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头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头鲨 |
---|
学名 Cephaloscyllium formosanum 命名者 Teng, 1962 英文名 Taiwan swellshark 别名 沙条 观赏鱼/食用鱼 否/否 最大体长 65.5 cm |
分类 |
纲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目 真鲨 Carcharhiniformess 科 猫鲨 Scyliorhinidae 属 头鲨 Cephaloscyllium |
台湾头鲨,体延长呈圆柱状,体后方侧扁。眼退化为皮肤所覆盖。无上下颌。口腔外缘具四对须;口腔外侧左右各有两列齿,其内列齿之2-3颗齿之基部愈合,齿列式10+3/3+10。
鳃孔每侧5个,彼此间距小,呈纵线排列,左侧最后一个大于其馀鳃孔。体侧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区分为鳃前区、鳃区、鳃肛区及肛后区等四区,本种鱼之鳃区不具黏液孔,故黏液孔数分别为26+0+(45-47)+(7-8),总数为78-81。无鳞。肛门位于体后端。无背、臀、胸及腹鳍,仅有尾鳍。
体色呈淡褐色。本种为1975年由沈世杰教授等发表于台湾的新鱼种。Paramyxine cheni为其同种异名。[1]
栖地环境及深度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栖息深度 - 340公尺
栖息于近海泥沙底。活动力较弱,主要以死鱼或其它无脊椎动物的尸体为食。捕获时,全身会分泌许多黏液并卷成一团,藉以争扎以利脱困。[2]
分布
台湾。
繁殖
无资料
保育
数据缺乏(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