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安国」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胡安国
 +
| 圖像    = [[File:胡安国 .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6111072235&di=5043994db9b45eb0e9d48d94e10b806c&imgtype=0&src=http%3A%2F%2Fwww.liaotuo.org%2Fxin%2Fuploads%2F131115%2F10-131115164ZWF.jpg 原图链接][http://www.liaotuo.org/xin/plus/list.php?tid=91 来自 弘善佛教 的图片]]]
 +
}}
 +
'''胡安国'''(''' Juan Guo''')
 +
(1074年-1138年),又名胡迪,字康候,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学者。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赵昌言]]榜进士第三人。 <ref>[http://www.bjdclib.com/subdb/exam/examperson/200908/t20090828_27059.html 胡安国],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ref>为[[太学]]博士,旋提举[[湖南]]学事,后迁居衡阳南岳。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 <ref>[http://www.bjdclib.com/subdb/exam/examperson/200908/t20090828_27059.html 胡安国],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ref>
 +
 +
胡安国一生以圣人为目标,主要从事学术研究,潜心研究[[《春秋》]],1131年,在湘潭县隐山与次子胡宏共同创办“碧泉书堂”(文定书院前身),开创“湖湘学派”。其所着《春秋传》成为后世科举士人必读的教科书。又着《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传,《宋元学桉》中有《武夷学桉》,明正统间从祀孔庙。
 +
 +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朝廷赐“霜松雪柏”匾额一方,乾隆二年(1737年)拨内府库银建祠于隐山,并将其居住地称为“胡文定祠”。王夫之肯定安国的“着攘夷尊周之大义”,但对“兵权不可假人”持有否定态度<ref>王立新,〈胡文定与王船山的《春秋》学说〉,《鹅湖月刊》,第 29 卷第 10 期,页 29~36。</ref>。
 +
 
== 生平 ==
 
== 生平 ==
 
 幼时能背诵《[[训童蒙韵语]]》,十五岁到[[州学]]就读。一天州学前演出大戏,州学学生都弃学外出看热闹,仅安国一人安心诵读,州学老师非常感动,赏赠他纸笔佳砚。两年后,入[[太学]]学习。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第三名,除荆南教授。徙居[[潭州]]城南,曾任[[湖南]]学事。因推荐永州布衣[[王绘]]、[[邓璋]]等人,[[蔡京]]恶之,被解职。[[大观 (年号)|大观]]四年(1110年)复职。[[宣和 (北宋)|宣和]]初任江东路学事。宣和末官至尚书起居郎。钦宗时出任[[通州 (江苏)|通州]](在今[[江苏省]][[南通市]])知事。高宗召其为给事中,写出《时政论》21篇,因论及旧相被解职。绍兴八年(1138年)进宝文阁直学士。晚年辞归,致力学术研究。逝世后得谥号“文定”。葬于潭州[[湘潭县]]龙穴山,今[[排头乡]]黄荆坪村。
 
 幼时能背诵《[[训童蒙韵语]]》,十五岁到[[州学]]就读。一天州学前演出大戏,州学学生都弃学外出看热闹,仅安国一人安心诵读,州学老师非常感动,赏赠他纸笔佳砚。两年后,入[[太学]]学习。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第三名,除荆南教授。徙居[[潭州]]城南,曾任[[湖南]]学事。因推荐永州布衣[[王绘]]、[[邓璋]]等人,[[蔡京]]恶之,被解职。[[大观 (年号)|大观]]四年(1110年)复职。[[宣和 (北宋)|宣和]]初任江东路学事。宣和末官至尚书起居郎。钦宗时出任[[通州 (江苏)|通州]](在今[[江苏省]][[南通市]])知事。高宗召其为给事中,写出《时政论》21篇,因论及旧相被解职。绍兴八年(1138年)进宝文阁直学士。晚年辞归,致力学术研究。逝世后得谥号“文定”。葬于潭州[[湘潭县]]龙穴山,今[[排头乡]]黄荆坪村。
  
 
 胡安国一生以圣人为目标,潜心研究《[[春秋 (史书)|春秋]]》,[[王夫之]]肯定安国的「着[[尊王攘夷|攘夷尊周]]之大义」又不同意「兵权不可假人」的观点<ref>王夫之,《读通鑑论 (《宋论》合刊)》,台北,里仁书局,1985 年,下册,《宋论》卷十〈高宗〉,页 184。</ref><ref>王立新,〈胡文定与王船山的《春秋》学说〉,《鹅湖月刊》,第 29 卷第 10 期,页 29~36。</ref>,1131年,在湘潭县隐山与次子[[胡宏 (理学家)|胡宏]]共同创办“[[碧泉书堂]]”([[文定书院]]前身),开创“[[湖湘学派]]”。着作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遣》及其他文集。
 
