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腕关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腕关节wristjoint是一由多关节组成的复杂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和腕掌关节,三个关节都相互关连(除拇指的腕掌关节外),统称为腕关节。狭义上看,腕关节是指桡骨下端与第1排腕骨间的关节(豌豆骨除外),即桡腕关节;但从功能着眼,腕关节实际应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它们在运动上是统一的,腕关节位于腕管的深处。腕关节是完成上肢功能的主要部分,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损伤。[1]

解剖结构与组成

桡腕关节由桡骨远端、尺骨远端的三角软骨盘和近排腕骨中的舟、月、三角骨构成。腕骨间关节由近排腕骨和远排腕骨构成。腕掌关节由远排腕骨和第2~5掌骨基底构成,而由大多角骨与第一掌骨构成的拇指腕掌关节为一独立的关节。桡骨远端膨大,外侧向下延伸形成桡骨茎突,内侧有凹陷的关节面,桡骨尺侧切迹。尺骨头背侧向下突出为尺骨茎突,正常人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1~1.5cm。尺骨头相对于腕骨完全是关节外结构,但其外侧的半环形关节面与桡骨构成远尺桡关节,其远侧与关节盘相关节。关节盘(三角软骨盘)位于远尺桡骨之间,并将尺骨与腕关节隔开,它附着于尺骨茎突、桡骨内侧面及腕关节囊上,关节盘是尺骨远端的重要部分,具有维持远尺桡关节稳定的作用。[2]

影像学结构

远排腕骨层面显示远排腕骨沿手腕背侧面排列,呈凹向掌侧的弧线,大多角骨与钩骨钩相对,中间的空隙主要为腕管的断面。腕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共9条,正中神经居其前部。腕管和大多角骨前面为拇指对掌肌和拇短展肌,腕管正前方是掌腱膜。最内方是小指短展肌和小指对掌肌。手腕背侧也有许多的伸肌腱。[3]

掌骨近端层面与远排腕骨层面相似,显示第1~5掌骨基底由内向外呈弓状依次排列,其下方为腕管的断面结构。

辅助结构

各腕骨在掌侧形成一内凹的近似弓状的腔道,称作腕管(carpaltunnel),被腕掌侧韧带覆盖,其内有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尺神经从腕管的浅面通过。正常情况下腕管内压力不高,但如有关节改变可导致神经受压。腕的屈肌腱被内衬有滑膜的腱鞘包绕,伸肌腱也有腱鞘包绕。[4]

腕关节囊附着于腕关节的边缘,各方均有韧带加强。腕关节韧带主要有:

  1. 腕掌侧韧带:以桡腕掌侧韧带最坚强,起于桡骨茎突和桡骨远端前缘,止于近排腕骨和头状骨。
  2. 腕背侧韧带:不如腕掌侧韧带坚强,主要为桡腕背侧韧带,起于桡骨远端背缘,止于近排腕骨(主要是三角骨)。
  3. 腕桡侧副韧带:由桡骨茎突舟骨结节大多角骨
  4. 腕尺侧副韧带:由尺骨茎突至三角骨和豆骨。
  5. 腕横韧带:由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至豆骨和钩骨钩。
  6. 腕骨间韧带:有一系列韧带紧密连接各腕骨,其附着点有血供进入腕骨内。

功能:腕关节主要具有屈和伸的功能,也有桡偏和尺偏功能。拇指的腕掌关节为具有两轴面的鞍状关节,故具有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及多种活动的功能。远尺桡关节与近尺桡关节共同完成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功能。

相关疾病与治疗

  1. 腕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损伤,但外力作用下任一腕骨均可脱位。因其解剖结构复杂,常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2. 分型:I型,单纯挠腕关节脱位;2型,挠腕关节及腕骨间关节脱位。
  3. 伤机制:腕骨脱位,由于外力作用方向和受伤体位不同,临床上可造成背伸型和屈曲型损伤,以背伸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多见。
  4. 治疗方法
  5. 手法复位:3周内的脱位行臂丛麻醉下手法复位,腕屈30°石膏外固定2周,患腕功能位固定4周。伴骨折者石膏固定8~10周,2周后改为中立位继续固定4~6周。本组6例行手法复位。
  6.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取腕掌纵形“S”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显露腕关节囊背面。切开关节囊暴露桡腕关节、天腕关节,见远排腕骨脱向背侧,显露月骨及头状骨。
  • 新鲜骨折可直视下行手法复位,如复位困难可于头状骨垂直方向拧入1枚复位螺钉,牵引下折顶复位,用克氏针经头状骨至月骨固定脱位,舟状骨复位后用微型松质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同时修复桡掌侧关节囊,桡舟头韧带和桡舟月韧带。
  • 陈旧性骨折可见局部瘢痕粘连,腕骨排列紊乱。复位前先行锐性剥离粘连,注意勿损伤腕骨软骨面及舟骨周围血运。将脱位复位固定后显露舟骨骨折端,矫正成角、旋转和移位,刮除舟状骨断端之硬化骨,用微型松质骨螺丝钉或克氏针固定,切除桡骨茎突并将其植入断端骨缺损区。手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拇外展,腕关节中立位4周(舟状骨克氏针固定组石膏固定8周)。拆除石膏后加强功能锻炼。

I型脱位损伤较轻,其韧带撕裂仅限于挠腕之间。此型脱位的预后较好,一般可采取闭合复位及石膏固定6周的方法治疗,仅对那些因骨折片阻碍复位或需使骨折的挠骨茎突解剖对位时才行手术,如复位不稳定,可考虑用交叉钢针固定法防止再发半脱位。11型脱位的损伤涉及挠腕关节、中腕关节及舟月骨间韧带等多个部位,闭合复位困难。其正确治疗应通过腕掌、背侧双切口开放复位,首先整复挠骨茎突,以达到挠腕关节稳定,而后钢针固定舟、月骨,以达到中腕关节稳定,修复所有撕裂的韧带并整复所有较大的骨折片。即使如此,预后仍不令人乐观。若因效果太差需作二期手术,作者认为腕关节固定术优于近排腕骨切除术。

视频

如何解决腕关节疼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