一说”、“或曰”等不确切的词语而得出西周或夏代就有肥族人在肥城县建立肥子国的结论。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