 胡安国一生以圣人为目标,潜心研究《[[春秋 (史书)|春秋]]》,[[王夫之]]肯定安国的「着[[尊王攘夷|攘夷尊周]]之大义」又不同意「兵权不可假人」的观点<ref>王夫之,《读通鑑论 (《宋论》合刊)》,台北,里仁书局,1985 年,下册,《宋论》卷十〈高宗〉,页 184。</ref><ref>王立新,〈胡文定与王船山的《春秋》学说〉,《鹅湖月刊》,第 29 卷第 10 期,页 29~36。</ref>,1131年,在湘潭县隐山与次子[[胡宏 (理学家)|胡宏]]共同创办“[[碧泉书堂]]”([[文定书院]]前身),开创“[[湖湘学派]]”。着作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遣》及其他文集。
 +
 +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适逢湘潭士人黎明、杨训备船迎接,于是溯湘江抵湘潭,至碧泉定居,遂落籍湘潭。筑碧泉书堂,著书讲学,从游弟子数十人,潜心续撰《春秋传》。胡安国志在经世济民,感于时事,往往借《春秋》寓意,不拘章句训诂,成为宋代理学家以义理治《春秋》的代表作。
 +
 +
绍兴五年(1135),因胡安国修纂的《春秋传》成书,朝廷任命他为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胡安国还未就职,谏官陈公辅上疏攻击那些自称是继承了程颐之学的人。胡安国的奏疏上达朝廷,陈公辅等人则抨击胡安国的观点荒唐。改任胡安国永州知州,胡安国推辞未就任,后又改提举太平观,升宝文阁直学士。
 +
 +
南宋绍兴八年四月(1138年),胡安国逝世,葬隐山,朝廷破格赐谥文定。
 +
 +
南宋绍兴八年六月至八月,宋高宗赐金、帛委命湖南监司安置丧事,由潭州官府所建。
 +
 +
==主要着作==
 +
[[《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传,[[《宋元学桉》]]中的[[《武夷学桉》]] 。
 +
 +
==后世纪念==
 +
*'''胡安国墓'''
 +
 +
胡文定公墓,位于湘潭县排头乡“天下隐山”山麓,名叫“仙鹅孵蛋”的一座小山坡上,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六月至八月,宋高宗赐金、帛委命湖南监司安置丧事,由潭州官府所建。  与天下隐山的慈云禅寺、濂溪祠(北宋大文学家、理学家周敦颐祠堂)、三贤祠(纪念南宋大文学家、理学家胡安国,其季子胡宏、学者称五峰先生,弟子张栻的大型祠堂)隔垅相望。
 +
 +
*'''胡文定公祠'''
 +
胡氏后裔改碧泉书院为祠,取名胡文定公祠,专供祭祀。祠门联有二:“海纳百川,院育千人。武夷道脉,湘楚名家。”
 +
 +
*'''三贤祠'''
 +
胡氏后裔及湘人慕其胡氏父子之贤圣,生师其人而殁犹敬其神,在南宋理宗年间就修建了“三贤祠”。
  
 
==子女==
 
==子女==
行 10: 行 43:
 
*长女:[[胡申]],嫁迪功郎向沉
 
*长女:[[胡申]],嫁迪功郎向沉
  
==注释==
+
==参考 资料==
<references/>
+
[[Category: 政人物]]
 
 
==参考 书目==
 
* 《宋元学桉》卷三十四
 
 
 
 
 
[[category:宋 人物]]
 
[[Category:宋朝经学家]]
 
[[category:中国哲学家]]
 
[[Category:绍圣四年丁丑科进士]]
 
[[Category:武夷山人]]
 
[[Category:胡姓|A]]
 
[[Category:西庑先贤先儒]]
 
[[Category:谥文定]]
 

於 2022年11月3日 (四) 11:04 的最新修訂

胡安國

胡安國( Juan Guo) (1074年-1138年),又名胡迪,字康候,號青山,諡號文定,學者稱武夷先生,後世稱胡文定公。建寧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學者。北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丁丑科趙昌言榜進士第三人。 [1]太學博士,旋提舉湖南學事,後遷居衡陽南嶽。提倡修身為學,主張經世致用,重教化,講名節,輕利祿,憎邪惡。 [2]

