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膀胱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膀胱果为省沽油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奇数羽状复叶,托叶小并且早落,小枝深绿色,光滑;花白色或粉红色;蒴果梨形或椭圆形,"膀胱"状。秦岭南北坡分布较普遍。多分布于海拔700-2400米间的杂木林中。种子淡灰褐色,可榨油。[1]

中文名称 膀胱果

拉丁学名 Staphylea holocarpaHemsl.

别称 大果省沽油

动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无患子目

亚目 卫矛亚目

省沽油科

省沽油属

分布区域

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西藏东部等地。

英文名Bladdernut

简述

属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省沽油属植物。乔木,高可达15 米。羽状三出复叶对生,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6~10 厘米,宽3~5 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圆锥花序叶腋生,花白色。蒴果梨形或椭圆形膨大,先端3 浅裂。产六盘山,生于山谷阳坡杂木林中。果实膨大成膀胱状,可植于庭园供观赏。[2]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幼枝平滑,三小叶,小叶近革质,无毛,长圆状披针形至狭卵形,长5-10 厘米,基部钝,先端突渐尖,上面淡白色,边缘有硬细锯齿,侧脉10,有网脉,侧生小叶圣乓无柄,顶生小叶具长柄,柄长2-4厘米。广展的伞房花序,长5厘米,或更长,花白色或粉红色,在叶后开放。果为3裂、梨形膨大的蒴果,长4-5厘米,宽2.5-3厘米,基部狭,顶平截,种子近椭圆形,灰色,有光泽。 花期4-5 月,果期8-9月。

多图

生长习性

膀胱果自然生于林下,不耐强光,应种植于明亮散射光线处。其根系发达、耐干旱、耐瘠薄、对气温变化适应性和抗寒性强,适宜在林下种植。生于海拔400-2700米的林中,路边,山顶灌木林中,山谷,山谷林下,山谷杂木林中,山坡,山坡疏林中,石边草丛中,阴坡潮湿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西藏东部等地。

繁殖栽培

第一步:采集当年生成熟种子用砂层积贮藏,贮藏时先在容器具(瓷缸或木桶)底铺一层10厘米的清水砂(砂的湿度以手捏可成团为度)然后在砂的上面铺一层种子,盖一层砂(种子厚度1~2厘米、盖砂的厚度3~5厘米)循环铺一层种子,盖一层砂,最后在种子面上露盖一层厚5~6厘米的清水砂。

第二步:种子催芽2月中旬进行。将种子去净杂质,放在木桶内,用45℃的温水浸泡24小时后盛放在谷萝内,于每天早、晚用40℃的温水淋浇1次,2~3天后取出。先在催芽坑中铺一层10厘米的清水砂,将种子与清水砂合拌放入催芽坑中,覆盖保温物面上再覆盖塑料薄膜,每天中午淋少量水1次,上下翻动,促使受热均匀发芽正常。经6~10天催芽种壳微微裂开一缝隙,约有20%左右种子萌发出胚根即可播种。

第三步:整地力求细致,播种方式以撒播为宜。头年秋冬深耕耙平,每667 米放饼肥100 kg,翌春播种前整平碎土,清除杂草、杂物、石块,每667米喷施0.3%甲醛溶液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开沟作床,床宽1~1.2米,沟距30厘米,沟深25厘米,于2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播种时先在床铺上3厘米左右的黄心土压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播在苗床,种子间距2~3厘米,再用黄心土覆盖于种子上面,(覆盖厚度约2厘米)稍加压紧即可。[3]

多图

栽培

种植膀胱果,应配制疏松、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避免通透性差、排水不良、易板结的粘土。膀胱果对气候等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易管理,生长发育期应合理施用基肥和初叶期叶面肥。

主要价值

膀胱果既是一种优美的园林树种,其种子又可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生产优质生物柴油,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树种。花及嫩叶富含l9种益于人体健康的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难得的无污染绿色食品。种子可榨油[4]

视频

农村有一种野果,既可以当药材还可以做柴油,你知道是什么果子吗

参考文献

  1. 360问答膀胱果是什么?
  2. 浴花谷花卉网
  3. 搜狐,膀胱果: 大山里的山珍
  4. 快报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植物——膀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