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腺鼠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腺鼠疫
原圖鏈接

腺鼠疫主要是由鼠蚤叮咬人类,或人类主动接触病死啮齿类动物等造成的,从皮肤感染后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痛,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腺鼠疫是通常不会发生人传人现象的。

鼠疫是通过接触染疫动物或被带菌跳蚤叮咬而感染之后,先表现为腺鼠疫。如果没有有效治疗,鼠疫杆菌入血,引起鼠疫菌血症,经血循环入肺,引起肺鼠疫。这种类型的肺鼠疫称为继发性肺鼠疫。如果鼠疫菌经呼吸道飞沫感染他人引起的肺鼠疫,称为原发性肺鼠疫。

历史流行

鼠疫是一个古老的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三次大流行,死亡总人数近1.7亿人。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约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中世纪的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约5000万人,占当时患病人数的三分之一。到20世纪70年代后,鼠疫得到控制,呈「散发流行」的状态。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报告的鼠疫病例约千例左右。到现在,每年也不过数百至千例病例。疫情的有效控制得益于人类医学的进步以及对鼠疫强有力的防控措施[1]

临床表现

腺鼠疫为最常见的类型,平时流行中80%以上为此型。大多见于流行初期,起病急骤,以显著的毒血症状开始,表现突然恶寒、寒战,随之高热,体温迅速升到39~40℃,同时有明显头昏头痛、全身及四肢酸痛、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时有恶心呕吐等。常与淋巴结融合在一起,致淋巴结界限不清,淋巴结基底部常粘连,不易移动,疼痛及触痛均很明显,有痛觉过敏现象,不愿让人摸,致患者出现被迫姿势,这是典型腺鼠疫的病特点。病人常极度衰竭,脉搏与呼吸加快,血压下降,神志迟钝,有时皮肤及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并可有鼻出血、尿血及便血等。淋巴结肿大特别迅速,每天甚至每小时皆有显著改变。

腺鼠疫除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病初即有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于病后 2-4 日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累及,依次为腋下、颈部,多为单侧。若治疗不及时,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渍,于 3-5 日内因严重毒血症、休克、继发败血症肺炎而死亡。腺鼠疫潜伏期多为 2-8天[2]

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生化,电解质,脑脊液,心电图检查。胸部X射线检查。病原学抗原抗体检查。

鉴别诊断

腺鼠疫应当与急性淋巴结炎、丝虫病、土拉菌病等鉴别。

  1. 急性淋巴结炎:常继发于其他感染病灶,受累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压痛,较重者,局部有红、肿、热、痛,并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与腺鼠疫相比,全身症状较轻。
  2. 丝虫病淋巴结肿:本病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发生,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夜间血液涂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
  3. 土拉菌病腺型: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痛,夜间盗汗,肝脾肿大。腺型土拉菌病除上述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疼痛,3-5天出现淋巴结肿大,其境界明显,可移动,皮色正常,无痛,无强迫体态。土拉菌病腺型淋巴结肿往往有坏死灶,结节性肉芽肿形成是其特殊性病变,有肉芽而无出血现象,是其病理上的主要标志,可与鼠疫鉴别。而鼠疫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3]

鉴别主要依据不同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

治疗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日1次)3次阴性,肺鼠疫6次阴性。

一般治疗及护理

  1. 严格的隔离消毒 患者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病人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沙布口罩,穿第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2. 饮食与补液 急性期应给患者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 护理 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病人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4. 烦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镇静止痛剂。注意保护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时强心和抗休克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鼠疫淋巴结肿,可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未化脓切勿切开,以免引起全身播散。结膜炎可用0.25%氯霉素滴眼,一日数次。[4]

用药原则

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 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成人首剂量1g,以后每次0.5g,每4小时1次,肌注,1-2天后改为每6小时1次。小儿20-40mg/kg/日,新生儿10-20mg/kg/日,分2-4次肌注。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最初二日,每日4g,继以每日2g,分4次肌注。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疗程一般7-10天,甚者用至15天。
  2. 庆大霉素每日24-32万μ,分次稀释后静脉滴入,持续7-10天。
  3. 四环素对链霉素耐药时可使用。轻症者初二日,每日2-4g,分次口服,以后每日2g;严重者宜静脉滴注,第1次0.75-1g,每日2-3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疗程7-10天。
  4. 氯霉素每日3-4g,分次静脉滴入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6天。对小儿及孕妇慎用。
  5. 磺胺嘧啶首剂5g,4小时后2g,以后每4小时1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用至体温正常3日为止。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磺胺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独使用。[5]

