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长吟太息问皇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自咏长吟太息问皇天》是一首古代诗歌,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1]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在体式、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 |
长吟太息问皇天,神通由来也已偏。 一名国士皆贫病,但是裨兵总有钱。 |
” |
— [唐代]范液 |
目录
西方诗歌发展历程
西方的诗歌发展大致分为:
第一阶段:远古时期(前40世纪至5世纪)古埃及,古巴比伦。
第二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
第三阶段:中世纪(5至15世纪),亦可称圣经诗歌时期[2]。
第四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至16世纪),伟大诗人有英国的莎土比亚、意大利的彼得拉克等。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时期,(17至18世纪),有弥尔顿、伏尔泰等历史名人。
第六阶段:浪漫主义(18至19世纪),诗歌群星璀璨,俊采风流。德国有歌德;英国有布莱克、彭斯,有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及雪莱、拜伦、济慈三个少年天才;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普希金;美国惠特曼;匈牙利有裴多菲、等等。
第七阶段: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先锋派各种风格的诗层出不穷,东西方碰撞、交流,融合已近百年,流风所及,以至于今。
参考文献
- ↑ 中国诗歌的吟诵之妙,搜狐,2017-04-05
- ↑ 【圣经题材诗歌】灵风吹彻 | 西方文学经典《圣经》的文字之美不容错过,搜狐,201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