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肾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肾阳

来自丁草图书馆的图片

肾阳,(又称元阳、真火、真阳),即肾的功能与热力方面,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起推动、温煦作用。

肾之阳气是跟肾阴相对而言的,肾阳是指肾脏温煦、推动、运动、兴奋、气化的一面,肾中的精气是我们机体活动的根本,对于机体各个方面的生理功能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把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阳有温养脏腑的作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而肾阳与肾阴是相互依存的,两者结合起来,以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肾藏了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于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风藏制约阴寒等作用,我们把它叫做肾阳,也就是称为元阳,真阳和真火。肾阳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就是气化过程,促进精血精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得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都加快,产热也增加,精神也振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肾阳

实质; 器官

别称; 元阳、真火

肾阳作用

肾阳 中医名词。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

肾中精气是机体活动的根本,对机体各个方面的生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与肾阴相互依存,两者结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的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化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

证状

男性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须发易脱落、早白;形体虚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

女性

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欲减退、宫冷不孕、白带清稀;气滞血瘀导致冲任不通,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常小腹胀痛;月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痛经;子宫、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肿、增生等;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等疾病;易导致更年期提前;虚喘气短、舌白胖大或有齿痕;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易患腰痛、关节痛等;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五更腹泻,或者便秘;形体虚胖或羸瘦;面色苍白或黧黑,易生黄褐斑、粉刺、痤疮、过敏等皮肤问题。

关系

在病理状态下,如肾阴不足或肾阳亏虚,肾阴与肾阳动态失衡,人体就会表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肾阴虚的主要症状有﹕腰膝部位酸痛,头晕或耳鸣,听力下降,口干咽燥,烦热,手足掌心发热,晚上出汗,大便干结,男子遗精。脉搏细弱无力或脉搏细弱快速。舌体红,舌苔少。肾阴虚证,往往有阴虚火旺症状。

肾阳虚的主要症状有﹕腰膝部位酸痛或疼痛寒冷,畏寒,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小便不顺畅或失禁遗尿,男子性功能下降,更可有阳萎,女子不能怀孕,有时还出现水肿。脉搏细弱或要重按才能触到细弱的脉搏。舌体胖大,有白色舌苔。肾阳虚者,往往有阳虚而寒的症状。

上述症状常有轻重之分,临床用药必须灵活掌握恰度为宜。除此之外,因肾阴与肾阳之间往往相互影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若肾阴亏损长期不得改善,常可影响到肾阳,而导致阴阳两虚,亦即"阴损及阳";相反若是肾阳虚损长期不得改善,也可变化为阴阳两虚,这情况又称为"阳损及阴"。

所以在治疗中,多数采用补阴配阳或补阳配阴,或阴阳并补,以促使内在阴阳的平衡。至于阴阳并补时,以补阴为主,还是补阳为主,则要视乎程度来厘定辨证施治的侧重点。明代张景岳(1563-1640AD)也主张在补肾阴时,不可过猛致使阳气受伤;相反补益肾阳时,也不可过度而损耗了阴气。治阴虚时应注意维护阳气,治阳虚要注意维护阴气。他的这些主张直到现在仍为人们遵循,所处方的肾补益剂仍然普及应用。

阳虚气虚

肾阳虚与肾气虚的临床表现很接近,但也有区别;肾阳虚的症状,趋于阳虚而寒之规律,往往出现明显寒症,如腰部冷痛,畏寒,四肢冰冷等表现。肾气虚则没有这些寒象,不过肾气不足亦是临床辨证常有的症候,气虚使肾脏未能固摄或封藏功能不足时,就会表现有腰酸乏力,小便频频、清长,大小便失禁,遗尿,男子泄精,女子流产等称为肾气不固的症候。

实际上肾气虚与肾阳虚是程度不同而已,肾气虚若没有得到改善,可以发展为肾阳虚;反过来肾阳虚经有效的治疗,可以转化为肾气虚,继而渐渐痊愈。[1]

参考文献

  1. 肾阳虚是什么意思, 有来医生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