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瑞莎·法兰克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瑞莎·法兰克林
原文名 ArethaFranklin
出生 1942年3月25日
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
逝世 2018年8月16日
国籍 美国
职业 歌手、音乐人
身高 165 cm(5英尺5英寸)

人物介绍

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1942年3月25日—2018年8月16日),出生于流行音乐圣城孟菲斯,美国流行音乐歌手,出版歌曲跨越灵魂与流行音乐,有着“灵魂歌后”或“灵魂乐第一夫人”(Lady Soul/The Queen Of Soul)的称号,1967年-1973年是她的演唱巅峰。 艾瑞莎是史上获得第二多格莱美奖的女艺人,一共19座,其中有11座来自“最佳节奏蓝调女歌手奖”(其中的8座更是连续8年获得)。除了格莱美奖之外,也是首位入选摇滚名人堂的女性歌手。2008年,《滚石》史上最伟大百位歌手位居榜首。至2021年9月,她光是入Billboard排行榜的单曲就超过70张。在华语地区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她演唱的《I say a little prayer》。 2018年8月16日,“灵魂歌后”艾瑞莎·弗兰克林去世,享年76岁。 1956:《Songs of Faith》 1961:《Aretha(with the Ray Bryant Combo)》 I Never Loved a Man the Way I Love You1962:《The Electrifying Aretha Franklin》 1962:《The Tender, The Moving, The Swinging Aretha Franklin》 1963:《Laughing on the Outside》 1964:《Unforgettable: A Tribute to Dinah Washington》 1964:《Runnin' Out of Fools》 1965:《Yeah!!!》 1966:《Soul Sister》 1967:《Take It Like You Give It》 1967:《I Never Loved a Man the Way I Love You》 1967:《Aretha Arrives》 1968:《Lady Soul》 1968:《Aretha Now》 1969:《Soul '69》 1970:《This Girl's in Love with You》 1970:《Spirit in the Dark》 1972:《Young, Gifted and Black》 1973:《Hey Now Hey(The Other Side of the Sky)》 1974:《Let Me in Your Life》 1974:《With Everything I Feel in Me》 1975:《You》 1976:《Sparkle》 1977:《Sweet Passion》 1978:《Almighty Fire》 1979:《La Diva》 1980:《Aretha》1981:《Love All the Hurt Away》 1982:《Jump to It》 1983:《Get It Right》 1985:《Who's Zoomin' Who?》 1986:《Aretha》 1989:《Through the Storm》 1991:《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weat》 1998:《A Rose Is Still a Rose》 2003:《So Damn Happy》 2008:《This Christmas, Aretha》 2011:《A Woman, Fallin' Out of Love》 2014:《Aretha Franklin Sings the Great Diva Classics》 1968:《Aretha in Paris》 1971:《Aretha Live at Fillmore West》 1972:《Amazing Grace》 1987:《One Lord, One Faith, One Baptism》 2005:《Don't Fight the Feeling: Live at Fillmore West》 2007:《Oh Me Oh My: Aretha Live in Philly, 1972》 1967:《Take a Look》 1967:《Aretha Franklin's Greatest Hits》 1969:《Aretha's Gold》 1969:《Soft and Beautiful》 1970:《Sweet Bitter Love》 1971:《Aretha's Greatest Hits》 1972:《In the Beginning: The World of Aretha Franklin 1960-1967》 1973:《The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1976:《Aretha After Hours》 1976:《Ten Years of Gold》 1980:《Aretha Sings the Blues》 1981:《The Legendary Queen of Soul》 1984:《Aretha's Jazz》 1984:《The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1985:《30 Greatest Hits》 1986:《The First Lady of Soul》 1992:《Jazz to Soul》 1992:《Queen of Soul: The Atlantic Recordings》 1993:《Chain of Fools》 1994:《Greatest Hits: 1980–1994》 1994:《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Vol. 1: The 60's》 1994:《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Vol. 2: The 70's》 1994:《Queen of Soul: 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1996:《Sings Standards》 1997:《The Early Years》 1997:《A Natural Woman & Other Hits》 1997:《Respect & Other Hits》 1998:《The Delta