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致虚极.守静笃孟维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里告戒我们,要“致虚极,守静笃”。[1]
红尘滚滚,熙熙攘攘而纷纷扰扰,我们很容易被琐事、俗事、功利事、黑白事填满,而处于气浮心躁的状态。所以,我们常常希望能够清理自己,把自己清空,甚至清至归零。这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
庄子也说,“虚室生白”。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才能进来新的阳光。
“虚了”就是“空了”,“虚极”就是空的干净;我们就跳出了“实”的框框,用“空了”的心去观察“实”的世界,去装新的“实”。
虚”之后而能“静”,静则生慧。“静”是“停止”,“静笃”就是寂然不动。我们的人生和生活基本上都处在“动”的状态,处在庸庸碌碌之中。
当我们就从“动”跳出,跳到“静笃”时,我们就跳到了“动”的界外,就像我们从河里跳到岸上,静静地站在河边看流动的水。我们守着“静笃”看世界,将看到另外一个让我们清心的世界。
“致虚极,守静笃”,致的是“道”,守的是自然。
“致虚者,天之道也”。像天空那样,虚之大,大得可以装下许许多多的实。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无“虚”,则没有“实”。“致虚”而清空,就可以装许多“实”。
像我们做事,清空旧事,再做新事,会做得更好;像我们上小学时,一张纸上有了痕迹,我们就用橡皮擦,擦得越干净,越能写出新的漂亮的字,画出新的漂亮的画。
“守静者,地之道也”。地之道是自然之道,自然而然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一书里,反复强调“自然”,并认为人的心性在初生时是天生拙朴的,是“静”的,是“自然”的。只是受后天种种欲望的干扰,受世间种种名利的诱惑,变得“躁动”,浮躁不安。因而人们需要舍弃内在的私欲,抛开外界的干扰而“守静笃”,以复归人之自然的原性。
宇宙本来就是由“虚”而至“实”,或许有一天会反回到“虚”;万物都是由静而生,在自然中按自然规律而“动”,最后老死,而归于“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由虚而实,由静到动,再复归于虚,复归于静的循环往复;人何尝不也是如此,静静地在母亲的腹中孕育,出生后在人世间折腾,最后安静地离开世界,归于静。
人性的本原,也是虚空与安静的,只是在滚滚红尘中,塞进了许多“实在”的欲望,为欲望闻风而动。所以,老子叫我们把欲望“虚”掉,把心静下来,复归人之初性,用原始“虚”的心做“实”的事,反而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但是,我们是“虚”了心性,而不是“虚”了欲望。欲望也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动力,人在人世上追求、拼搏也是人之本态。不要紧,老子告诉我们,“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地去追求,去拼搏,去做事,是符合“万物并作”,循环往复的。从这个层面理解,当我们遇到“心外之念”,“份外之福”,“酬外之财”,“能外之功”时,应该抱以“虚”和“静”的态度,“致虚极,守静笃”,不贪念,不伸手,无欲无求。这样,我们也是复归于“自然而然”,复归于人之本性,初心。
“致虚极”是致于“道”,“道用其虚,用之无穷”。
酒壶茶壶都有一个“虚”的大肚子,就是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虚”,但因为有了这个“虚”,才可以装进酒和水这个“实”,“虚”用于“实”,则用之无穷。“一盅可饮千瓶酒,饮尽百川仍是壶”。
天地万物,皆在道中。大道之用,无穷无尽。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空虚而能量无限,用之无穷。
所以,我们要常常、时时“致虚极,守静笃”。[2]
作者简介
孟维,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发表有长篇小说《蓝的天空蓝的海》,诗《岁月》、《凭栏集》,散文《人生》等,专论《走进美学》系列,《中国文化简史》系列,《中西方文化比较》系列,《闲翻“红楼梦”》系列,《中华文明的起源》系列等六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