胡安國一生以聖人為目標,主要從事學術研究,潛心研究《春秋》,1131年,在湘潭縣隱山與次子胡宏共同創辦「碧泉書堂」(文定書院前身),開創「湖湘學派」。其所着《春秋傳》成為後世科舉士人必讀的教科書。又着《資治通鑑舉要補遺》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傳,《宋元學桉》中有《武夷學桉》,明正統間從祀孔廟。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朝廷賜「霜松雪柏」匾額一方,乾隆二年(1737年)撥內府庫銀建祠於隱山,並將其居住地稱為「胡文定祠」。王夫之肯定安國的「着攘夷尊周之大義」,但對「兵權不可假人」持有否定態度[3]

生平

幼時能背誦《訓童蒙韻語》,十五歲到州學就讀。一天州學前演出大戲,州學學生都棄學外出看熱鬧,僅安國一人安心誦讀,州學老師非常感動,賞贈他紙筆佳硯。兩年後,入太學學習。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進士第三名,除荊南教授。徙居潭州城南,曾任湖南學事。因推薦永州布衣王繪鄧璋等人,蔡京惡之,被解職。大觀四年(1110年)復職。宣和初任江東路學事。宣和末官至尚書起居郎。欽宗時出任通州(在今江蘇省南通市)知事。高宗召其為給事中,寫出《時政論》21篇,因論及舊相被解職。紹興八年(1138年)進寶文閣直學士。晚年辭歸,致力學術研究。逝世後得諡號「文定」。葬於潭州湘潭縣龍穴山,今排頭鄉黃荊坪村。

胡安國一生以聖人為目標,潛心研究《春秋》,王夫之肯定安國的「着攘夷尊周之大義」又不同意「兵權不可假人」的觀點[4][5],1131年,在湘潭縣隱山與次子胡宏共同創辦「碧泉書堂」(文定書院前身),開創「湖湘學派」。着作有《春秋傳》、《資治通鑑舉要補遣》及其他文集。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適逢湘潭士人黎明、楊訓備船迎接,於是溯湘江抵湘潭,至碧泉定居,遂落籍湘潭。築碧泉書堂,著書講學,從游弟子數十人,潛心續撰《春秋傳》。胡安國志在經世濟民,感於時事,往往借《春秋》寓意,不拘章句訓詁,成為宋代理學家以義理治《春秋》的代表作。

紹興五年(1135),因胡安國修纂的《春秋傳》成書,朝廷任命他為提舉萬壽觀兼侍讀。胡安國還未就職,諫官陳公輔上疏攻擊那些自稱是繼承了程頤之學的人。胡安國的奏疏上達朝廷,陳公輔等人則抨擊胡安國的觀點荒唐。改任胡安國永州知州,胡安國推辭未就任,後又改提舉太平觀,升寶文閣直學士。

南宋紹興八年四月(1138年),胡安國逝世,葬隱山,朝廷破格賜諡文定。

南宋紹興八年六月至八月,宋高宗賜金、帛委命湖南監司安置喪事,由潭州官府所建。

主要着作

《春秋傳》《資治通鑑舉要補遺》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傳,《宋元學桉》中的《武夷學桉》

後世紀念

  • 胡安國墓

胡文定公墓,位於湘潭縣排頭鄉「天下隱山」山麓,名叫「仙鵝孵蛋」的一座小山坡上,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六月至八月,宋高宗賜金、帛委命湖南監司安置喪事,由潭州官府所建。 與天下隱山的慈雲禪寺、濂溪祠(北宋大文學家、理學家周敦頤祠堂)、三賢祠(紀念南宋大文學家、理學家胡安國,其季子胡宏、學者稱五峰先生,弟子張栻的大型祠堂)隔壠相望。

  • 胡文定公祠

胡氏後裔改碧泉書院為祠,取名胡文定公祠,專供祭祀。祠門聯有二:「海納百川,院育千人。武夷道脈,湘楚名家。」

  • 三賢祠

胡氏後裔及湘人慕其胡氏父子之賢聖,生師其人而歿猶敬其神,在南宋理宗年間就修建了「三賢祠」。

子女

參考資料

  1. 胡安國,北京市東城區第一圖書館
  2. 胡安國,北京市東城區第一圖書館
  3. 王立新,〈胡文定與王船山的《春秋》學說〉,《鵝湖月刊》,第 29 卷第 10 期,頁 29~36。
  4. 王夫之,《讀通鑑論 (《宋論》合刊)》,台北,里仁書局,1985 年,下冊,《宋論》卷十〈高宗〉,頁 184。
  5. 王立新,〈胡文定與王船山的《春秋》學說〉,《鵝湖月刊》,第 29 卷第 10 期,頁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