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胜州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胜州城

中文名称;胜州城

地理位置;蒙晋陕三省交界处的准格尔旗

性质;隋唐时代的军事重镇

胜州城是隋唐时代在黄河沿岸设置的军事重镇,城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处的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一带,胜州城东至榆林关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城坡村古城30余里,西至大葭芦水220余里、小葭芦水240余里的黄河沿岸。榆林、河滨2县之地,胜州都督府的军民在黄河岸畔从事种植业,春播秋收,引渠灌溉,产量颇丰。因此,隋唐时期特在这段黄河谷地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导黄河之水入运河,转运粮食,以入官仓。所谓"平河水,首受黄河,隋文帝开之以通屯仓",即指其事。

历史沿革

隋王朝建立初期,突厥族势力甚为强盛,阴山南北地带都在突厥控制之下,隋王朝只有把住黄河天险,才能控制住突厥人渡河南下。于是便在黄河河套的东北角,黄河自西向东折向南流的拐曲处筑城镇守。583年(开皇三年)在此设置了榆林关,587年(开皇七年)又置榆林县。,000年(开皇二十年)正式设置了胜州,领有榆林富昌金河三县。609年(大业五年)改胜州为榆林郡,仍领有榆林、富昌、金河三县。隋王朝末年,各方割据势力纷起,胜州人郭于和自立反隋,将胜州城奉献给东突厥汗国,向突厥人称臣纳贡。唐王朝建立后,郭子和于621(武德四年)归顺,但胜州城又为地方割据势力梁师都所占据。629年(贞观三年)唐王朝派兵平定了梁师都,第二年又重新设置了胜州,正逢当时派柴沉刘兰等率部击败了东突厥汗国,因此用胜州的名称,表示取得击灭东突厥的胜利。

隋代在此设置城郭之前,汉代曾在这里筑有城郭,为云中郡所辖的沙南县城。云中郡辖地大都在黄河东面的呼和浩特平原上,唯有沙南县城在黄河西岸。因为这里在沙陵湖及芒干水注入黄河的西面,沿河西岸不仅有肥沃的冲积土可供种植,而且在黄河两面各置城郭相对,更是军事上有扼控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沙南县西南一带为库布其沙漠地带,与西河郡之间交通不便。因此这座位于黄河西岸的城郭,在汉代划归云中郡管领,而不属于西河郡管领。[1]

迁移

唐代末年,胜州城为西夏所占据。916年辽太祖率兵西征突厥、吐谷浑、党项、沙陀突厥诸部,大胜东还,并擒获了振武节度使李嗣本,刻石记功立在青家(昭君墓)南面,将胜州人民强行迁移到黄河东岸,在唐东受降城址进行安置,命名为东胜州。胜州城便成为一座空城。

明王朝时的规模

明代初年在东胜州城址地方设置了东胜卫,不久又将东胜卫扩大为左、右、中、前、后五卫。于是在河西面胜州城址地方筑起了东胜右卫城垣。东胜右卫和东胜左卫对河控制着黄河上的交通,成为明王朝在北部边境地带的军事前哨阵地。不久后,明王朝军事势力南移,只据守长城一线,东胜右卫城便成为废墟。东胜右卫城建立的时间并不很长,只是军事性质的边防城,因此也未留下很多的遗物。

胜州城址由于经过明代的改造和利用,打破了原来的整齐布局,城垣废弃后地表看到了许多城墙遗迹,加以汉代沙南县城墙还有些断断续续的残墙暴露地表,给人们的印象是建造过许多大小不等的城,于是被称为十二连城,传说是宋朝十二寡妇征西时建造的城。经过考古工作人员认真地勘察后,确定了每段城墙的兴建年代,弄清了各时代城垣的基本情况。隋唐时代的胜州城,是一座横长方形的城,在城内东部筑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城墙,将全城分为东西城两部分,形成一座带有于城的州城。西城为市肆坊区,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1039米、东宽857米,在南墙中段设有城门,并加筑有方形瓮城。在东墙的北半段上开设有东门,与东面的子城相通。西、北两面城墙已经被改造利用,看不出有无门址。东城为官署和寺庙分布区域,城垣南北长1019米,东西宽225米,平面呈长条形,即其北墙向南收缩约20米,南墙与西街南墙呈一直线,东墙上开设有两座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内可见有大型建筑台基,出土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材料。全城周围城墙总长4387米,形成一座规模较大的上等州城的城垣。

明代的东胜右卫城垣,是兴建在隋唐城址的西北角上,打破了原有的城墙,向北面突出。城垣为东西并列的两座小城。城墙原系土筑,外表包砖,现仅存土筑墙身。全城平面为横长方形,中间筑有一道南北墙,将全城分为东西两座小城,在隔墙上开设有门,可以贯通。南北长约237米,东西宽约458米,外城墙上加筑有马面,两马面间距离80至90米,现仅存有东城东墙上的一座门址,加筑有瓮城。

