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臺灣水韭
學名 : (Isoetes taiwanensis DeVol)
屬性 :
科別 : 水韭科(Isoetaceae)水韭屬(Isoetes)
原產 : 臺灣的特有種。
分佈 : 只產於臺灣七星山的夢幻湖中,為臺灣稀有及將滅絕之植物。
植物特徵
葉: 葉子翠綠細長,以螺旋排列方式叢生在球莖頂上,很像單子葉稙物的韭菜,又長在水中,故被命名為〔水韭〕。其每片葉子基部扁平膨大如湯匙狀,內側著生一個橢圓型的孢子囊。
莖: 根莖粗短,球莖狀,作3-4瓣裂。根多數,白色,纖弱而易斷。
花:
果: 孢子囊著生於蕨葉基部內側的葉舌下方,並為一薄膜所被覆,成熟後為灰褐色至灰黑色。孢子白色至黃白色,於水中萌發;臺灣水韭的孢子分有大孢子與小孢子,大孢子為四面體,外表具有疣狀突起的花紋;小孢子為二面體形,具有尖刺狀突起。
生理方面:臺灣水韭具有景天酸代謝機制,可在黑暗中固定二氧化碳,以蘋果酸形式儲藏起來,白天再轉化為二氧化碳,更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 [1]
生活適用
綠化植物:常被做水生綠化植物用。
種植方法
固著力與鑽穿性強,能深入水澤濕泥。對水質要求不高,但不耐高溫,建議22℃以下培植。 [2]
臺灣水韭的繁殖
1臺灣水韭復育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初期對於夢幻湖的維護方式,是針對湖區進行清理淤泥,並且在湖濱地區大肆整地與種植外來賞花類植物,如日本杜鵑﹑巴西野牡丹等,結果非但讓臺灣水韭的生長區間大大縮減,更提供了外來物種方便入侵湖區的契機。雖然後期在管理作業上有了極大的改善,臺灣水韭生態環境遭受的破壞卻已經不可回復了。近幾年來,雖然有保育團體為臺灣水韭奔走不遺餘力,也看似成效卓越;不過,諸如「強勢移除狹葉泥炭蘚以清出臺灣水韭的生長空間」的做法,就自然生態的管理與經營而言,還是難免有所爭議。
可喜的是,透過許多學術研究的成果,在諸多教學與研究單位的實驗室與溫室中,對於小規模的人工種植臺灣水韭都已經有相當高的成活率;大量繁殖實生苗的案例雖然有,卻都是利用夢幻湖的淤泥進行的,即是應用人為管理措施,促使保留在夢幻湖淤泥中的臺灣水韭孢子得以萌發,並進行人工育苗的作業以得到成熟植株。
本館在臺灣水韭的復育上,也是默默耕耘著。鑑於臺中市區的氣候暑熱,對於臺灣水韭似乎極為不適;然而,在多年的種植實務探索之後,還是克服了酷暑的考驗,臺灣水韭可以生意盎然地代代延續新生命。
2認識臺灣水韭
臺灣水韭為多年生沉水至短暫濕地生的蕨類植物,在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上隸屬於水韭目(Isoetales)、水韭科(Isoetaceae);外觀一如公園綠地裡的草地植被,或是如同出生的韭菜嬰一般,於是有「水韭」的稱呼。所以,到夢幻湖拜訪臺灣水韭,如果是站在湖濱遙望,是無法窺得混在一群植被中之臺灣水韭的真面目,而必須作近距離的接觸,才有可能尋得真正的臺灣水韭。
臺灣水韭的蕨葉是以螺旋排列方式叢生於球莖狀根莖上,葉身長線形,長度10~30公分之間,為翠綠色且可以清楚地看出內部的隔板構造;葉子的基部呈狹長三角形,邊緣具有白色透明狀的薄膜,內側具有一片葉舌註。植物體的地下部具有粗短的球莖狀根莖,外圍因為被大量的蕨葉所包覆而致形態不明顯;根莖作2~4瓣裂狀,質地脆弱且容易因為外力如挖掘等而被分裂、剝落,如果剝落的裂瓣帶有健康的根系與芽體,仍可以進行無性的人工繁殖。根莖內具有形成層,可向外側產生薄壁細胞,向內側產生維管束組織;根莖底部的凹槽處則會不斷地長出新的根系(黃淑芳、楊國禎,1991)。根不分枝而作典型的雙叉分枝註,不具根毛,雖然脆弱而易斷,卻具有強勢的固著力與鑽穿性,能深入水澤的濕泥中;內部不具隔板構造,中央由一氣道貫穿,單一的維管束則偏生於氣道的一側。
孢子囊著生於蕨葉基部內側的葉舌下方,並為一薄膜所被覆,成熟後為灰褐色至灰黑色。孢子白色至黃白色,於水中萌發;臺灣水韭的孢子分有大孢子與小孢子,大孢子為四面體,外表具有疣狀突起的花紋;小孢子為二面體形,具有尖刺狀突起。大孢子萌發會產生雌配子體,內有藏卵器;小孢子萌發則產生雄配子體,成熟後會將內部的精子釋出;精子會循著藏卵器釋出的化學物質引導,游泳至藏卵器並進入與藏卵器中的卵子結合為受精卵,就是胚;胚萌發就會發育成一株新的臺灣水韭了。
3栽培與管理
