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腹直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腹直肌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自上而下被3~4个横行的腱划(致密结缔组织索)分隔,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紧密愈合,起防止该肌收缩时移位的作用。此肌起自耻骨上缘(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

下固定时,两侧肌肉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此外,该肌还有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

仰卧举腿、仰卧起坐、直角支撑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肌腹向后逐渐加宽,至腹中部最宽,行于腹直肌鞘内,后部逐渐变狭而以耻骨前腱止于耻骨结节和耻骨嵴。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腹直肌
  • 外文名:rectus abdominis
  •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旁,腹直肌鞘内
  • 属性:肌肉

相关组织结构

1、腹壁皮肤的血供腹前壁的上、中部皮肤血供主要为腹壁上、下动脉的穿支;下部为腹股沟区浅血管,包括腹壁下浅动脉、旋骼浅动脉、阴部外浅动脉的分支。这些动脉分支互相吻合,在脐附近管径粗大的肌皮动脉穿支较多,而且上、中部的穿支比下部的多。

2、腹直肌的神经支配腹直肌的神经呈节段性支配。支配腹直肌的神经为T6~LI脊神经的前支,这些神经在腹前外侧壁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在进入腹直肌后鞘之前形成丛,然后经过腹直肌后面,常在腹直肌的中外13/连接处入肌。

训练方法

①腹肌练习时腹直肌肌电变化呈一定规律性。以仰卧起坐练习为例,练习一开始即出现较明显的肌电活动,当上体前屈至40一60度角时,显示肌电波幅和频率、平均积分图幅度最大,肌张力也最大。该角度是增进腹肌力量的最有效角度。

②从发展腹直肌力量出发,屈膝仰卧起坐优于直腿仰卧起坐。

③不同发展腹肌练习,对腹直肌各肌腹的影响具有专门性表现,系统进行以远固定为特征的仰卧起坐练习,使腹直肌近端肌腹肌肉兴奋阑值降低;系统进行以近固定为特征的悬垂举腿练习,使腹直肌远端肌腹肌肉兴奋阂值降低;而系统进行仰卧直角坐练习,则使腹直肌近、远端肌腹肌肉的兴奋闭值降低。

④要利用举腿收腹发展腹肌,最好采用悬垂举腿收腹或身体斜位仰卧举腿收腹的练习。

相关疾病与治疗

腹直肌肿块可分为炎症性病变、肿瘤样病变与肿瘤性病变。炎症性病变包括非特异感染、特异性感染及局灶性肌炎等,特异性感染包括结核脓肿、布鲁氏菌脓肿及寄生虫脓肿等。肿瘤样病变包括血肿、子宫内膜异位和血管畸形等。肿瘤性病变包括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主要有韧带样瘤、血管瘤、脂肪瘤和脉管瘤等;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较少见,主要有纤维滑膜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等,继发性主要包括转移瘤、淋巴瘤、白血病等,其中转移瘤可以是直接侵犯、切口转移及全身转移而形成。[1]

参考文献

  1. 腹直肌”,医学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