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肩帶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肩帶蝴蝶魚Chaetodon humeralis棲息於近岸的淺海岩礁區域,有時進入河口、紅樹林或者潟湖,是東太平洋熱帶海域最常見的蝴蝶魚,通常活動在水深5-12米處,目前記錄的極限水深是55米,啃食海綿珊瑚,也捕食底棲的小型無脊椎動物微藻,成對或小群活動,會與太平洋棘白鯧Chaetodipterus zonatus組成魚群一起活動。

特徵

體高寬闊,極扁,近橢圓形,銀白色體側有三條黑色條紋,第一條穿過眼睛兩條位於身體的前部和後部,背鰭和臀鰭後邊緣黑色,尾鰭有三條黑色細紋分別位於基部、中部和末端。背鰭硬棘12-13枚,軟條18-20枚;胸鰭軟條15-16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5-17枚。側線不完整,向上拱起,鱗片數34-39枚。[1]

水族養殖

極少出現於水族貿易,因此圈養的信息極少,但可推測其與屬內其它物種相似,可以飼養在溫和魚類的純魚缸中,需要有足夠的岩石造景和開闊的游泳空間,除配對外不可以同屬混養,需要每天多次提供不同種類的飼料並補充素食。

介紹

蝴蝶魚科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為了更確切的分類,科學家們做了許多工作,1988年S.D. Blum基於骨骼學的演化分支分析對整個蝴蝶魚科的分類都是重要的里程碑,而現代的基因測序技術得出的結論與當年Blum的分析基本吻合,這使得蝴蝶魚科以及蝴蝶魚屬的進一步分類逐漸明確,目前已經提出11個亞屬。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70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21-28℃

性情:溫和

食物:雜食,包括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藻類

最大體長:25厘米

分布範圍:東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亞南部至秘魯,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島。

生活水深:2-50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