Meets Detroit: Aretha's Blues》 1998:《Spanish Harlem》 1998:《Think & Other Hits》 1998:《Greatest Hits》 1998:《This Is Jazz, Vol. 34》 2001:《Love Songs》 2001:《Aretha's Best》 2002:《Respect: 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2002:《Queen in Waiting: The Columbia Years 1960-1965》 2003:《Platinum & Gold Collection》 2007:《Rare & Unreleased Recordings from the Golden Reign》 2007:《Jewels in the Crown: All-Star Duets with the Queen》 2009:《A Deeper Love: The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2009:《Sunday Morning Classics》 2010:《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2011:《Great American Songbook》 2011:《More Gospel Greats》 2011:《Take a Look: Aretha Franklin Complete on Columbia》 2012:《Knew You Were Waiting: The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1980-1998》 1967 《I Never Loved a Man (The Way I Love You)》 1967 《Respect》 1967 《Baby I Love You》 1967 《(You Make Me Feel Like) A Natural Woman》 1967《Chain of Fools》 1968 《(Sweet Sweet Baby) Since You've Been Gone》 1968 《Think》 1968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1968 《I Say a Little Prayer》 艾瑞莎·弗兰克林1971《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 "Brand New Me》 1971 《Spanish Harlem》 1971 《Rock Steady》 1972 《Day Dreaming》 1973 《Until You Come Back to Me (That's What I'm Gonna Do)》 1985 《Freeway of Love》 1985《Who's Zoomin' Who》 1987《I Knew You Were Waiting (For Me)》 (with George Michael) 19 2014《Rolling in the Deep (The Aretha Version)》 参考资料来源 1967年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是灵魂乐的巨人,同时也是美国流行音乐界的巨星。与其他的歌手相比,她将灵乐那种虔诚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 60年代末她那些令人震惊的大作,例如《Respect》、《I Never Loved a Man》、《Baby I Love You》、 《I Say a Little Prayer》、《Think》、《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Chain Of Fools》、《Share Your Love With Me》、《Spanish Harlem》、《Until You Come Back To Me》为她赢得了“灵魂乐女王”的称号,而她也确实当之无愧。以烈焰般燃烧的灵乐潜质,飘逸,热情,以及R&B风格的伴奏,艾瑞莎那富有魔力的嗓音征服了无数听众。 几十年的演唱生涯中艾瑞莎获奖无数,其中包括21座格莱美奖,似乎尤其节奏蓝调的奖项就是专为她设置,另外终生成就奖、第一位女性艺人进入摇滚名人堂!她演唱了七十多首流行单曲与近百首节奏蓝调单曲,除号称“灵魂乐第一夫人”外,“灵魂歌后”(Queen Of Soul)的尊称更确切说明了艾瑞莎·弗兰克林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地位。 艾瑞莎·弗兰克林,1942年3月25日出生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2岁时举家迁往底特律。由于父亲是牧师,教堂在艾瑞莎的成长环境占有重要地位,童年时候就参加唱诗班并弹奏钢琴,10岁时已担任独唱随父亲在美国各地表演,14岁之前在芝加哥名厂Chess旗下灌有一些宗教性录音。 早年照片由于在宗教界小有名气,1960年,Columbia唱片公司经理也是制作人John Hammond看上了18岁的艾瑞莎过人的音乐天赋将之签至旗下,但由于无法定位,艾瑞莎在Columbia的6年间录制不下12张唱片,或爵士或音乐剧歌曲或甜美的流行歌曲,却始终无法大红大紫,她的音乐事业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1966年底另一制作人Jerry Wexler说服艾瑞莎与Atlantic唱片公司签约,在他细心呵护下,艾瑞莎的命运从此改观。Wexler造就她的秘诀在于邀集好歌让艾瑞莎充分发挥其音域宽广具爆发力的歌唱天赋,再佐以简单的节奏蓝调编排凸显她教堂式的钢琴弹奏,以期不让繁复的伴奏掩盖了拥有金嗓子的艾瑞莎。此法果然奏效,1967 年Atlantic旗下推出的首支单曲《I Never Loved A Man》一举进入美国流行榜前10名,并拿下节奏蓝调榜的冠军,此后开始了艾瑞莎灿烂的演唱生涯。 1967年,由另一位灵魂歌手奥蒂斯·雷丁所作的第二首单曲《Respect》更使艾瑞莎声名大噪,这首歌推出后不久即成黑人世界的国歌之一,当时正是黑白种族问题白热化的六零年代末,《Respect》的出现就像是为黑人人权运动代言一般。由于艾瑞莎的成功,《Respect》也成为女性自觉运动的代表作,因此艾瑞莎·弗兰克林最新这张两张一套精选辑便以此为标题《Respect - 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1967—1973是艾瑞莎·弗兰克林巅峰时期,以灵魂、福音式曲风以及女性自觉的歌曲内容掳获广大歌迷的心,畅销曲一首接首,这时人们便以1968年一张专辑的名称《Aretha: Lady Soul》称呼她为“灵魂乐第一夫人”。