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艾明之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简历
1946年夏天返回睽别五年、日思夜梦的上海,同时,他随身带回已在重庆杀青的长篇小说《雾城秋》。这是一部以抗战胜利后的重庆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抗日战争结束后,统治者的丑恶嘴脸。《雾城秋》列入“新群文艺”丛书,由[[以群]]主持的新群出版社于1947年3月初版。
1947年,他从几年来写作的短篇小说中精选九篇,请田汉题写了书名《饥饿的时候》, [[ 丁聪 ]] [[ 朱金 ]] 两位著名画家配上九幅精美插图,由上海耕耘出版社初版印行。自四川返沪,艾明之分别出版了长、中、短三部小说集,奠定了他小说家的地位。
1948年,由于上海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经过慎重考虑,中共组织安排艾明之于1948年春离开上海,转入香港生活书店编辑部工作。同年夏他的女友周荫君从燕京大学刚毕业,就来香港和他结婚成家。
1949年,已成家的艾明之和已有身孕的夫人急于回到新生的祖国,急于参加新的工作,他们冒着可能在船上流产的危险,登上了运送香港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回北平的第一艘专轮。 [[ 周荫君 ]] 随艾明之,仅仅过了六个月又从香港回到了北平,而北平已然是天翻地覆换了人间。
1949年7月,在北平的生活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接着上海也解放了。艾明之辞去生活书店工作,回到自己熟悉的上海,为自己的城市写作寻求一个更丰富更扎实的新空间。不久,艾明之接到通知,让他去上海市政府重工业处报到,随后他被分配到上海第三钢铁厂任军管会军事助理员,一年后又继任副厂长。三年的工厂生活为他以后创作工人生活题材的小说、电影剧本提供了素材。在钢铁厂期间,他先后创作、发表或出版了建国后第一部长篇小说《不疲倦的斗争》、独幕剧《炉边风波》、三幕话剧《钢铁的力量》等。尤其是短篇小说集《竞赛》出版后,其中有三篇作品被日本《新の世界》等杂志翻译发表。以后又创作了建国后第二部长篇小说《浮沉》,并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创作了长篇系列“火焰三部曲”中的《火种》《燃烧吧,上海》。
8,1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