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形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肺形草 | |
---|---|
![]() | |
图片来源 | [来自 肺形草]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肺形草 汉语拼音:Fèi Xínɡ Cǎo |
肺形草 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双蝴蝶Tripterospermumchinense(Migo)H.Smith的幼嫩全草。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利尿解毒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肺痨咯血,肺痈,肾炎,乳痈,疮痈疔肿,创伤出血,毒蛇咬伤。[1]
药性简介
别名
穿藤金兰花、铁交杯、蝴蝶草、山蝴蝶、金丝蝴蝶、石板肯、铜交杯、金交杯、大叶竹叶青、四脚喜、花蝴蝶、铁板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胡地莲(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
《药用植物图说》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双蝴蝶的幼嫩全草。初夏采收,晒干。
原形态
双蝴蝶(《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簇花双蝴蝶、斑叶蔓龙胆、白鹿衔。
多年生缠绕草本。幼时基生叶4片,2大2小,十字形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3~7.5厘米,宽1.5~3.5厘米,主脉3条,上面绿色而有淡黄绿色团块,下面红紫色,先端钝圆或尖锐,基部渐狭,无柄。茎细,蔓生,长约70厘米,其上对生三角状狭卵形至五角状披针形叶,长2~5厘米,宽0.5~2厘米,基部微心形乃至圆形,具短柄,3脉。花大形,单生于叶腋;萼筒先端5裂,裂片线形;花冠呈玫瑰紫色,基部渐细,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裂片间具稍突出的截形附属片。蒴果长球形,淡赤紫色,直径约8毫米。花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山坡、田野阴湿地。分布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
性味
《浙江民间草药》:"味辛,性寒。"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肺痈,肾炎,疮痈疖肿。
- ①《植物名实图考》:"捣敷诸毒。"
- ②《药用植物图说》:"治咯血。"
- ③《浙江民间草药》:"除寒热,治肺痨、肺痈。"
- ④《江西植物志》:"止刀伤血。"
- ⑤《广西药植名录》:"治乳疮、久痢,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
- ①治肺热咳嗽,劳伤吐血:肺形草五、六钱(鲜者加倍量),冰糖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 ②治咳嗽多痰及肺痈:肺形草二至三钱。煎汁冲白糖服,或配其他清肺药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 ③治痈肿:鲜肺形草(捣烂如泥),加鸡蛋白少许同捣匀,敷患处,一日换一次。(《江西民间草药》)
- ④治肾炎:肺形草四钱,灯心草五钱,玉米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
- ⑤治小儿高烧:肺形草二钱,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
- ⑥治疮疖、疔疽:肺形草鲜叶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二次。再用全草三至五钱。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 备注同属植物华肺形草亦作肺形草使用。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