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士林区士林国民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士林区士林国民小学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library.taiwanschoolnet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公告日期  2017年7月4日

登录类别  学校

地理位置  台北市士林区大东路145号

建成年代  明治28年(1895年)

台北市士林区士林国民小学(英语:Taipei Municipal Shilin Elementary School),该学校之前身为日本人士于1895年创办之芝山岩学堂,位在台北市士林区大东路的公立国民小学[1]

历史沿革

  • 1895年,日本人士在芝山岩创立“芝山岩学堂”(原址现为芝山岩惠济宫)。
  • 1896年1月,发生六氏先生事件;随后,改名为“国语学校第一附属学校”并迁移至现址。
  • 1898年,改名为“八芝兰公学校”。
  • 1921年,改名为“士林公学校”。
  • 1941年,改名为“士林国民学校”。
  • 1946年,改名为“台北县立士林国民学校”。
  • 1949年,改名为“阳明山管理局士林国民学校”。
  • 1971年,校史馆创立。
  • 1974年,改名为“台北市士林区士林国民小学”。
  • 1983年,昆虫、贝壳馆创立。
  • 2003年,开始培训昆虫、贝壳馆小小解说员。
  • 2005年,士林国小图书馆被命名为“芝兰书苑”。同年,各间教室操场PU跑道及图书馆开始整修,并于2006年重新启用。
  • 2008年,教学大楼外墙、乡土教材馆内部、校门、北大楼、东大楼进行整修,并于2009年重新启用。
  • 2010年,活动中心大楼、南栋大楼、西栋大楼进行电源改善工程,健康中心进行翻修工程,幼稚园溜冰场地区进行整平及电源改善工程;同年,中国大陆教育访问团、新加坡百惠国小等前来拜访。

文化资产

原八芝兰公学校讲堂

  • 建于大正5年(西元1916年)的砖造校舍,是目前校内唯一日治时代留存建筑。
  • 目前仍保存原有的建筑本体、圆拱窗、扶壁、舞台等,具有重要文化价值;门廊前八芝兰公学校时期之门柱亦为重要史迹。
  • 已指定为台北市市定古迹。[2]

士林公会堂

  • 建筑完成于1929年前。曾经历增建、改建,虽失去原始旧貌,但仍保存建筑墙体、部分门扇与开窗,及入口处的车寄(门廊)形貌,可呈显昭和时代公会堂建筑之特色。
  • 公会堂为人民团体、学校、社团等举行各种活动与交流之场所,呈现出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同时也是见证台湾早期公民意识提升之场域。
  • 战后作为中山堂,曾用作当地联合授课空间,具有凝聚在地认同的价值以及见证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 具建筑之特色,已登录为台北市历史建筑。

历任校长

日治时期

民国时期

注 : 其中有数任代理校长未列出

荣获奖项

  • 台北听障奥运葡萄牙接待学校(2009年)
  • 友善学校
  • 本土语言教学绩优学校
  • 优质学校

杰出校友

校歌歌词

  • 士林风光真美丽,屯山苍苍 淡河泱泱,
    我们学校在美丽的环境,
    老师勤教训,同学好用功,
    士林国民小学,士林国民小学

  • 士林历史真悠久,文化发达 人才辈出,
    我们学校是历史的摇篮,
    老师勤教训,同学好用功,
    士林国民小学,士林国民小学

外部连结

视频

台北市士林区士林国小校歌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