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肺循环为单一的肺动脉干(Pulmonary trunk)由右心室发出,且向上前进一段,然后分为右和左肺动脉,再分别进入右和左肺[1]

目录

结构原理

人体进行肺循环时,血液由右心室出发,经肺动脉送往肺脏,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在肺部微血管扩散进入肺泡,而肺泡中的氧气则进入微血管。获得氧气的血液呈鲜红色,经由肺静脉送回左心房,向下进入左心室后,又将进行下一次的体循环,将氧气送至全身。在心室收缩时,体循环肺循环会同时进行,周而复始,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2]

循环路径

血流阻力和血压

肺动脉管壁厚度仅为主动脉的三分之一,其分支短而管径较粗,故肺动脉的可扩张性较高,对血流的阻力较小。肺循环动脉部分总的阻力和静脉部分总的阻力大致相等,故血流在动脉部分的压力降落和在静脉部分的压力降落相等。肺循环毛细血管压大致在右心室压和左心房压数值的中点。由于肺循环血管对血流的阻力小,所以,虽然右心室的每分输出理和左心室每分输出量相等,但肺动脉压远较主动脉压为低。右心室压和肺动脉压可用插入导管的方法直接测量。在正常人,右心室收缩压平均约2.9kPa(22mmHg),舒张压为0-0.13kPa(0-1mmHg)。肺动脉的收缩压和右心室收缩压相同,平均为2.2kPa(22mmHg),舒张压为1.1kPa(8mmHg),平均压约1.7kPa(13mmHg)。用间接方法可测得肺循环行细血管平均压为0.9kPa(7mmHg)。肺循环的终点,即肺静脉和左心房内压为0.13-0.53kPa(1-4mmHg),平均约0.27kPa(2mmHg)[4]

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1、神经调节:

  肺循环血管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刺激交感神经对肺血管的直接作用是引起收缩和血流阻力增大。但在整体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时体循环的血管收缩,将一部分血液挤入肺循环,使肺循环内血容量增加。回圈血液中的儿茶酚胺也有同样的效应。刺激迷走神经可使肺血管舒张。乙酰胆碱也能使肺血管舒张,但在流经肺部后即分解失活。


2、肺泡气的氧分压:

  肺泡气的氧分压对肺部血管的舒缩活动有明显的影响。急性或慢性的低氧都能使肺部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大。引起肺血管收缩的原因是肺泡气的氧分压低而不是血管内血液的氧张力低。当一部分肺泡内气体的氧分压低时,这些肺泡周围的微动脉收缩。在肺泡气的CO2分压升高时,低氧引起的肺部微动脉的收缩更加显著。可见肺循环血管对局部低氧发生的反应和体循环血管不同。肺部血管对低氧发生缩血管反应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有人推测低氧可能使肺组织产生一种缩血管物质,也有人认为必需有血管内皮存在才能发生这种缩血管反应。肺泡氯低氧引起局部缩血管反应,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当一部分肺泡因通气不足而氧分压降低时,这些肺泡周围的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而使较多的血液流经通气充足,肺泡气氧分压高的肺泡。假如没有这种缩血管反应,血液流经通气不足的肺泡时,血液不能充分氧合,这部分含氧较低的血液回流入左心房,就会影响体循环血液的含氧量。当吸入气氧分压过低时,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可引起肺循环动脉广泛收缩,血流阻力增大,故肺动脉压显著升高。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常可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负荷长期加重而导致右心室肥厚。


3、血管活性物质对肺血管的影响: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血栓素A2前列腺素F2α等能使肺循环的微动脉收缩。组胺、5-羟色胺能使肺循环静脉收缩,但在流经肺循环后即分解失活。[5]

参考来源

  1. Doris B.Wilson & Wilfred J.Wilson . 人体解剖学 . 逸香股份有限公司: Doris B.Wilson & Wilfred J.Wilson. 81年9月: 204页 (繁体中文). 肺循环 
  2. MingYi's biological world
  3. 小小整理网站 SMALLCOLLATION
  4. 永康堂.张老师. 肺循环. 永康堂.张老师. 西元2010年 [109年3月29日] (繁体中文). 血流阻力和血压 
  5. 永康堂.张老师. 肺循环. 永康堂.张老师. 西元2010年 [109年3月29日] (繁体中文). 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