為因應環保的概念與經濟效益,栽培介質當然不能前往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夢幻湖直接挖取;因此,必須是就市面上常見的栽培介質做選擇。經過分析與比較之後,選取了市場上頗為易得的,以泥碳土為主要原料的綜合泥炭培養土做為栽培用土。不過,由於綜合泥炭培養土的質地過輕,遇水容易浮起,且在澆灌作業上容易被沖刷﹑流失;於是,在綜合泥炭培養土的上方,就必須再覆蓋一層質地重的土壤以為鎮壓。覆蓋土壤的選用可以很多樣,諸如河砂﹑田土等等都可以取用;不過,仍是以市售所謂的「陽明山土」效果為佳。
栽培容器的選擇,只要是質地輕且方便搬移的不漏水箱槽都可以。栽培步驟方面,首先於栽培用的塑膠箱槽,填入綜合泥炭培養土為底土,壓實﹑整平後厚度約5公分,再覆蓋質地重的「陽明山土」約2公分厚。將填土作業完成的栽培箱槽注滿水;注水的水柱不可過大且不可直接沖擊培養土,以避免擾動栽培土壤的層面。接著便是選取健壯的臺灣水韭植株作為親種,並直接將這些臺灣水韭逐一植入注滿水的栽培箱槽中。每一栽培箱槽中可以植入數棵的臺灣水韭,端視箱槽大小而定,原則是各株至少保持10公分的間距。
就實際的栽培結果,臺灣水韭初始的生長情形遲緩,約莫兩個星期以後,就表現出對於臺中市氣候的適應性,蕨葉增生的情形明顯地好轉;不論是放置在全日照註的露臺,或是半日照註的角落,臺灣水韭都可以健康生長,而且不須繁複的栽培與管理作業。因此,完全打破「使用夢幻湖的土壤來培養臺灣水韭」的迷思。
4絲狀藻干擾
在經過長期的栽培觀察,也大致有了管理的模式,就是在春、夏季的臺灣水韭營養生長旺盛期,供水必須充足,並得讓植株處於完全沉水的條件下以利增長;在這個時期,由於水體長期曝曬在日照下,水溫於早上10:00至午後3:00間經常高達30℃以上,因此,得經常澆灌以降低栽培箱槽的水溫;此外,淡水絲狀藻的產生也會干擾臺灣水韭的增長,因此,人工除藻的作業也是此時期的重要管理工作。夏末以後,臺灣水韭的營養生長會明顯遲滯,特別是入秋以後,老熟的蕨葉往往會大量脫落,更經常會在水面上看到多數的蕨葉漂浮,其實,這正是臺灣水韭大量釋出孢子的時間與情況;由於這段時間的光照強度已不若盛夏,絲狀藻的增生情形也明顯趨緩,除藻作業相對輕鬆許多。
臺灣水韭孢子囊的生成,約莫是每年的3月至11月間。要讓臺灣水韭順利地繁殖新的植株,就得掌握臺灣水韭帶著成熟孢子囊的蕨葉開始大量斷裂﹑漂浮在水面上的時機,臺中市約莫10月以後就會發生了。當水面上有著多數的蕨葉漂浮,可以先檢視這些蕨葉的基部是否多數都有孢子囊,確認後,便會進行斷水處理,直至原本的臺灣水韭的蕨葉露出水面1/2長度;此時,殘留水中的淡水絲狀藻體多數是覆蓋在底土的上方,同時也提供了臺灣水韭孢子著床的另一種介質。
爾後,逐一將原有的臺灣水韭移植新的栽培箱槽中,重新進行另一輪的繁殖作業。而種過臺灣水韭的土壤還會不時長出新的苗株。
5繁殖
移除了原有臺灣水韭的栽培箱槽,必須維持斷水的處理,並將之置於全日照環境下管理至土壤約略地裸露,如果直接將水倒出,或許也同時流失多數的臺灣水韭孢子,在此不作建議。在土壤裸露的期間,除了保持栽培箱槽中的土壤濕潤(最多維持著略為淹水的狀態),也要不定時將箱槽中的雜草拔除,以免妨礙臺灣水韭苗株的發育。關於保持栽培箱槽中的土壤濕潤,是很重要的管理措施,因為,臺灣水韭孢子發育的過程中,水份是決定其存活率相當重要的因子,因此,絕對不能讓土壤有乾至龜裂的情事。約莫一個月的時間,這些栽培箱槽土壤表層便會出現多數的臺灣水韭小苗了。
初生的臺灣水韭小苗十分纖細,多數尚未能有效地固著於土壤中,特別是那些著床於淡水藻體上者;因此,管理作業就得相當謹慎,供水務必「輕」,以免將難得的臺灣水韭實生小苗沖刷殆盡了。
實生苗保持在原本的栽培箱槽中栽培管理,箱槽中的水位隨著苗株的長成而調高即可;當苗株的蕨葉長度至少長達3公分之際,便可以將栽培箱槽注滿水了。實生苗株的移植作業,不建議過早;實務的栽培中,實生苗的移植通常都在養成苗株至少三個月以後,並且採行逐一選取植株健壯者優先移植;移植的苗株蕨葉長度至少要5公分,蕨葉的數量則是越多越好,蕨葉數量多代表苗株根系越茂盛。苗株移植,一般是一3吋塑膠苗盆植入一株,栽培介質一如前述者即可。
[3]
附加說明
林春吉 台灣水生與濕地植物生態大圖鑑(上) 台灣水韭 p046 大樹文化
中國植物誌 第 6(3) 卷 223 頁 PDF 台灣水韭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水蕨 92年10月54頁
視頻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