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肾积水 原图链接
由肾结石引起的肾积水 原图链接


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如潴留的尿液发生感染,则称为感染性肾积水;当肾组织因感染而坏死失去功能,肾盂充满脓液,称为肾积脓或脓肾。造成肾积水的最主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

目录

病因

肾积水的原因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以及泌尿系外与下尿路病因造成的肾积水。

1.先天性的梗阻病因

(1)节段性的无功能由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上段输尿管有节段性的肌肉缺如、发育不全或解剖结构紊乱,影响了此段输尿管的正常蠕动,造成动力性的梗阻。此种病变如发生在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则形成先天性巨输尿管,后果为肾、输尿管扩张与积水。

(2)内在性输尿管狭窄大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段通常为1~2mm,也可长达1~3cm,产生不完全的梗阻和继发性扭曲。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在梗阻段的肌细胞周围及细胞中间有过多的胶原纤维,久之肌肉细胞被损害,形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无弹性的狭窄段阻碍了尿液的传送而形成肾积水。

(3)输尿管扭曲、粘连、束带或瓣膜橛结构此可为先天性也可能为后天获得,常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腰段,儿童与婴儿几乎占2/3。

(4)异位血管压迫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前方,其他有马蹄形肾和胚胎发育时肾脏旋转受阻等。

(5)输尿管高位开口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因肾盂周围纤维化或膀胱输尿管回流等引起无症状肾盂扩张,导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相对向上迁移,在术中不能发现狭窄。

(6)其他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囊肿、双输尿管等。[1]

2.后天获得性梗阻

(1)炎症后或缺血性的瘢痕导致局部固定。

(2)膀胱输尿管回流造成输尿管扭曲,加之输尿管周围纤维化后,最终形成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的梗阻。

(3)肾盂与输尿管的肿瘤、息肉等新生物,可为原发也可能为转移性。

(4)异位肾脏。

(5)结石和外伤及外伤后的瘢痕狭窄。

3.外来病因造成的梗阻

主要包括动脉、静脉的病灶;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盆腔的肿瘤、炎症;胃肠道病变;腹膜后病变(包括腹膜后纤维化、脓肿、出血、肿瘤等)。

4.下尿路的各种疾病造成的梗阻

前列腺增生、膀胱颈部挛缩、尿道狭窄、肿瘤、结石甚至于包茎等,也都会造成上尿路排空困难而形成肾积水。

临床表现

(一)无症状性肾积水 这是指处于静止状态的肾积水,可多年而无表现症状,直至发生继发感染及造成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才被发现。

(二)有症状的肾积水

①疼痛:腰部疼痛是重要症状。在慢性梗阻时往往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腰部钝痛。大多数急性梗阻可出现较明显的腰痛或典型的肾绞痛。有个别病人虽发生急性双侧性梗阻或完全梗阻,但并不感到疼痛。Dietl危象:指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造成间歇性肾积水,少尿与多尿呈交替出现,当大量饮水后出现肾绞痛、恶心、呕吐。在儿童,肾积水常表现腹部肿块,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或绞痛,继之有多量小便;当疼痛缓解则肿块缩小甚至消失。

②肾肿大与腹块:慢性梗阻可造成肾脏肿大或腹块,但并不一定有其他症状,长期梗阻者在腹部可扪及囊性肿块。

③多尿和无尿:慢性梗阻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可表现为多尿,而双侧完全性梗阻、孤立肾或仅一个肾有功能者完全梗阻可发生无尿。部份梗阻时尿量可大于正常,表现为明显的多尿,而肾结石如间歇性阻塞肾盂时,可出现间歇性多尿。在多尿时,伴有腹块消失或腹胀痛缓解。

④血尿:上尿路梗阻很少引起血尿,但如梗阻原因为结石,肿瘤则在肾绞痛的同时出现血尿。在部份梗阻的病例,表现为间歇性梗阻,当绞痛出现后则尿量增多,并可产生血尿。在有继发感染时也可伴有血尿或脓尿。

⑤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胃钠减退等):出现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上尿路梗阻时反射性的胃肠道症状;另一种为慢性梗阻的后期肾功能减退造成尿毒症引起的胃肠道症状。

