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自我效能》,[加]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著,繆小春,李凌,井世潔,張小林 譯,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1]出版社成立於1957年,秉承大夏大學(華東師大前身)的人文精神,依託華東師範大學深厚的學術底蘊,形成了以大教育為出版宗旨的綜合性出版特色。出版物主要由教材、學術著作[2]、社會讀物構成。
內容簡介
個人因素在人類自我發展、適應以及社會和個人改變中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其中,人們對其效能的信念發揮着關鍵作用。除非人們相信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產生期望的結果,阻止有害的結果,否則當面對困難的時候,沒有什麼能激勵他們行動或堅持。其他任何可能作為引導或動機的因素,都是基於一個人擁有通過自己的行為產生影響的力量這一核心信念的。本書展現了個人和群體效能感知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的中心地位。
自我效能感是阿爾伯特班杜拉創建的社會認知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這一理論中,班杜拉特別強調人是行動的動因,特別強調人所具有的動因作用,即人的能動性。因此,他認為個體與環境,自我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交互的,人既是社會環境的產物,又影響、形成他的社會環境。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對自己作為動因的能力信念,它控制着人們自身的思想和行動,並通過它控制着人們所處的環境條件。所以,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統中起核心作用的動力因素。
在《自我效能》這本書中,班杜拉對這一思想進行了深入的論述,並根據這一思想對自我效能的性質、結構、來源、自我效能感在個體一生中的發展、自我效能感起作用的途徑和過程等基本問題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同時,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思想擴展到集體,分析了集體效能感在學校、社區、各種社會機構的成就,以至在更廣大社會活動中的作用。
作者介紹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2021) 生於加拿大,當代著名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榮譽教授,社會認知理論的創始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他在社會模仿領域的開創性研究拓展了我們對於人類學習的視野,所揭示的關於觀察與模仿對於學習與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在當前信息時代更是突顯其重要性。他對自我調節機制、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個人對自身能力的信念可以影響其選擇、動機,甚至是幸福與健康,為我們認識人類的自我發展、適應與改變奠定了理論基礎。他拓展了我們利用知識來造福人類的深度與邊界,影響波及學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治療以及教育、管理、大眾傳播等研究與生活領域。他先後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加拿大勳章,美國心理科學協會(APS)威廉詹姆士獎、詹姆士卡特爾獎,美國心理學會(APA)桑代克獎和終身成就獎。
參考文獻
- ↑ 校情簡介,華東師範大學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讀?《連線》雜誌為你推薦這些!,搜狐,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