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胶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胶木

又称电木。以木粉为填料的酚醛塑料的俗称

主要以木粉为填料的酚醛压塑粉,俗称胶木粉或电木粉。

由胶木粉或电木粉经压制而成的塑料制品,称胶木制品或电木制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胶木
  • 外文名: bakelite
  • 密 度: 1.3-1.4 g/cm3
  • 又 称:电木

目录

1 胶木电器

2 胶木的应用

3 胶木的发展

4 发展现状 胶木电器== 习惯上,人们常把用胶木、电工、尼龙、塑料、橡胶、陶瓷等绝缘材料作为基体构成的电器统称为胶木电器。它是连接用电器具和电源之间不可缺少的电气接插件,或是启闭电路通断的开关。胶木电器主要包括灯座、线盒、开关、插头、插座等。此类电器生产量大,使用面广,是家用电器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 。

胶木的应用

适于制作电器、仪表的绝缘机构件,可在湿热条件下使用。常见胶木产品有:胶木唱片、胶木手轮、拉手、把手、手柄

胶木的发展

一些树木的分泌物常会形成树脂,不过琥珀却是树脂的化石,虫胶虽然也被看成树脂,但却是紫胶虫分泌在树上的沉积物。由虫胶制成的虫胶漆,最初只用作木材的防腐剂,但随着电机的发明又成为最早使用的绝缘漆。然而进入20世纪后,天然产物已无法满足电气化的需要,促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代用品。

早在1872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Bayer)首先发现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时能迅速结成红褐色硬块或粘稠物,但因它们无法用经典方法纯化而停止实验。20世纪以后,苯酚已经能从煤焦油中大量获得,甲醛也作为防腐剂大量生产,因此二者的反应产物更加引人关注,希望开发出有用的产品,尽管先后有许多人为之花费了巨大劳动,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结果。

1904年,贝克兰和他的助手也开展这项研究,最初目的只是希望能制成代替天然树脂的绝缘漆,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07年的夏天,不仅制出了绝缘漆,而且还制出了真正的合成可塑性材料——Bakelite,它就是人们熟知的“电木”“胶木”或酚醛树脂


Bakelite一经问世,很快厂商发现,它不但可以制造多种电绝缘品,而且还能制日用品,爱迪生(T.Edison)用于制造唱片,不久又在广告中宣称:已经用Bakelite制出上千种产品,于是一时间把贝克兰的发明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 德国化学家贝耶尔同样为胶木的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05年的一天,德国化学家贝耶尔,在烧瓶里做关于苯酚和甲醛的实验,发现里面生成了一种粘稠的东西,他用水去洗,洗不掉,改用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还是不行,这使贝耶尔伤透了脑筋,后来他想尽千方百计终于把这块“令人讨厌”的东西弄下来了,贝耶尔松了一口气,随手把它丢在废物箱里。

过了几天,贝耶尔要把废物箱里的东西倒掉,这时他一眼又看到了那块东西,表面光滑发亮,有一种诱人的光泽,贝耶尔好奇地把它取出来,拿到火上烧烤,它不再变软了,摔在地上,它也不破裂,用锯子来锯,它竟然被顺利地锯开了,敏锐的贝耶尔立即想到,这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新材料。

经过人们的实验,果然发现这曾经“令人讨厌”的东西,现在实在太“讨人喜欢”了。它不渗水,受热不变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易于加工,而且还有很好的绝缘性,这对于刚刚兴起的电器工业来说,简直是太理想了。于是,它被广泛地用来生产电闸、电灯开关、灯头、电话机等电器用品,为此才获得了电木这个名称。

发展现状

以煤焦油为原粒的酚醛树脂,在1940年以前一直居各种合成树脂产量之首,每年达20多万吨,但此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合型的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的产量也不断扩大,随着众多年产这类产品10万吨以上大型厂的建立,它们已成当今产量最多的四类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再加上添加剂,通过各种成型方法即得到塑料制品,到今天塑料的品种有几十种,世界年产量在1.2亿吨左右,我国也在500万吨以上,它们已经成为生产、生活及国防建设的基础材料。

合成树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由于含量大,而且树脂的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的性质,所以人们常把树脂看成是塑料的同义词。例如把聚氯乙烯树脂与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树脂与酚醛塑料混为一谈。其实树脂与塑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树脂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聚合物,它不仅用于制造塑料,而且还是涂料、胶粘剂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料。而塑料除了极少一部分含100%的树脂外,绝大多数的塑料,除了主要组分树脂外,还需要加入其他物质。[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