⑥继发性顽固性尿路感染:梗阻的尿路一旦继发感染,常很难治愈,易复发,发作时常有畏寒、发热、腰痛,并会延伸至下尿路形成膀胱刺激症。

(三)体征 最主要的是上尿路梗阻形成肾积水后发生肾区饱满叩痛,甚至扪及肿块。如为不完全梗阻造成的间歇性梗阻,则可造成间歇性可扪及的腹块。一般的肾积水肿块,质不坚,无触痛,表面光滑无结节;并发感染时则出现疼痛、触痛及全身性感染症状与体征。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尿液常规检查:早期轻度的肾积水患者尿常规可正常,当发展到肾盏扩大时可出现血尿与蛋白尿。大量的蛋白尿与管型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不常见。 ②肾功能测定:单侧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患者肾功能检查一般由于对侧的代偿而不出现异常,酚红试验与靛胭脂排泄性测定如表明有损害则说明双侧肾脏损害。当严重的双侧肾积水时,尿流经过肾小管缓慢,就有大量的尿素被再吸收,但是肌酐一般不吸收,这就导致尿素与肌酐之比超过正常的10∶1。当肾脏实质破坏严重影响肾功能时,血肌酐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将上升。③贫血:在双肾积水肾功能减退时出现。

2、X线检查

①尿路平片:显示一增大的肾影,如尿路出现钙化影提示肾输尿管有结石造成梗阻。

②静脉肾盂造影:除肾功能已严重损害一般均可提供较详尽的资料,从中可了解梗阻的部位及原因;肾盂、肾盏与输尿管扩张的程度;从肾积水肾皮质的厚度与其显影的密度大致可估计肾脏的功能。如作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并同时电视录相与电影可动态观察肾,输尿管的蠕动功能,以分辨其为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并可对两侧的蠕动功能加以比较。

③逆行肾盂造影:对肾功能不佳,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不佳者可作逆行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病因及梗阻程度,但必须警惕逆行插管造影时将细菌带入积水的肾脏引起脓肾,或是由于插管及造影剂的刺激使梗阻部位的粘膜水肿,加重了梗阻的程度从不完全变成完全。

④经皮穿刺肾输尿管造影:对于静脉造影显影不理想,逆行造影失败或不宜作逆行造影者,可经腰部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积水的肾脏顺行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与程度,对梗阻近端输尿管与肾盂的情况,并可同对采集的尿液作细胞学检查及培养,也可留置导管作尿液引流。

⑤血管造影:凡怀疑梗阻与血管畸形病变有关的患者,按需要可作肾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肾静脉造影,以了解梗阻原因与血管的关系。从血管造影中还可了解肾脏的血供、肾皮质的厚度等资料。

⑥膀胱尿道造影:对双侧肾输尿管积水患者作此造影可了解是否有膀胱输尿管逆流及神经病原膀胱等病变。

3、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输尿管积水的程度,肾实质萎缩程度,也可初步探测梗阻的部位与原因,并可指导作穿刺造影。[卜凡堂, 唐淑云, 孙丽, et al. 胎儿肾积水12例超声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 17(12):934-936.][2]

4、放射性核素检查 ①放射性核素肾图:在梗阻性肾图其血管相与分泌相有一定程度压抑,这与梗阻的严重程度及梗阻时间有关,主要表现为排泄相下降迟缓。肾图有助于估计双肾功能及梗阻程度的差别,但不能作定量分析。②131Ⅰ扫描γ照相揭示核素摄入差:放射性核素经过肾皮质的缓慢传送在肾盂中有闪烁积聚。

5、CT 可了解梗阻的部位,有助于对梗阻病因的探测,能清晰显示肾、输尿管的扩张程度及肾皮质的厚度。并可同时作两侧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

6、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检查 可作梗阻部位腔内观察,并可经此作活检及扩张、切开、插管等治疗,也可经此作肾造瘘。

7、膀胱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双侧输尿管开口及插管分侧收集尿液进行肾功能化验、尿素的定量分析、酚磺酞或靛胭脂的比色试验,并可从尿量推测肾盂容量经插管作逆行造影。

