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仙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南水仙宫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
---|
基本资料 |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旧称 水仙宫 公告日期 1985-11-27 登录类别 寺庙 地理位置 台南市中西区神农街1号 建成年代 大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
台南水仙宫是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也是昔日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位于台南市中西区,庙内主祀水仙尊王,即“一帝两王二大夫”的大禹、寒奡、项羽、伍子胥和屈原。该庙所在之地过去是台湾府城五条港之一的南势港,是三郊的总部所在地,该庙亦由当地商人合资兴建。[1]
历史背景
- 该庙的前身最初是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时由该地商人集资创建供奉水仙王之庙,当时只是间茅顶竹柱篾壁的质朴庙宇。到了康熙四十年(1701年),才改建为砖壁瓦顶。而四年后,台湾县知县王仕俊将一间大店与四间小店的租金做为该庙香火来源。后来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原任台湾水师左营游击的卓尔坛号召泉漳商旅集资重建,并聘请潮州工匠前来主持建筑工作,耗费四年方完工。完工后,台湾府知府王珍捐献了“著灵鳌柱”匾给该庙。
- 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台厦商旅陈逢春等人重修庙宇,并填平庙前的南势港道以为庙埕,又购置店铺以供香火、立碑于庙前埕觉津寺、建造后殿及献“万水朝宗”匾。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北郊商人苏万利等人集资修庙,为郊商参与庙宇维修之始。次年,由于水仙宫庙前小港淤塞,被附近居民侵占,于是当时的台湾府知府蒋允焄下令拆除违建并增广庙埕,事后立“水仙宫清界勒石记”石碑在庙中三川门内。之后在嘉庆元年(1796年),三郊大修水仙宫,并改庙北十三间店铺为“三益堂”,为总理三郊事务之办公室;同年原奉祀在后殿的福德正神移到佛头港景福祠合祀。之后道光十三年(1833年)、光绪三年(1877年)时,亦有整修。
- 进入日治时期后,由于三郊资助过刘永福抗日,以及与中国大陆内地间的贸易之中断,导致三郊商号不是被查抄就是倒闭,连带影响到为三郊所管理的水仙宫。日本大正五年(1916年)时曾进行整修,但在昭和十六年(1941年)时,台南州知事一番濑佳雄(一番ヶ瀨佳雄)宣布解散原三郊与洋行买办合组的“台南三郊组合”,并入“台南商工会议所”,并拍卖包含水仙宫在内的三郊产业[注 1],不过水仙宫与大天后宫因为总督府官员宫本延人及其他官员介入而暂缓处理。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水仙宫被盟军轰炸,导致中、后殿毁损。后来在中后殿盖了防空洞[注 2],而水仙宫只剩下三川门殿。而原祀奉于正殿内的五尊水仙尊王镇殿金身,在水仙宫正殿拆除后,据传金身被移往同属三郊管理之大天后宫寄祀。[2]
- 民国四十三年(1954年),由郭炳辉发起在仅剩的三川门殿及部分中庭重建水仙宫,仅剩一进。之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又整修过,约三年后完工,并于七十九年(1990年)为此建醮。
- 民国一百零四年(2015年)重修,神像移奉至旁边水仙里活动中心。民国一百零七年(2018年)一月正式完工,由水仙宫管理委员会、石昭永建筑师事务所及庆洋营造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修复经费总计2,100万元(含监造及施工纪录),其中文化部补助6成(1,260万元),本市补助3成(630万元),庙方自筹1成(210万元)。
存留古物
- 今天的水仙宫只剩下一进,已不复当初为七寺八庙之一时的恢弘模样,庙宇周围并成为了市场。
- 不过庙内仍留有了一些古物,如蒋允焄所立“水仙宫清界勒石记”石碑和日本大正六年时的“重修水仙宫碑记”。
- 由于庙中有供奉大禹的关系,所以庙门上没有门神,而以门钉装饰。
其他事件
- 台南俗谚“上帝庙坅墘,水仙宫檐前”,指上帝庙(台南北极殿)因位于鹫岭之上,其庙埁比水仙宫的屋檐还高。
- 过去在水仙宫前立有两根旗杆,用来指挥三郊与五条港区自组的义民团抵御外敌。
- 然而据说右边的旗杆冲到了对面药王庙的药王大帝,以致神像的眼睛受伤未愈。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
注释
参考资料
- 王浩一. 在庙口说书. 台北市: 心灵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ISBN 978-986-6782-47-3.
- 傅朝卿. 台南市古迹与历史建筑总览.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957-30880-4-5.
- 许水木. 水仙宫沿革简介. 台南市: 水仙宫管理委员会. 2004年11月. ISBN 986-807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