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船归(李焕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船归》中国当代作家李焕才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船归

南风来了,村边的竹尾摇得欢,村头的酸梅树热闹地抖动着枝叶。

南风从海上一路跑过来。已经来到我们村了,它在海上一定闹得很凶,渔船要归来了。

一个日头很大的中午,南风催促海浪,海浪欢腾奔涌,村里的渔船屁颠屁颠从海上赶回来。村前的海水顿时沸腾,溅起一片片浪花。一阵纷乱之后,渔船各就各位挨挨挤挤停在码头边。

热闹很快便漫上码头来。码头上都是人。渔船没出海时,村里人早见晚见,你瞧我,我瞧你,瞧惯了,目光也就疲软了。两个多月的海天相隔,人都活在思念中,突然又见面了,个个都鲜活起来,瞧着就觉亲切。那些女人和孩子把亲切变成热切,挤在码头边,踮着脚跟朝船上看。码头上的热闹,只热闹在目光上,总少了些许质感。不一会,热闹便从码头汹涌回去,缤纷在渔船上。其实,渔工们才是热闹之源。渔船在海上,渔工们的心里时时揣着那个遥远的家。回家之前,渔船总要靠一回港,渔工们在港口的镇子上买大米、谷子、番薯干,买女人的用品以及花布、头巾什么的,买孩子们的衣服玩具零食。要回来了,渔船最后一趟出海打到的鱼都带回来,让家里的人尝个鲜,当然还带回许多咸鱼和鱼干。渔船的踏板突然架上码头来。女人的心马上飘荡起来,挑着箩筐踩着踏板踩上船去,喜滋滋把一个热乎乎的笑脸送给渔工们,把一串串笑声洒在船上,又挑起一担担幸福和快乐。孩子们当然不甘寂寞,三步两步便跳上船来,迫不及待地钻进船舱,搜出自己的新衣服、玩具和零食,然后在甲板上笑着,蹦着,闹着,把热闹的气氛燃烧得蓬蓬勃勃。

很快,码头上的热闹便随着走进村里来的渔工们的脚步声向四面八方扩散,整个村子顿时都荡漾着快乐。

傍晚的时候,热闹和幸福便形成一个个小漩涡,漩涡中心分散在各家各户。聪明的女人都懂得煮一锅海鲜,再炒两碟小菜放在饭桌上,叫孩子打酒去,欢欢地搁一碗酒在男人的面前。全家人的脸上都抹着怡悦的颜色,热闹地围着饭桌坐。在碗筷的晃动中,一边夸海鲜好吃,一边说海上的事,说家里的事,又说孩子的事,轻轻的话语和淡淡的笑声弥漫着温馨,流淌在人的耳边,也流进人的心里。女人的心细,目光不时在男人的脸上和酒碗上来回溜达。男人不吃点酒,就少了许多神气,可是吃醉了,一伸腿就睡成头死猪,一夜的呼噜声烦死人。

这一夜,渔村里出奇地安静。人都安静在缱绻中,连那些猪、鸡、狗也懂事地安睡着。

渔船回来第一个夜晚,渔村都趁机睡个懒觉。日头出来好久了,渔村还在酣睡。日头的影子在各家各户的门前来回徜徉,忍不住了,从窗户溜了进去。女人们也就醒来了,幸福地打开大门,把关在屋里的快乐释放出来。这个时候的女人个个漂亮,她们开始在村巷里走,提鲜鱼或者鱼干去送人。渔村里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渔工出海。大家在一个村,这家吃香,不能让那家吃臭,全村人的日子都过得暖,才祥和美好。爱热闹的林二婶今天很尴尬,以往都是她满巷子扔下嘎嘎嘎的笑声,提着鲜鱼、咸鱼、鱼干去送人,这回却是人家笑盈盈地提着鱼撞进她的家来。她丈夫的渔船在修理,这个渔汛季节没有出海。吴三嫂却很忙碌。她的丈夫是个修船师傅,没出海去。她在村边开垦几块地,种瓜、种菜,种番薯芋头,种花生黄豆。渔船回来时,她家里就大箩小筐摆着她的农产品,有人笑盈盈提鲜鱼、咸鱼、鱼干进来,她就喜滋滋抱一个大南瓜或者捡一篮芋头回送人家。一来二去家里的东西都回送光了,还有人要登门来。没办法,她只好把大门关上,谁来敲门也不开。

中午的时候,渔村最安逸。渔工们把快活释放后,身上很轻松,就穿上崭新的白背心或者白色文化衫,走到村头来,清清爽爽地坐在酸梅树下。炽热的阳光泻落在酸梅树上。酸梅树欣快地摇晃枝叶,把阳光揺散,摇落下来的都是凉爽。渔工们风中浪里过来,胆大心粗,心里藏不住快乐,把快乐揣到村头来,说说笑笑中,将快乐都撒在酸梅树下,洒得满地都是。女人们脸皮薄,自己的快乐都藏着掖着,实在藏不住了,就三三两两站在村边巷角交头接耳,一阵神秘的嘀咕,或者活泼地一笑,快乐就泛滥在她们的脸上。 [1]

作者简介

李焕才,男,主要从事散文小说创作,有散文集《海岸的年轮》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