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明之」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維護清理)
行 1: 行 1:
 
[[File:艾明之.jpg|缩略图|艾明之[http://a0.att.hudong.com/17/59/01300542846491151313595972653_s.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so.com/view?src=360pic_strong&z=1&i=0&cmg=5be0401d238543e8b201c5c3e70f5e77&q=%E8%89%BE%E6%98%8E%E4%B9%8B%E5%9B%BE%E7%89%87&correct=%E8%89%BE%E6%98%8E%E4%B9%8B%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b2f9db3dd3af6d0851037a4935cc5c62&cmran=0&cmras=0&cn=0&gn=0&kn=0&offspring=7990ca54288be9e2b448391df42cc1ba&multiple=0&gsrc=1&currsn=60&jdx=81 原图地址]]]
 
[[File:艾明之.jpg|缩略图|艾明之[http://a0.att.hudong.com/17/59/01300542846491151313595972653_s.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so.com/view?src=360pic_strong&z=1&i=0&cmg=5be0401d238543e8b201c5c3e70f5e77&q=%E8%89%BE%E6%98%8E%E4%B9%8B%E5%9B%BE%E7%89%87&correct=%E8%89%BE%E6%98%8E%E4%B9%8B%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b2f9db3dd3af6d0851037a4935cc5c62&cmran=0&cmras=0&cn=0&gn=0&kn=0&offspring=7990ca54288be9e2b448391df42cc1ba&multiple=0&gsrc=1&currsn=60&jdx=81 原图地址]]]
'''艾明之'''(1925 ~2017),男,原名黄志堃,广东英德人。著名作家、剧作家。[[中共党员]]。他创作的曾经轰动一时、被全国数十个剧团争相排演的话剧《幸福》,开辟了喜剧创作的新局面。著名电影《护士日记》则是他根据发表在《收获》上的长篇小说《浮沉》改编而成的重要作品。他历任上海第三钢铁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影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zxhy/member/57.shtml 中国作家协会网《艾明之》]</ref>
+
'''艾明之''' (1925 ~2017),男,原名黄志堃,广东英德人。著名作家、剧作家。[[中共党员]]。他创作的曾经轰动一时、被全国数十个剧团争相排演的话剧《幸福》,开辟了喜剧创作的新局面。著名电影《护士日记》则是他根据发表在《收获》上的长篇小说《浮沉》改编而成的重要作品。他历任上海第三钢铁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影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zxhy/member/57.shtml 中国作家协会网《艾明之》]</ref>
  
 
==人物简历==   
 
==人物简历==   

於 2019年9月28日 (六) 22:44 的修訂

艾明之(1925~2017),男,原名黃志堃,廣東英德人。著名作家、劇作家。中共黨員。他創作的曾經轟動一時、被全國數十個劇團爭相排演的話劇《幸福》,開闢了喜劇創作的新局面。著名電影《護士日記》則是他根據發表在《收穫》上的長篇小說《浮沉》改編而成的重要作品。他歷任上海第三鋼鐵廠副廠長、上海電影製片廠編劇、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影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1]

人物簡歷

磨難中的早慧艾明之本名黃志堃,1925年2月生於上海。少年時就利用工余時間,去圖書館學習,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藝作品。「一二八」日軍打進上海,炮火炸毀了他們全家的居所,小學未讀完,十二歲的艾明之就進了難民所。白天在旅店門口擦皮鞋,穿街走巷做報童,還到網球場上撿球,去餐館做勤雜工。

