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知之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汉语成语,【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1]

出处 

1.《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后以“自知之明”指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2.《韩非子》:"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楚蹻[qiāo]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示例】:

宋.苏轼《与叶进叔书》:“仆闻有自知之明者,乃所以知人。”

《镜花缘》九○回:“这句说的不是你是谁!真有自知之明!”

鲁迅《致曹白》:“然而他所写的理想人物,毫无生气,倒仍旧是几个丑角出色,他临死之前,将全稿烧掉,是有自知之明的。”

高阳《粉墨春秋》:“他很有~,以一张毫无基础、条件逊人的新报纸,不但不能跟申新两报打硬仗;甚至要赶上汪政府的机关报都很难。”


外文翻译 

【英文】:self-knowledge

【日文】:おのれを知(し)る明(めい)

【法文】:se faire une idée juste de soi

【德文】:Selbsterkenntnis


相关成语 

近义词】:知己知彼

反义词】:不自量力


典故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8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

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觉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视频 

兔小贝成语故事 自知之明

参考资料 

  1. 自知之明 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