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肾茶 肾茶,唇形科肾茶属又名猫须草、猫须公、 苞须花,"牙努秒"。属于唇形科肾茶属。多年生草本。茎枝方柱形,节稍膨大,老茎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断面木质,周围黄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对生于节上,紫褐色或紫红色,被短小柔毛。[1]

目录

形态特征

肾茶多年生直立草本。四棱形,具浅槽及细条纹,被倒向短柔毛茎被短柔毛。叶对生,有柄;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或稍钝头,基部阔楔尖,两面被短柔毛,边缘有齿缺。夏、秋季开花,肾茶轮伞花序6花,在主茎及侧枝顶端组成具总梗长8-12厘米的总状花序;苞片圆卵形,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骤尖,全缘,具平行的纵向脉,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具小缘毛;花梗长达5毫米,与序轴密被短柔毛。肾茶花淡紫色或白色,排成顶生总状花序,此花序系由多个轮伞花序复合而成,萼钟形,结果时增大,被微柔毛和腺点,檐部二唇形,上唇圆形,下唇4裂,2中裂片显然较长,肾茶均芒尖,花冠被微柔毛,管狭圆筒状,冠檐上唇阔大,伸展,下唇直立,较狭;雄蕊4枚,生于喉部,花丝伸出花冠之外,形似猫须。小坚果卵形,深褐色,表面有网纹。[2]

生长环境

肾茶生海拔950-1050米的林中空旷草地及林缘,生于阳光充足的林下、沟边湿润处。有时栽培。[3]


功效与作用

肾茶含硫酸钙、未知有机酸的钙盐和钾盐、挥发油、皂甙、已糖、葡萄糖醛酸等。叶含内消旋肌醇。味甘淡微苦、性寒。能清热去湿、排石利水。可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的作用,还可祛除体内湿气,可用于辅助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肾茶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有利于补充因排尿时丢失的电解质。[4]

栽培技术

肾茶扦插:选择两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条制作插条,将插条定植于穴中,并填入拌有马粪的土,回填1/3时浇水,待水完全渗透后继续填土至,扦插后要要保持基质湿润,还要有一定的荫蔽度,不宜接触强光暴晒,约2周后即可生根。移栽时要对地面浇一次透水后再起苗,再在种植地上开穴移栽。株行距在30×30厘米为宜,将幼苗扶正栽入穴内,要注意将根系舒展开,不要将其扭曲在一起,以免影响到它的成活率,覆土后浇足定根水即可。每次除草后要适当的进行追肥,以腐熟的厩肥或人畜粪尿等有机肥为好。[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