1938年終於考取了一所救濟會辦的中學。在校期間,開始了文學創作,他的幾個短篇小說都被一些報刊發表。

1940年肄業於上海協濟高中。

1941年,他的處女作《人生驛站》發表在陳蝶衣主編的《萬象》上。這年艾明之才十六歲。之後,又多次在《中美日報》等副刊上發表作品。

1942年春,日軍占領上海後艾明之到了重慶,在一所中學謀得一個教職。因課時不多,他重新萌生寫作的欲望。

1944年,在重慶任中學教員時,在由茅盾主編的進步刊物《文哨》發表了第一部中篇小說《上海二十四小時》,接着又陸續發表了《幼芽》等數部短篇小說。

抗戰結束後,艾明之回到上海,在生活書店編輯部工作,發表了長篇小說《霧城秋》和短篇小說集《飢餓的時候》。

1946年夏天返回睽別五年、日思夜夢的上海,同時,他隨身帶回已在重慶殺青的長篇小說《霧城秋》。這是一部以抗戰勝利後的重慶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抗日戰爭結束後,統治者的醜惡嘴臉。《霧城秋》列入「新群文藝」叢書,由以群主持的新群出版社於1947年3月初版。

1947年,他從幾年來寫作的短篇小說中精選九篇,請田漢題寫了書名《飢餓的時候》,丁聰、朱金兩位著名畫家配上九幅精美插圖,由上海耕耘出版社初版印行。自四川返滬,艾明之分別出版了長、中、短三部小說集,奠定了他小說家的地位。

1948年,由於上海白色恐怖越來越嚴重,經過慎重考慮,中共組織安排艾明之於1948年春離開上海,轉入香港生活書店編輯部工作。同年夏他的女友周蔭君從燕京大學剛畢業,就來香港和他結婚成家。

1949年,已成家的艾明之和已有身孕的夫人急於回到新生的祖國,急於參加新的工作,他們冒着可能在船上流產的危險,登上了運送香港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回北平的第一艘專輪。周蔭君隨艾明之,僅僅過了六個月又從香港回到了北平,而北平已然是天翻地覆換了人間。

1949年7月,在北平的生活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接着上海也解放了。艾明之辭去生活書店工作,回到自己熟悉的上海,為自己的城市寫作尋求一個更豐富更紮實的新空間。不久,艾明之接到通知,讓他去上海市政府重工業處報到,隨後他被分配到上海第三鋼鐵廠任軍管會軍事助理員,一年後又繼任副廠長。三年的工廠生活為他以後創作工人生活題材的小說、電影劇本提供了素材。在鋼鐵廠期間,他先後創作、發表或出版了建國後第一部長篇小說《不疲倦的鬥爭》、獨幕劇《爐邊風波》、三幕話劇《鋼鐵的力量》等。尤其是短篇小說集《競賽》出版後,其中有三篇作品被日本《新の世界》等雜誌翻譯發表。以後又創作了建國後第二部長篇小說《浮沉》,並改編成電影《護士日記》。創作了長篇系列「火焰三部曲」中的《火種》《燃燒吧,上海》。

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他出席了上海市第一屆文代會。

1952年,艾明之又到江南造船廠下生活一年多,之後調任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擔任編劇,第二年就創作了他的電影文學劇本處女作--《偉大的起點》,這是一部反映鋼鐵工人生活和工作的電影,三年的鋼鐵廠生活,大量的生活素材,使他得心應手,較好地塑造了勇於革新、刻苦學習的鋼鐵工人陸忠奎。

195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54年,電影文學劇本《偉大的起點》獲文化部電影局頒發的電影文學劇本獎。

在以後的幾年裡,他以平均每年寫成並拍攝一部影片的創作速度向前邁進,這其中有許多影片都受到國內以及國外觀眾的好評,如《幸福》、《護士日記》等。

六十年代初,艾明之醞釀並開始創作他的宏偉計劃:以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來描繪1918至1949年的中國工人運動。

1963年出版了《火焰三部曲》的第一部:《火種》。得到了文藝界和廣大讀者的好評,正當他準備繼續創作時,"文化大革命"開始,創作被迫中斷。

粉碎"四人幫"後,艾明之又開始了創作,先後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一刻千斤》、《月到中秋分外明》、《小金魚》、《海上生明月》等。這時,他的創作已不僅僅只限於工人題材,有反映失足青年問題的,有以音樂為主線的劇本,題材的多樣,風格的多樣,反映了創作者的高水平,也反映了創作者勇於探索的精神。

艾明之曾任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影協第一至三屆理事。

2017年6月24日晨8點45分, 因肺部惡性腫瘤擴散,在三位女兒的陪伴下安詳病逝,享年92歲。[2]

