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中乐成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中乐成宫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台中观光旅游网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主神    妈祖

例祭    旱溪妈祖绕境十八庄

建成年代  大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台中乐成宫,主祀之妈祖被称为旱溪妈祖。位于台湾台中市东区旱溪里的妈祖庙,建筑与绕境活动分别被列为台中市文化资产的古迹和无形的文化资产。[1]

历史沿革

  • 相传此庙妈祖为林大发之先祖来旱溪拓垦时所迎请,后由庄民建庙奉祀,兴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
  • 此庙位于汉人从台中市区往大坑山区及太平开垦的必经之地,也是汉人与原住民接触做生意之处,因此形成一小市集。
  • 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彰化县志》记载彰化县内妈祖庙计有二十一座,其中一座位于旱溪庄。
  • 1904年,雾峰人林垂拱赠送由清朝末代状元刘春霖所写“法雨宏施”的匾额。
  • 1921年,旱溪庄保正林源泉、张昧、赖为尧,协同地方人士林大发、龚显柴、林阿堂、林同、林均等人推动重建工程,1924年庙宇正殿建造完成,1929年三川殿竣工。当时在陈应彬监造下,完成三川殿的重檐假四垂及五门断檐升箭口。为两殿式建筑,前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
  • 战后地址为东区旱溪街48号,属旱溪里。省辖市时期,与旧社南兴宫、台中万和宫、台中万春宫号称台中市的四大妈祖庙。
  • 由时任乐成宫董事长何春木省议员推动,1985年列为三级古迹。
  • 1991年扩建后殿,祀奉妈祖双亲。九二一地震时石柱位移、木构架位移、左山墙全倒及部分屋顶塌陷,同年11月16日因地震导致右方屋顶及右山墙严重倒塌。
  • 2001年7月18日,内政部核定乐成宫修复经费新台币四千五百万元,先核拨第一期五百万元。受损拆卸的剪黏作品,为北派匠师作品,捐赠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为配合乐成宫震后整修工程,台中市政府工务局向中央争取到三百多万元,一并进行庙埕广场及旱溪街风貌再造,将庙埕广场改铺地砖,并于旱溪街装设古式路灯。庙方同时请建筑师黄贵帝设计兴建高四十公尺的标碑,导引信众参拜妈祖。
  • 该塔标碑于2003年完工,以青斗石作壁雕,入夜后从潭子、太平、大里等方向来往的车辆可望见。
  • 2004年19日到21日举行入火安座谢土庆成仪式,在建成路、振兴路、乐业路、十甲东路,旱溪路都设欢迎门牌楼,21日办入火安座大典。2005年在后殿二楼左正殿增设月老殿。同年12月,新制的青斗石石狮安座。2010年2月3日图书阅览室落成启用,建筑师为黄贵帝

祭祀

绕境

  • 乐成宫董事长柯富章表示大屯十八庄绕境始于道光年间,当时中台湾稻田发生黑龟病虫害,乌日下哩仔信徒前来乐成宫请旱溪妈祖绕境,其他邻近庄头闻讯亦纷纷前来恭请旱溪妈祖驱除虫害,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由首庄下哩仔信徒先来恭请神轿绕境祈福,再来初二为阿密哩、初三五张犁、初四大里瓦瑶仔、初五詹厝园、初六大突寮、初七田寮、初八凉伞树、初九内新庄、初十太平车笼埔、十一涂城、十二草湖、十三阿罩雾、十四柳树湳、十五吴厝、十六丁台、十七喀哩、十八石螺潭、十九溪心坝、二十日旱溪,二十三日巡完大里后回銮入庙。这些庄头涵盖台中市乌日、大里、太平、雾峰、东区等行政区,有“旱溪妈祖荫外庄”(庇荫其他村庄)的美誉。乌日下哩仔的东女慈圣宫还保存同治十年绕境的头旗,有俗谚“旱溪妈祖大旗脚”。绕境南屯时,南屯的万和宫妈祖神轿会前往迎接;大里地区则有“十八庄遶透透,大里呷中午”的俗谚。最后回到旱溪时,当地民众举行大拜拜,在1954年报导时记者称该日为“全市最热闹的一天”。后来喀哩、石螺潭和溪心坝移到同一天,大里也改到二十三日。早年,旱溪、十甲地方的武馆狮阵也跟随著旱溪妈祖婆绕境,但因时代变迁,在2017年报导时当地仅剩集和堂玉麟金狮阵。
  • 原本此项活动只有恭迎旱溪乐成宫的妈祖,但大屯区内各庄的妈祖也参与行动,如乌日的喀哩新南宫、大里福兴宫、大里新兴宫、大里振坤宫、大里大突寮妈祖,之后南屯区建功路的护国圣澜宫也加入,又增加南屯区的北田心(大同里)、西区的土库仔(土库里)、公馆仔庄头出巡绕境,形成现在称为“大屯妈祖联合出巡十九庄”的联合绕境。后来,大里永隆里退出,改由大里永隆宫自行绕境里内。
  • 2005年,庙方聘请中兴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正珍等学者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随队采集绕境活动,以一年时间田野调查及访谈耆老,并出版相关书籍。同年8月初,台中市文物审议委员会审议,将乐成宫绕境以“旱溪妈祖绕境十八庄”之名登录为台中市文化资产,2016年台中市议员邱素贞、江肇国亦提案将此民俗从市定民俗提升成国家层级,并获得议员曾朝荣、何文海、李天生、蔡雅玲等人连署。台中市文化资产处则表示同年已获得文化部补助,将对该民俗进行更详细的调查,调查报告完成后将送文化部审查指定为“重要民俗及有关文物”。乐成宫常务董事何敏诚议员,也在议会当面质询[来源请求]。

