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腾冲国殇墓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腾冲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占地80余亩,1945年7月7日落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腾冲国殇墓园李根源倡导修建。整个国殇墓园以小团坡为起点,在其东北向的中轴线上,建有"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堂" 及墓园大门。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中文名称:腾冲国殇墓园

地理位置: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城西南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价格:免费开放

建园时间:1944年夏

意义:为纪念抗日远征军阵亡将士建陵园

性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烈士数目:共9618人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云南省保山市

建设历史

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中国抗战后方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

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

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腾冲城,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

墓园选址

1944年11月1日,云贵监察使李根源至卫立煌电文中倡议为烈士建立陵园。16日,成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建筑委员会”。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为主任委员、云贵监察使李根源为副主任委员,集团少将高参孙啸凤负责具体工程监修。墓园选址由霍揆彰亲自勘定。

1945年1月2日,霍揆彰主持召开纪念建筑委员会专门会议,筹集建筑资金。同月12日再次开会发动募捐。委员会共收到社会捐款7500万元(国币)。15日,国殇墓园建设工程正式开工,于上午9点举行破土奠基典礼。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派专人驻守。 “文革”期间,国殇墓园遭到严重破坏。

1984年6月,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腾冲县人民政府组建了“国殇墓园复修筹备组”,成立“国殇墓园复修委员会”,开始恢复国殇墓园。

1986年,正式成立管理机构“腾冲国殇墓园管理所”,隶属于腾冲县文化局。

1987年2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原因

腾冲国殇墓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策应密支那抗日作战取得胜利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

1944年夏,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密支那驻印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达两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敌酋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及以下6000余人全部被歼,我军亦阵亡少将团长李颐、覃子斌等将士8000余人,地方武装阵亡官兵1000余人,盟军(美)阵亡将士19名。

国殇墓园整个建筑群由纪念广场、纪念碑、英烈墓冢三个部分构成。以小团坡为起点,在其东北向的中轴线上,建有"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堂"及墓园大门。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通道循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再循石级而上,至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级台阶挡土墙,沿墙分两侧上至第二台阶,建有忠烈祠[1]

一期工程

1988年8月1日,国殇墓园在一期复修工程烈士纪念塔和其他附属工程照原样修复基础上正式对外开放。11月,成立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

1988年至1989年,云南省文化厅拨款5万元,并派专家指导第二期复修工程,完成了小团坡塌方的挡土工程、3346方阵亡烈士墓碑及“倭冢”的修复工程。

199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滇西抗战纪念馆”。

199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腾冲国殇墓园的基础上建立“滇西抗战纪念馆”。

1995年,腾冲国殇墓园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腾冲县国殇墓园制定出了第三期工程规划,建设了两幢展览厅,展出图片、实物等抗战资料。

文物保护

  • 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4年,在忠烈祠旁增设盟军墓地。
  • 2005年11月,国殇墓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2008年9月14日,实行了对外免费开放。
  • 2009年7月,经云南省文化厅批准实施了忠烈祠全面维修工程,更换了腐朽的木构件,还按始建风貌,恢复了阵亡将士名录碑刻及抗日将领、名人题刻等组件,工程于2010年2月竣工。
  • 2011年,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2013年8月,在国殇墓园东侧改建滇西抗战纪念馆,馆藏抗战文物8万余件。
  • 2014年8月,入选第一批国务院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 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国殇墓园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立项的函。

题名碑石

忠烈祠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何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

忠烈祠后为相对高度31米的圆锥形小团坡,自下而上小碑林立,碑下均葬有阵亡官兵骨灰罐,墓园大门一侧筑有“倭冢”一座,埋日军尸于其中,并由李根源先生题书刻石名"倭冢",以示侵略者的失败。纪念塔建于坡顶。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相伴着3168座排列整齐、挺然屹立的碑石,每块碑石上刻有一位当年攻城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

数据显示

根据2017年8月墓园官网信息显示,设有2个展厅,展厅面积为650平方米,展出抗战实物141件,陈列采用现代博物馆的布展理念,声、光、电相结合。展出的内容分为“驿路商旅翡翠诚”、“救亡的呐喊”、“859个日日夜夜—腾冲抗战”、“炮火中诞生的大动脉”、“历史的丰碑”五个部分。

共展出版面31版,照片168张,战斗序列图2张,抗战示意图9张,被日军残酷杀害的民众统计表1份,浮雕3幅,纪念物3件,抗战实物139件。

第二展厅的功勋柱上分别列有李颐、叶佩高、威廉C·麦姆瑞、顾葆裕等12人的生平事迹。第三展厅展出抗战书画作品42件。此外园内还新建有长60米高4米的大型浮雕石墙一座、铜雕像10组。

交通信息

国殇墓园就在腾冲县城,游客到达腾冲县可打车或租车前往。市内乘坐4路、6路可在国殇墓园下车。

视频

06 云南行·国殇墓园(石林~腾冲).mp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