汉代的沙南县城址已经看不出形制来了,只是在明代城垣的南面还可看出一点痕迹,约为横长方形,南北长约165米,中间还有一个豁口,可能是东门址。南北两墙仅存长约200余米的一段。在隋唐时代就已经毁灭了原有布局,以致有人误认为是隋唐胜州城内的子城。

隋王朝为了边境的安宁,乘突厥内乱分裂之机,采取分化政策,扶植叶护可汗(处罗侯)之子染干(号突利可汗),以牵制其他可汗的势力。597年(开皇十七年)隋文帝以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突利,给与优厚待遇,并封突利为意利弥豆珍启民可汗(意为智健王)。这时安义公主已死,又以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隋王朝决定将河套北部辟为牧场,挖掘一条东西长约400里的壕堑,在壕堑以北至黄河以南的地带划归突厥人游牧。隋炀帝即位后,对启民可汗仍然给予优厚待遇,并采取耀威的方式,夸耀自己的富强,显示国家的威望。606年(大业二年)启民可汗入朝,隋炀帝在洛阳招集全国乐人和散乐为他演奏。607年(大业三年)春,启民可汗又入朝,看到盛大场面和精美的各种物品,非常羡慕。同年五月,隋炀帝决定由洛阳出发,北巡突厥牙帐。为了大量随行人员交通方便,发动河北11郡内的青壮年,修筑太行山里的驰道。六月,炀帝在仪仗、车队等大量随行人员簇拥下,经太行山,出雁门,先在晋北高原因猎,然后沿黄河进入胜州榆林郡。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率领突厥部众、吐谷浑、高昌等国的朝贡使者,还有契丹、奚、(雨羽日)各部族的首长,赶到胜州城勤见隋场帝。七月秋高气爽,炀帝在胜州城东建立大帐,设宴招待启民可汗及其部众三千五百人。这个大御帐由将作大匠(官号)宇文恺设计制作,可容纳数千人。帐外旌旗招展,仪卫森严,帐内设舞乐百戏,供饮宴者欣赏。启民可觐汗前见隋场帝时,被列为上宾,位在诸部族和诸使节之上,在豪华欢乐的气氛中享受盛宴。事后,炀帝又巡幸到启民可汗的牙帐,大加赏赐。这种耀威显富的奢侈行动,劳民伤财,只是符合隋场帝个人的心意。胜州城的名声也随着隋场帝北巡而张扬开去。

胜州和榆林郡

榆林--隋唐榆林郡治榆林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榆林郡,隋唐时即胜州。五代后废。今陕西榆林,明本为榆林堡。明成化七年(1471年)移延绥镇治此,延绥后称榆林,遂为重镇。清雍正置榆林府。民国废府。世传有榆林为沙患三次迁城之说,实无其事。

津关要塞托托城

呼和浩特市西南80公里处的托克托县城关镇北,有一座明代古城--托托城,它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托托城,既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古城,又是一座容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的古城遗址:即唐代的东受降城,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明代的东胜卫城。古城沿用时间长达900余年,明末清初,逐渐废圮。

美丽的传说

托托城,地处呼和浩特平原西南的黄河东岸,傍河而建,城址设在高于黄河水面的土岗之上。城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城西南有历史悠久的黄河古渡。这里既是塞外通达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又是古代黄河的渡口所在,因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历代王朝坚城固守、重兵把关的津关之地。

城西南的黄河渡口,自古就有。渡口史称"君子津",俗称"君子渡"。君子津一名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据传说,早在汉代的恒帝时期,有一位专作皮毛生意的洛阳商人,带了银两和货物从洛阳出发来云中经商,途中坐了一位老船工的船,沿黄河北行。船行至托县渡口时,因为沿途劳累,洛阳商人突然病倒。老船工把他带到自家调养,但是洛阳商人终因病情严重而去世。老船工又出钱买棺材将他安葬。因为不知道商人来历,老船工便把商人的银两和货物收藏起来,等待有人来取。半年之后,远在洛阳的商人妻子不见丈夫回来,非常着急,就叫儿子千里寻父。儿子一路打听,在渡口找到了老船工。老船工将保存完好的银两、货物一并交给了他。商人的儿子十分感激,临走时拿出许多银两送给老船工,但是老人终未接受。商人的儿子回到洛阳后,在民间到处传播老船工的义举。皇上听说后,连声赞叹:"老船工,君子也",并且将托县的黄河渡口赐名为"君子津"。

