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膜促性腺激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膜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模拟天然GnRH效应、但过度刺激机体的GnRH受体会抑制内源性GnRH分泌,从而抑制GnRH进而抑制各种相关激素 促性腺激素 gonadotropins 调节脊椎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如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两者协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睾丸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及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人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进妊娠黄体分泌孕酮。怀孕初期尿中即可出现HCG,于妊娠两个月时达高峰,临床常以此作为妊娠指标。垂体促性腺激素的生成和释放受下丘脑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直接调控。LH与FSH的靶腺产物——性激素反过来也可影响垂体或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因此LH-RH、LH与FSH以及性激素的分泌相互制约,起伏颇有节奏。LH又称促间质细胞激素(ICSH),因为它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刺激雄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LH对雌性动物卵巢的主要作用为选择性诱导排卵前的个别卵泡迅速长大,待LH的分泌达高潮时,触发排卵并使排卵后的卵泡壁转化为黄体及分泌孕酮。FSH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在雄性则促进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子的生成。从动物垂体制取的促性腺激素,已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业,但对人类无效。从孕妇尿中可制取HCG,或从绝经期妇女尿中提取LH与FSH的混合制剂,简称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性功能减退症。[1]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β,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分子量为36700的糖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不同亚基组成,α亚基与垂体分泌的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基本相似,故相互间能发生交叉反应,而β亚基的结构各不相似。β-HCG于β-LH结构相近,但最后24个氨基酸延长部分在β-LH中不存在。所以在临床应用β-HCG亚基的特性做特异抗体用作诊断以避免β-LH的干扰。HCG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HCG的功能:1,具有FSH和LH的功能,维持月经黄体的寿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2,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同时刺激孕酮形成;3,抑制植物凝集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HCG可吸附于滋养细胞表面,以免胚胎滋养层细胞被母体淋巴细胞攻击;4,刺激胎儿睾丸分泌睾酮,促进男性性分化;5,能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gonadotropin 妊娠中的雌性哺乳类,不仅其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而且胎盘的绒毛膜也可分泌。后者即称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的孕妇尿中的这种物质称HCG(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分为糖蛋白,分子量约为30,000,等电点pH=2.95,由两个亚基构成。有类似促黄体激素的作用,给动物以HCG后,幼小的小白鼠的卵巢即发育成熟,而家兔未交配即排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