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脑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定义,指颅内之肿瘤,依其细胞生长起源,可分为原发性脑瘤及转移性脑瘤,再依病理分化等级,又将原发性脑瘤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种。[1]
脑瘤的症状
脑瘤的临床症状,可因肿瘤位置不同及大小的不同,而有不同临床表征,最常见是头痛,其他如局部无力、神智不清、步态不稳、癫痫、言语困难、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四肢运动失调等症状。[1]
如何诊断
脑瘤的诊断包括神经学检查、脑波检查、脑部电脑断层扫描及磁振造影等做为诊断工具。[1]
治疗及处置
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法或混合疗法。治疗方式须根据病人肿瘤的位置、大小、型态及病人本身的健康状况来做治疗的计画。
良性脑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但若肿瘤较小位于手术不易切除部位,切除风险高或因身体状况不佳,麻醉风险较大者,则可以考虑放射治疗,目前常使用立体定位技术来执行放射手术。
转移性脑瘤,单一肿瘤直径大于3公分,或小于3公分但有严重周边水肿、或二个或三个以上肿瘤,长在优势大脑并有神经学症状,威胁生命,则可考虑手术切除。
若为原发性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以不影响神经功能为原则,做大范围手术切除肿瘤,以减少肿瘤体积所造成的肿块效应,进而降低颅内压并改善其神经功能,术后仍须合并放射线治疗。
此外,若术后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其因生长速度快,分化不完全,即使经过手术治疗后,仍需增加其他辅助治疗包括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放射线治疗可分为传统全脑照射、局部照射或立体定位放射手术式治疗;若为第三级或第四级之星状细胞瘤,目前可以口服Temozolomide来作为辅助性化学治疗;而免疫疗法,目前只局限于黑色素瘤、肾细胞癌或肺癌并脑转移使用。但基因治疗及免疫疗法应用于原发性恶性脑瘤,目前成效仍不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