8、肾盂内压测量 经皮肾穿刺插管(>F18)同时自尿道内插一F12~14导尿管留置于膀胱,保持开放以引流膀胱内液体,用生理盐水或造影剂以10m1/min的流速注入肾盂,直到液体充满上尿路和注入肾盂及膀胱流出的速度(均为10ml/min)相等时,经肾盂的Y型接管连接测压管记录肾盂内压(肾盂绝对压力)。同时由导尿管测出膀胱压力,将肾盂绝对压力扣除腹腔压力(膀胱压力)即为相对压力,正常为1.18~1.47kpa(12~15cm)H2O,>1.47kpa(15cmH2O)提示有轻度梗阻:>2.16kpa(22cmH2O)示有中度梗阻,>3.92kpa(40cmH2O)为严重梗阻。

如在测压同时注入造影剂,还可同时拍片或录像以了解梗阻部位与原因。

治疗措施

(一)治疗目标 在针对病因的消除基础上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缓解症状,消灭感染,尽可能修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

(二)治疗的估计

①年龄:婴幼儿应尽早处理,青壮年可适当观察,如有进展应及时手术,50~60岁以上宜早期考虑手术治疗以保留健全的肾功能。

②对肾功能与梗阻的估计:

a.至少保留1/5的正常肾组织才能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功能,如非必要,尽量不作肾脏引流,以防感染的产生。

b.对于无症状无感染的肾积水患者,可每6~12个月用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复查观察,如无进展可暂不手术。

c.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可能造成结石,因此在取除结石的同时,必须探查是否存在形成结石的病因。如有狭窄,应同时纠正。

③对肾内与肾外肾盂手术的估计:肾内型肾盂处理较困难。

④双侧积水的手术时机:在双侧肾盂积水无感染时,可先处理功能差的一侧,使对侧持续处于功能负荷的代偿肥大下。对整形手术一侧肾脏在一定的刺激下恢复较好。对于伴有感染者,则宜选择严重一侧先行手术,并应尽快作对侧。如果仅为功能较好的一侧感染,则应优先考虑手术,以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控制感染,另一侧在稳定病情后再考虑手术。[3]

在一侧功能较好的肾脏有肾盂积水,但尚可以整形手术力争挽回肾功能,应首先考虑手术。若对侧肾已毁损而无功能,则必需待手术侧的肾脏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方可决定是否即行截除。

(三)治疗的方式:

1.局部处理:对于梗阻部位的病变可用局部处理解决者,如粘连分离,纤维索带切断,血管移位再吻合,结石摘除等。对于局部压迫过长已造成输尿管局部发育严重受损时,应将此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

2.对于梗阻已造成肾脏严重积水时,需先作造瘘引流。[4]

3.整形手术:必须掌握整形手术的要点:

①使肾盂输尿管吻合处在肾盂的最低点。

②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应构成漏斗状。

③修复时应切除周围纤维、粘连、疤痕组织,但勿损伤血供。

④切除多余的肾盂壁,保持一定的肾盂张力。如肾积水过大,则可将较薄的肾皮质处内翻摺叠后固定,以缩小肾内容积。

⑤为减少吻合口漏尿,可置双猪尾巴导管。为避免由于漏尿及溶血郁结而形成吻合口周围疤痕纤维化,可在吻合口外放置负压吸引管充分引流。

⑥整形手术方式很多,但目前从病因病理学角度出发认为以将病段切除再吻合为佳。

视频

肾积水的症状有哪些?这四种身体表现最典型!

什么是肾积水

参考资料

  1. 郑伏甫, 戴宇平, 王飞; 等. 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与治疗(附32例报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47-49. 
  2. 卜凡堂, 唐淑云, 孙丽; 等. 胎儿肾积水12例超声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 17 (12): 934-936. 
  3. 陶文芳, 李昭铸, 孙岩; 等. 小儿先天性重度肾积水的外科治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 016 (005): 213-214. 
  4. 经翔, 丁建民, 王克明; 等.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治疗肾积水的临床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 (5): 47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