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思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思奇(1910年-1966年3月22日),原名李生萱,蒙古族,雲南騰衝人。是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被親切地稱為“人民的哲學家”。[1]他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寫得一手好詩。

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哲学家“艾思奇”的名字是从英文“SH”(其英文转写Sheng Hsuen)得到灵感,并成为自己的笔名。又一說艾思奇是「愛(馬克)思(伊里)奇(列寧)」的縮寫。

祖先為成吉思汗麾下駐守騰衝的將領。

据李氏家谱记载,其先祖名叫里黑斯波。据王丹一(艾思奇妻子)介绍,里黑斯波是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时的一名将领,奉命驻守腾冲安寨,到艾思奇这辈已是第18代后裔。

畢生捍衛唯物主義

艾思奇一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宣傳、研究。

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闡釋,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與自然科學的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文藝的結合、馬克思主義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

且作了一個重大貢獻: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

生平

1925年,艾思奇考入雲南省立一中,讀書期間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並與聶耳結為好友。後隨父母離開騰衝隨定居昆明,早年留學日本,九一八事變後回國。

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赴延安,先後在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延安馬列學院等機關單位任教。

1944年7月,與王丹一結婚。

1959年,曆任中央高級黨校副校長、哲學研究室主任,中國哲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長期從事馬列主義哲學的宣傳教育工作。

1966年3月,心臟病發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中國理論領域的忠誠戰士

艾思奇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宣傳和教育工作,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和大眾化。被認為是毛澤東的御用哲學家。

毛澤東評價他為「中國的理論領域的忠誠戰士」[2]

「艾思奇思想」的研究

艾思奇去世後,王丹一幫忙從事「艾思奇思想」的研究。

五十年內相繼主持出版了《艾思奇文集》兩卷本、560萬字的《艾思奇全書》八卷本等一系列著作。

2016年7月19日,王丹一去世。告別儀式給予高規格:李鵬、朱鎔基、溫家寶三任前總理、在任七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等,均贈送了花圈。

艾思奇紀念館

艾思奇故居位於和順鄉水碓村,為磚石楸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樓通欄,雕花格扇,西式小陽台,顯得古樸典雅。館內展覽了艾思奇的很多圖片和手稿。

「艾思奇紀念館」是騰衝有名的一個景點,在大門頭懸有“艾思奇紀念館”匾額,在西樓和廳樓上陳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3]

著作

《大眾哲學》

《辨證唯物主義綱要》

《哲學與生活》

《實踐與理論》

曾參與主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等。

故居

艾思奇故居位於雲南省騰衝縣和順鄉水碓村,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