中医治疗

鼠疫是古老的流行病,中医对其有不同的辨证施治方法。其中用药物来预防是平安不染时疫的良法。清代梁达樵在《辨证求真》指出:“平时用九节石菖蒲二分、银花蕊六钱,煎水一盅,先服三分之一,将三分之二入蜜糖再服可也。何以先服再服,内有法道存焉。先服菖蒲、银花,乃通内窍而辟秽,又嫌菖蒲过燥,不能多服,加入蜜糖再服润燥解毒。若三味同服,又嫌蜜糖腻住秽浊,不能辟疫,是以一立法贵乎精。良方名银蜜平安饮,可无疫症传染也。”

也可平日里多饮茶水,多吃葛、薯、豆类食物。清末黎佩兰在《时症良方释疑》中指出:宜多饮茶水,以涤血热(龙井茶、山茶、豆角干、马齿苋、桑寄生、马蹄、蔗、苦瓜干皆可)。非独有病为然,饥宜食粉葛、黎洞薯、赤小豆、生马蹄(或磨烂蒸熟)、生地黄皆可,以少为贵,不饥则不必食。并且,他还活用王清任的解毒活血汤,以此加减治疗鼠疫,强调专病专治,(《汇编》化裁):连翘3钱,柴胡2钱,葛根2钱,生地5钱,当归1钱五分,赤芍3钱,桃仁8钱,红花5钱,川朴1钱,甘草2钱,苏木1两5钱,石膏1两,共12味药。

另有张锡纯之白虎加人参汤,其中又以山药代粳米,再加玄参,治疗鼠疫症状。生石膏(三两捣细)知母(八钱)玄参(八钱)生怀山药(六钱)野台参(五钱)甘草(三钱)共煎汤三茶盅,分三次温饮下。

最近有研究显示:选择6种常用抗菌中药,黄连、苦参、连翘、大黄、生地、知母,分别采用水提法制备至质量浓度1mg/L的药液。经实验发现,这类常用抗菌中药对鼠疫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6]

预防措施

鼠疫预防
原圖鏈接  

严格控制传染源

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切断传播途径: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保护易感者

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皮肤划痕法接种,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后可获免疫。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我国新研制的06173菌苗免疫动物后产生F1抗体较EV株效果高1倍。

个人防护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接触患者后可服下列一种药物预防,四环素每日2g,分4次服;磺胺嘧啶每日2g,分4次服;或链霉素每日1g,分1~2次肌注,连续6天。

预后

以往腺鼠疫的病死率自20%~70%不等,自应用抗菌药物后,病死率已降至5%左右。肺型、败血症、脑膜型等鼠疫患者在未接受特效治疗时几无一幸免,如及早积极处理,则可转危为安。[7]

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1.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 “三报”: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3. 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4. 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8]
  5. 尽量避免去疫区、疫点,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6. 要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同时做好防蚤叮咬措施,避免被蚤叮咬。野外工作人员,要提高鼠疫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7. 广大公众要理性认识、科学应对这次鼠疫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传播途径

鼠疫传播图
原圖鏈接

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是由啮齿动物和蚤类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鼠蚤叮咬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呼吸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皮肤感染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9]

最新信息

2020年8月6日上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接到包头市昆都仑区卫健委《关于一例发热病人的情况通报函》,通报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毕克梯嘎查一名患者通过拨打包头市120急救电话到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医。8月7日凌晨,该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经自治区、包头市专家组会诊判定患者为腺鼠疫。

2020年8月2日,包头市接到达茂旗卫生健康委报告,达茂旗石宝镇温都不令村委苏吉新村发生一例死亡病例,自治区、包头市疾控中心鼻咽拭子PCR核酸检测呈阳性,自治区综合疾控中心鼻咽拭子基因测序检测符合鼠疫目标基因序列,8月6日,市、旗两级医疗专家组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电话询问密接人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会诊判定患者为肠型鼠疫,死亡原因为循环系统衰竭。[10]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