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臭党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臭党参(拉丁学名:Codonopsis foetens Hook. f. et Thoms.):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有乳汁的植物。根较细,茎基极短。纤细或稍粗壮,叶在主茎上的互生,黄色的鳞片状叶,叶片心状圆形或心状卵圆形,花萼仅贴生至子房中部,裂片卵状矩圆形,花冠钟状或宽钟状,淡蓝色,淡紫色,脉处暗紫色,花丝无毛。7-9月开花。

产地生境

产我国西藏南部(亚东、错那、林芝、波密)。锡金也有。生于海拔3900-4600米的高山灌丛和石缝中。模式标本采自锡金。[1]

生长习性

喜温和凉爽气候,耐寒,根部能在土壤中露地越冬。幼苗喜潮湿、荫蔽、怕强光。播种后缺水不易出苗,出苗后缺水可大批死亡。高温易引起烂根。大苗至成株喜阳光充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

形态特征

臭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有乳汁。根较细,直径近1厘米,长10-15厘米。茎基极短。茎数支发自一条根,上升,纤细或稍粗壮,直径1.5-3毫米,高20-40厘米,极稀疏地被长柔毛,在下部聚生许多不育的纤细分枝。
叶在主茎上的互生,大部分为黄色的鳞片状叶,仅在中上部有几枚绿色的寻常叶;在分枝上的对生或近于对生,全部寻常叶具长约2毫米的短柄,叶片心状圆形或心状卵圆形,基部浅心形,顶端钝,全缘,长5-8毫米,宽5毫米,两面相当密地被白色长硬毛,使叶片呈灰绿色。
花单朵顶生于主茎上,多少下垂。花萼仅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无毛或有极稀疏的白色柔毛,裂片之间基部相接或有间隔,裂片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最宽处在中下部,长约8毫米,宽4-5.5毫米,全缘,两边向侧后卷叠,两面相当密地被短硬毛;花冠钟状或宽钟状,淡蓝色,淡紫色,脉处暗紫色,长2-3厘米,裂片近于圆形,顶端钝或急尖,长8-12毫米;花丝无毛。花期7-9月。

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泡,边搅、边拌、边放种子,待水温降至不烫手为止。再浸泡5分钟。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内,再水洗数次,置于砂堆上,每隔3-4小时用15℃温水淋一次,经过5-6天,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也可将布袋内的种子置于40℃水洗定次,保持湿润,4-5天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在"霜降"至"立冬”之间播种,种子不需处理。保温和防止日晒,苗高薪-10厘米时逐渐拆除覆盖物,并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主要价值

党参是传统大宗的补益药,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能增强免疫力,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记忆障碍,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党参的正丁醇部分、醋酸乙酯部分和多糖均有明显增强SOD对O-的清除作用,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党参还具有抗应激作用。正是由于党参具有诸多疗效和保健作用,使得其在中医临床应用和保健产品的开发上较受重视。党参常见验方近90种,其被开发成各种中成药,制成丸剂、冲剂、片剂、膏剂、合剂等不同剂型。1985年的《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统计,有300余种中成药含有党参。另外党参还用作动物用药方剂,包括禽药方、猪药方等。
党参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人们常用党参做药膳,如党参红枣粥、参芪羊肉羹等等。同时党参又被开发出许多保健品,如党参膏、党参酒、党参糖、党参茶等,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技术栽培

苗定植,参苗生长一年后,春季或秋季定植,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时将参苗挖起,剔除损伤、病弱苗,按行距20-30厘米开沟深16-18厘米,株距7-10米,将参根斜放于沟内,使根头抬起,根稍伸直,然后盖土填实,盖土以超过芦头7厘米为宜。
中耕除草
出苗后开始松土除草,清除杂草是保证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追肥
定植成活后,苗高15厘米左右,可追肥人粪尿每亩1000-1500公斤,以后因茎、叶、蔓长也不便追肥。
排灌
定植后应灌水,苗活后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烂根。
搭架
平地种植的参苗高30厘米,设立支架,以便顺架生长,可提高抗病力,少染病害。有利参根生长和结实
采收
移栽党参当年秋采收,挖出参根洗净、按粗细长短晾晒2-3成干,搓柔软晒干即入药。[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