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府城小北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府城小北门
图片来自一步就出走(下港人文化工作室)

台湾府城小北门别称镇北门(即现今台南市),创建于清雍正3年(西元1725年)。小北门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兴建瓮城,所在地于现今台南市公园北路西门路三段路口处交会,民德国中附近,目前只剩部分残迹。

小北门与大北门均为台湾府城通往诸罗(现今台湾嘉义市)要道,小北门多为一般百姓使用,大北门则为政府官员使用。

历史构造

台湾府城小北门创建于清雍正3年(西元1725年),建造木栅城所建七座城门之一。

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将七座木栅城门改建为砖石城门,并加筑城楼。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加建大南门小南门小东门大北门小北门[1] 等五座城门的瓮城,并依其城门的方位命名,因此小北门又称<镇北门>;同时自小西门起绕大西门至小北门止,扩建外城,加开奠坤门兑悦门拱干门三座城门,加强台湾府城西缘滨海防务。

小北门在日治时期已拆除,无法确定年份。目前在台南市西门路4段16巷39弄80号南侧,可看到一段高1公尺,宽2公尺的残垣,这是小北门东南城垣一部份。

镇北门门额于民国69年(西元1980年)台南成功大学出土,仅存落款年代与<镇>字,而<北>字隐约可办,目前放置在台南成功大学历史文物馆前。


参考文献

  1. 兑悦门(国定),台南市中西区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