溶3座历史名城于一处

君子津一带,由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所以备受历代王朝重视。自汉代开始,就在渡口两岸设郡置县。当时,渡口附近的东西两岸,分别设有汉代的桢陵、沙南二县。二县的县城城址就建在黄河两岸的数里处。到了隋唐时期,黄河渡口更加受到重视。隋朝在黄河西岸原汉代沙南县故城处设置榆林郡,并且建造了一座胜州城。唐朝时期,沿袭隋制,仍然设榆林郡,又重新建造了胜州城,使当时的胜州城成为唐朝前期把守黄河关口的军事重镇。

唐景龙二年,唐朝的朔方总管张仁愿在黄河北岸一线修筑了东、中、西3座受降城。其中东受降城就建在黄河渡口君子津的北面数公里处,即今托托城内的西北角,当地俗称"大荒城",如今,来此处,仍然能够看到古城的城垣遗址。当时,黄河对岸的唐代胜州城与东受降城隔河相望,仅七八里之遥。在军事上起到了扼守水路交通的重要作用。

公元10世纪初,北方辽王朝建立后,东受降故城又被重新修筑、利用。辽王朝在西征后,把黄河西岸原胜州城的居民迁移到东岸的东受降城居住,并且将东受降城改名为"东胜州城",既区别与对岸的原胜州城,又有庆祝胜利之意。

元代时期的东胜州城,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城的管理和建设。元朝统一中国后,统治者充分利用东胜州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水、陆交通和运输业,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公元14世纪下半叶,明王朝军队进驻东胜州城,改东胜州为东胜卫城,并且废除了呼和浩特地区元代丰州、云内州的建制,将这些州的属地划归东胜卫管辖,东胜卫城的城址就设在原东胜州城。

东胜卫城,最初是利用了辽金时期的东胜州城的旧址作为城址,使用后不久即重新扩建,增加了更大的外城垣,并且将唐代的东受降城和辽代的东胜州城旧址一并包围进来,形成了明代东胜卫城最后的形制。

东胜卫城,成长方形。东西宽1930米,南北长2410米,围城周长8.6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城墙高达12米,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古城内建有官署、兵营、民居等各种建筑。古城废圮后,地表建筑遭到破坏,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城内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古老的城墙却保存完好,雄姿依旧、巍然屹立。

明代初期,在建成东胜卫城后不久,明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又在东胜卫城的周围,即今呼和浩特的南境,先后兴建了4座卫城。其中包括今托克托县黑城乡的镇虏卫城、和林县新店子乡的玉林卫城、大红城乡的云川卫城,以及与东胜卫城隔河相望的东胜右卫城。这4座卫城与东胜卫城相互拱卫,分别称作左、右、中、前、后卫城,合称"东胜五卫"。这几座卫城自建成后,时用时废,断断续续使用了半个世纪。明朝中后期,由于北方地区蒙古部落的势力崛起、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明朝撤离,这些早期兴建的明代卫城也随之废圮。

15世纪末,北方蒙古部落的首领达延汗统一蒙古大部。其嫡孙阿拉坦汗率蒙古土默特部进驻了今呼和浩特地区。具有远见卓识的阿拉坦汗不仅保持了与明朝的友好关系,还积极接纳汉族人民、引进中原文化、建立草原都市,倡导和鼓励蒙古族人民学习农耕技术,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这些重大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当时的东胜卫城,已经被明朝放弃,阿拉坦汗受命其义子脱脱(亦称妥妥)率兵2000人,驻防东胜卫城。脱脱驻守期间,积极促进边关的互市贸易,发展与内地的和平交往,维护了明王朝的统治地位。由于他的杰出贡献,明王朝对他一再予以褒奖。脱脱驻守东胜卫城40余年,由于他维护了各族人民的利益,维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环境和经济交流,受到各族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取代了原来的城名,改称为"脱脱城"。以后又以谐音取名"托托城"。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遗物

托托城,由于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地下蕴藏的历史遗物也极为丰富。多少年来,在托托城内及其周围,不断有各种遗物出土。在托托城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大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代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农田和荒野之中,有的则埋藏于地下的大瓮、大罐之内。钱币出土时,少则一枚或者数枚,多则数十斤或者数百斤。这些钱币中有些还是较为少见的钱币珍品。如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北朝的"常平五铢"、唐代的"顺天元宝"、西夏的"天盛元宝"、元代的"至大通宝"等。另外,还有很多图案精美,用于佩带赏玩、祝愿吉祥、消灾避邪的古代花钱(又称厌胜钱),如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松鹤延年、天仙送子、五子登科、吉祥八卦、十二生肖钱等。

大量钱币和其他古代遗物的出土,不仅证实了托托城悠久的建城历史,也客观地反映了古代北方地区曾经有过的社会文明。

参考资料

  1. 第二百二十九回 胜州城下 , 米趣小说网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