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深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尽管我不完满,不完美,从我这儿你仍然还可以得到许多。当初你投向我,要学习生活的欢娱,艺术的欢愉。也许冥冥中安排了我来教你某种奇妙得多的东西,悲怆的意义,以及它的美好。——王尔德
1895年,王尔德与同性情人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被判入狱,身败名裂。
在狱中,王尔德给波西写下这封文学史上的著名长信《自深深处》,历数波西给他带来的痛苦,也探讨了耶稣、爱情和文学,又似对两人的未来有所期待。
《自深深处》前后矛盾,爱恨交织,沉痛却又轻灵,是王尔德一部美妙而难以言说的作品。
新版为精装中英双语本,香港城市大学朱纯深教授精心修订译作,新增译序、译后记和注释。
作者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是戏剧家、小说家、童话家和诗人,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也因曲折的经历而为人津津乐道。
王尔德恃才傲物,蔑视伦理道德,最终激怒了正统社会。1895年,密友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诉 其“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王尔德被判服两年苦役。在狱中,他完成了《自深深处》。
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前往巴黎。次年,他与波西复合,同游意大利,但最终分开。
1900年,王尔德在巴黎一家小旅馆病逝。
译者朱纯深,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翻译博士,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三届得主,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兼任《中国翻译》和英国《口笔译训练》编委。学术著作有《翻译探微》等,译著有《短篇小说写作指南》等。
此次《自深深处》修订译本,经过朱纯深教授反复细致的推敲和修改,并增加了译序、译后记和注释。
原文摘录
神是奇怪的。他们不但借助我们的恶来惩罚我们,也利用我们内心的美好、善良、慈悲、关爱,来毁灭我们。 归根结底一切人际交往的纽带,不管是婚姻还是友谊,都是交谈,而交谈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如果双方的文化教养迥异,那唯一可能的共同基础只能建立在最低的层面上。思想和行为上的琐屑讨人喜欢。
书评
生于1854年的奥斯卡•王尔德,不仅是他自己那个时代闪耀着光芒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也是现在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影响后世许多艺术家的思想和创作。
历史上没有几位艺术家像王尔德一样生前和死后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以及与赞誉一样多的诋毁和骂名。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惊心动魄的怪诞悲喜剧。20岁出头,他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等特点在伦敦社交界有了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在40岁前后的那几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曾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1895年年初,王尔德的两部名剧《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在伦敦相继首演,得到了观众及评论家的双重肯定,王尔德因此达到了人生及艺术的巅峰,可短短一个月后,他就卷入了官司。昆斯伯理侯爵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昵称“波西”)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说他是好男色的“鸡奸者”。这位同性恋人与自己暴虐的父亲长期不和,矛盾不断,于是鼓动王尔德上诉,控告自己的父亲诽谤,结果王尔德不仅败诉,还被反告,因“同其他男子发生有伤风化的肉体关系”而被捕,被判有罪,在监狱服了两年苦役。他一下子从风光无限的人生赢家变为身败名裂的阶下囚。
在服刑期间,王尔德还经历了丧母、破产、离婚等打击。他的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寥寥数人如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一个人忽然间没了钱、没了家庭与孩子、没了朋友、也没了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只有日复一日,漫无边际的牢狱之苦折磨着他,可想而知,这对于他是怎样沉重的打击和痛苦的炼狱。出狱三年后,王尔德病逝于异乡。
艺术家个人命运的苦难往往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他写于1897的《自深深处》正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是一封长长的狱中情书,他去世5年之后该信才被部分出版,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它愈发彰显出自己独特的美与艺术魅力。
本书前半部分,王尔德写了很多自己与波西在一起的生活细节,波西是如何黏着他,波西是如何生活挥霍无度并让他为自己的一切消费买单,波西是如何薄情寡义,如何在健康和精神上折磨蹂躏他,比如他生病时,王尔德悉心照顾他,而王尔德生病时,他却不管不顾,只管自己玩乐到天亮。一方面他责备波西毁了自己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这个负心汉给自己写信,来狱中看望自己。他一会说要和这个渣男友断绝关系,一会又说出狱后要见面重修旧好。信中充满了他对波西爱恨交织的情绪,他时而像怨妇一样絮叨与哀怨,时而又像斗士一样冷斥与愤怒,时而又像爱过痛过依然痴心不改之人一样无怨无悔。如果用一个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即《我的前任是渣男,但我依然爱他到不行》。
王尔德之所以是王尔德,是因为他不仅止步于此,他在狱中不仅反思了自己与恋人的关系,像心理分析师一样对自己对恋人进行解剖式的分析,还直面自己的生活,认真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他说“我想尝遍天下花园所有树上的果子……我唯一的错误就是将自己完全限制于花园树木中见阳的部分,避开了树木阴影昏暗的另一面。失败、耻辱、贫穷、悲伤、绝望、苦难,甚至眼泪……由于当初下决心拒绝了解它们,结果现在被迫将它们一一品尝,并且整整一季以它们为食……这世上没有一种欢乐我没有体验过。我将我的灵魂之珠扔进了红酒杯,穿过报春花径去追寻长笛之乐,整日啜饮着蜜汁。但要继续同样的生活将是错误的,因为那将是逼仄狭隘的。”一个人的快乐与苦难似乎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入狱之前的王尔德经常以过食、豪饮、华服,以及一连串年轻英俊的爱人来享受感官之乐,过着一种奢靡放纵的生活,而狱中的他失去了一切,面对漫漫长夜,独自将痛苦一饮而尽。唉,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私以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他谈艺术,谈想象力,谈耶稣与浪漫主义的共通之处,谈艺术生活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说“艺术家的谦卑就是他对所有经历的坦然接受,正如艺术家的爱就是他对美的感知,并借此将美的灵和肉展现给世界。”他说“一个人若要像耶稣一样生活,就必须完全彻底地成为他自己。”“诗人必须歌唱,雕塑家要用青铜思考,画家要让世界成为映照自己心情的镜子。这一切是确定无疑的,就像是山楂树必然要在春天开花,玉米在收获季节会燃烧成金色,月亮在他日复一日的天空漫游中会由盈转亏,由亏变盈。”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笔功力不俗,译文行云流水,词藻华美,情真意切,很好地还原了王尔德华丽唯美的写作风格。
王尔德短暂的一生精彩无比却充满波折。博尔赫斯评价王尔德,“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王尔德的魅力在于他的特立独行,在于他的艺术成就,更在于他完全彻底地成为他自己。在《自深深处》这份万言情笺中,他诚实地面对自己命运的苦难,并在苦难中领悟到爱的伟大,而他本人,更以勇敢和诚实,使自己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如今,同性之爱已不再惊世骇俗,也不再违背法律了,这离不开那些虽心怀恐惧却一直坚持做自己的人的努力与抗争,这其中便有王尔德。
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1998年11月30日,王尔德雕像在伦敦揭幕。雕像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