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俞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0年6月) |
揭密真相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为专业意见。任何医药相关资讯,应谘询专业人士。
脾俞穴,Pǐ shù(BL20),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脾俞穴的位置: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医认为刺激脾俞穴有治疗脘腹胀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作用。
穴位含义
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脾俞穴”,“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概况
【取穴】在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左右旁开两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俯卧位取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脾脏之热。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健脾化湿、利湿升清
【主治病症】: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腹胀,水肿,背痛,纳呆,食不化,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肾下垂,月经不调,肾炎,小儿夜盲等。
【配伍应用】:
脾俞穴配章门穴,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
脾俞穴配膈俞穴、大椎穴,有扶脾统血、清热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
脾俞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治疗呕吐。
脾俞穴配胃俞穴、中脘穴、章门穴、足三里穴、关元俞穴主治泄泻。
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脱 、便秘。
脾俞穴配肾俞穴、三阴交穴主治消渴。
配太白穴、三阴交穴治疗脾气不足者。
配神门穴、水沟穴,治疗健忘者。
配肺俞穴、膏肓穴、肾俞穴、太渊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定喘穴。
配气海穴、脾俞穴,治疗肺气不足。
配关元穴,治疗肺肾两虚。
配天突穴,治疗喘甚。
配脾俞穴、太白穴,治疗脾胃虚弱。
配期门穴、太冲穴,治疗肝气郁滞。
配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治疗肾阳虚衰。
配公孙穴,治疗腹胀。
穴位疗法
【针刺】脾俞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腰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或刺伤肝脏。
【艾灸】将艾条点燃置于脾俞穴上,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处进行施灸,以穴位皮肤温热,但无明显灼痛感为度。温和灸脾俞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用于治疗胃寒、寒湿泄泻等病症。
【拔罐】用火罐吸拔在脾俞穴上,留罐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呕吐、腹胀、水肿等病症。
【刮痧】用面刮法从中间向外侧刮拭脾俞穴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痢疾。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100-200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有效地治疗腹胀、呕吐、泄泻等病。[1]。
视频
【每日一穴】脾俞穴——人体脾脏排毒的主要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