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胡公岩摩崖石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公岩摩崖石刻
图片来自ifuun

胡公岩摩崖石刻中国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境内的一处古代摩崖石刻,位于余姚城区以北、胜归山南坡胡公岩。

介绍

为纪念胡宗宪治姚及抗倭功绩,明嘉靖四十年(1561)于胜归山凿其冕官坐像,胡公岩因而得名。山前曾建有刘将军庙(祀刘牢之)和复初书院,后坍塌,明万历二十年(1592)改建为主奉观音的灵岩禅院,俗称胜归山庙[1][2]

以胡公像为中心,至民国时已依山雕凿各式造像共计八龛十四尊,包括观音及侍童像、弥勒像、济公像、罗汉像和释迦牟尼立像等,同时雕凿了众多先贤名句和文人诗词。造像体形较大,神态各异,但工艺一般,显示晚期佛像雕刻渐趋式微之势[3]

历史

胡公岩位于余姚胜归山南坡,明嘉靖二十七年,胡宗宪任余姚知县,有效地禁住了胜归山开凿山石之风。十年后,胡宗宪调任浙江总督,为抗倭多次来到余姚,屯兵胜归山下,后人为纪念胡宗宪,特于嘉靖四十年在胜归山南坡雕凿胡宗宪官服像,故称之为“胡公岩”。

胜归山之所以成为游玩胜地,不仅是有几个石孔而已,主要的还在于有着明代、清代至民国先后雕凿的岩崖雕像。胜归山旧有刘将军庙,祀东晋将军刘牢之。到明嘉靖间,在庙前增建复初书院,雕凿胡宗宪秉公断案之像。后因岁久,庙与书院渐圮。至明万历年间,有一僧人看中旧址,改建为禅院,依山岩雕凿佛像,历二十年竣工,称之为胜归山庙。

增凿的佛像有袒胸露肚、捧腹大笑的弥陀佛,手执破芭蕉扇的疯癫和尚济公像;上面还有观音大士像,曲腿盘坐莲花宝座上,座下是浪涛翻滚的南海,有巨鳌游弋。东侧有赤脚踏宝莲台的释迦牟尼立像,以及横眉竖眼的多尊罗汉立像,各高五米左右。这些佛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胡公岩摩崖石刻于1981年6月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16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1. 胡公岩摩崖石刻.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2005-12-03 [2013-06-12]. 
  2. 余姚市完成《胜归山公园保护规划》将实施建设. 中国宁波网. 2013-07-07 [2014-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3. 胡公岩摩崖石刻. 浙江在线. 2006-05-18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