人物成就

1940年開始發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少年時代在上海當過學徒、報童,後考入免費中學,又因日軍入侵而輟學。1940年開始在上海發表短篇小說和散文。1944年夏抵重慶,發表了第一部中篇小說《上海二十四小時》,對淪陷區人民的苦難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此後又在《新華日報》,《文哨》等報刊上續有作品發表。抗戰勝利後返滬,任職於生活書店編輯部,出版了長篇小說《霧城秋》。1948年春轉香港生活書店工作。解放初期在上海一家鋼鐵廠擔任領導,多年的工廠生活,對他後來的創作思想與創作題材都有很大的影響。不久,他就創作了反映工人生活的長篇小說《不疲倦的鬥爭》和話劇《鋼鐵的力量》等作品。1952年調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任專業編劇,先後創作了《偉大的起點》,《護士日記》等近20部電影劇本和《浮沉》、《火種》等長篇小說。

曾任上海市第一、二、三、四、七屆政協委員,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和第五、六、七屆全委會名譽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影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

著有長篇小說《霧城秋》、《狼窟》、《不疲倦的鬥爭》、《浮沉》、《火種》、《燃燒吧,上海》、《「妻管嚴」外傳》。

中篇小說《上海二十四小時》、《不沉的湖》、《愛的同一》、《不僅僅是愛情》。

短篇小說集《飢餓的時候》、《競賽》、《汽車在叫喚》、《陽光下》。

話劇劇本《鋼鐵的力量》、《側影》、《幸福》。

電影文學劇本《偉大的起點》、《護士日記》、《幸福》、《巨浪》、《常青樹》、《黃浦江故事》、《青山戀》、《小金魚》、《海上生明月》及電視連續劇劇本等。

電影文學劇本《偉大的起點》獲1954年中央文化部劇本獎。[3]

獲全國電影文學學會的終身成就獎。[4]

著作書目

  • 《上海二十四小時》(中篇小說)1945,讀書
  • 《霧城秋》(長篇小說) 1947,新群
  • 《飢鋨的時候》 (短篇小說) 1947,耕耘
  • 《列寧》(傳記)1949,三聯
  • 《馬克思》(傳記)1949,三聯
  • 《狼窯》(長篇小說)1950,上海文化工作社
  • 《爐邊風波》(獨幕劇)1950,上海文化工作社
  • 《競賽》(短篇小說集)1951,華東人民
  • 《鋼鐵的力量》(話劇)1951,上海勞動出版社
  • 《不疲倦的鬥爭》(長篇小說)1953,人文
  • 《偉大的起點》(電影劇本)1954,北京藝術出版社
  • 《年輕的心》(短篇小說)1955,北京通俗文藝出版社
  • 《幸福》(話劇)1956,作家
  • 《汽車在叫喚》(短篇小說集)1956,作家
  • 《工人的兒子》(中篇小說)1956,上海少兒
  • 《浮沉》(長篇小說)1957,新文藝
  • 《護士日記》(電影劇本)1957,電影
  • 《幸福》(電影劇本)1958,電影
  • 《巨浪》(電影劇本)1958,電影
  • 《常青樹》(電影劇本)1959,電影
  • 《黃浦江故事》 (電影劇本) 1959,上海文藝
  • 《風流人物數今朝》 (電影劇本) 與費禮文合著,1960,上海文藝
  • 《陽光下》(短篇小說集)1963,上海文藝
  • 《火種》(火焰三部曲第1部,長篇小說) 1963,作家
  • 《小金魚》(電影劇本)1982,電影
  • 《海上生明月》(電影劇本)1983,電影
  • 《燃燒吧,上海》 (火焰三部曲第2部,長篇小說) 1988,上海文藝出版社 [5]
  • 孔夫子舊書網--艾明之部分書目
  • 艾明之圖片鏈接

相關視頻

  • 海上生明月 關牧村主演音樂故事片
  • 護士日記 革命時期的浪漫愛情

參考資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