争议

  • 然而部分学者及十八庄宫庙却认为“旱溪妈祖绕境十八庄”此一说法有待商榷。如学者温宗翰即根据史料指出,此活动是旧属蓝兴堡及猫罗堡的下廍子、阿密哩、五张犁、瓦磘子、埔哩、大突寮、詹厝园、凉伞树、内新、涂城、车笼埔、草湖、雾峰、柳树湳、吴厝、丁台、喀哩、螺潭、溪心埧等庄头(不包含旱溪)间的联合祭典,由十八庄信徒迎请旱溪乐成宫、彰化南瑶宫等外地妈祖及各庄头的妈祖巡视并演戏祝寿。温宗翰认为活动期间芬园宝藏寺妈祖、大里福兴宫妈祖、其他非妈祖之庄头神明也会参加,又十八庄之间彼此独立没有统合的信仰中心,也不以旱溪乐成宫为境主庙,故“旱溪妈祖绕境十八庄”名不符实,应废除其法定无形文化资产身分,将该民俗正名为“十八庄迎妈祖”并还文化诠释权于十八庄。
  • 2018年乐成宫、十八庄亦于同日分别办理绕境,而十八庄绕境起点(称之为“头庄”)的乌日下哩仔东女慈圣宫未能循往例迎请到旱溪妈祖参与。

老树传奇

  • 庙埕正前方戏台两侧,各有一株老榕树,其中靠近旱溪街、比较娇小被视为母,另一株长满气根、树须为公。
  • 在美军空袭时,因人们躲在公树下的防空洞获救,信徒遂在树下安置一尊树王公神像。在1993年报导时,市府农林课人员表示此树缺少土壤通气处理,树荫下又有不少摊贩聚集,对老树的存活具有莫大的威胁。九二一地震后该庙整修,庙方于洽询陆军第十军团指挥部、台中市后备司令部等单位,确认防空壕未在作战工事列管范围后,将其拆除以防游民占据。2004年报导时公树高约15公尺,树围约3.8公尺。2006年12月17日,市府派员在此树前竖立新的解说石碑,但碑文有将该庙所在里区写成“乐成里”、把“庙前”写成“医院前”等错误,因此重新镌刻。
  • 被视为母的榕树根部长有树瘤,形似乌龟,在2004年报导时约12公尺、树围约3公尺。2015年9月28日清晨,这棵被编为台中市珍贵老树编号第4号的老榕在强风中倒塌,由刘东启诊断,市府协助抢救。

七妈会

  • 1917年,庙方与台中万春宫主办名为“五妈会”的共同祭祀活动,并邀请新港奉天宫、北港朝天宫、彰化南瑶宫、鹿港天后宫、梧栖朝元宫等五间妈祖庙参与,因两间主办及五间参与皆为妈祖庙,故也称为“七妈会”。
  • 2017年7月14日至16日间则由台中市政府与鹿港天后宫外之六间庙共同发起举办“台中百年妈祖会”,六庙之妈祖依照百年前座次驻驾于台湾体大体操馆前行宫,鹿港天后宫之位置则空下。期间并伴随诵经祭祀、祈安绕境、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其中绕境系由行宫出发,行经万春宫、台中火车站等地,约于中午抵达乐成宫,下午再由乐成宫出发返驾行宫;文化嘉年华则包含展览、市集、戏剧及阵头表演、妈祖电影放映等。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乐成宫,乐成宫财团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