精选辑中的第一片记录了她七O年代的多首畅销曲,例如《Chain Of Fools》、《Share Your Love With Me》、《Spanish Harlem》、《Until You Come Back To Me》等都是节奏蓝调榜的冠军曲。 七十年代中晚期,流行榜上迪斯科的发展使艾瑞莎的锋芒稍减,然而在节奏蓝调排行上依旧耀眼,不过1980 年她离开了Atlantic转与Arista唱片公司签约。精选辑中的第二片收录的多是她八十年代后的歌曲:和舞韵合唱团合唱的《Sisters Are Doing It For Themselves》、英国流行天王乔治·迈克尔对唱的 《I Knew You Were Waiting》(同为英美两地的流行冠军曲),还有《Freeway Of Love》、《Who's Zooming Who》都是其音乐事业第二次高峰(1985-1987)的代表作。 艾瑞莎·弗兰克林1968到1975年的8年间连续8次获得格莱美最佳R&B女歌手。 1981年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颗星。 1987年入选摇滚名人堂,成为第一位进入摇滚名人堂的女性艺人 1991年获得格莱美特别奖——格莱美当代传奇奖(Grammy Legend Award)。. 1994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Grammy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5年获得由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2008年1月,获得格莱美特别奖——音乐年度关怀人物(MusiCares Person of the Year)。 2008年2月,出席2008年度第50届格莱美并进行现场表演。 2008年,音乐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评选出了“史上最伟大的百名歌手”。艾瑞莎·弗兰克林名列榜首,歌王雷·查尔斯第二,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第三。 2009年1月,她还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演唱《My Country 'Tis of Thee》。 2010年11月,艾瑞莎·弗兰克林宣布由于自己身体有恙,根据医嘱取消直到2011年5月的所有演唱会和个人露面计划。 2011年5月3日,发行专辑《A Woman Falling Out of Love》。 2014年签约RCA Records,发行个人第38张录音室大碟《Aretha Franklin Sings the Great Diva Classics》,由当代唱片教父Clive Davis协助制作。 2018年8月16日,艾瑞莎·弗兰克林去世,享年76岁。 音乐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评选出了“史上最伟大的百名歌手”。自然,不会有很多人去注意第100名和第99名是谁,所有人关注的都是“第一”。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他排在第三名;中国人最为熟知的“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他排在第五名。他们都没敌过一个黑皮肤的胖女人,那个女人名叫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是美国人心目中的“灵魂歌后”,她排名第一。 更无敌的是,美国杂志曝光了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平常喜欢的音乐,艾瑞莎·弗兰克林排名其中。有了总统粉丝,这个胖歌后更不会在乎自己的黑皮肤和胖身材了。 要理解为什么“灵魂歌后”坐上了头把交椅,你应该再了解一遍关于“灵魂乐”(Soul)的定义:《美国流行音乐通史》中是这样说的:“灵魂乐就是带有福音宗教热情的节奏布鲁斯(R&B)。”后面还有一句更感性的诠释:“灵魂乐是你要从心里说出来的某种东西……某种你想到的,在你心里的,你看到的和你感觉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不知是否《滚石》对灵魂乐情有独钟,因为在艾瑞莎·弗兰克林之后,排在第二位的依然是位灵魂歌手,就是那位雷·查尔斯,关于他的同名传记电影《灵魂歌王》获得了2005年的奥斯卡大奖。 1942年3月25日,艾瑞莎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孟斐斯———她是猫王的老乡。艾瑞莎的父亲是传教士,而灵魂乐的发源之一就是教堂的黑人福音歌曲,所以艾瑞莎从小就受到教堂传统的影响,12岁时还在唱诗班中被选为领唱。 上世纪60年代,艾瑞莎怀着成名的梦想,签约著名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然而公司却没有好好发掘她,1966年艾瑞莎改投大西洋唱片公司———正是这家公司造就了一代巨星级灵魂歌手,包括雷·查尔斯和詹姆斯·布朗。1967年1月,她在纽约录制的《I Never Loved A Man(The Way I Loved You)》,向世人公告了她的解放。 美国音乐制作人Jerry Wexler说:“作为一个制作人,我的工作就是指导歌手们如何表达,但在和艾瑞莎共事的时候,我却没有任何东西要说。因为她的感觉永远不会出错。她所散发出来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是那样自然,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没有丝毫的装饰,却光芒万丈。如果你错过了她的歌声,你就错过了上帝的接引。” 虽然艾瑞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40年,再看那些统计数字,依然令人惊叹不已:仅从1967年早期到1968年晚期的18个月中,艾瑞莎的歌曲冲入排行榜前十名10次之多,这强劲的势头在这之后的5年里仍保持上升趋势。三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艾瑞莎获奖无数,其中包括21座格莱美。尤其是节奏蓝调的项目,简直就是专为她所设一样!另外,她也是第一位进入摇滚名人堂的女歌手。 从1967年以专辑《Respect》荣获当年的格莱美最佳唱片奖,到1988年再次以“One Lord, One Faith, One Baptism”夺得最佳灵歌福音女歌手的奖座,在21年的辉煌音乐生涯里,艾瑞莎的歌曲几乎都体现了一个坚强自信的女性观点,特色鲜明。 她自己的“发福”过程也戏剧地体现了这种精神———从一个苗条的年轻女人到重达100公斤的身躯,艾瑞莎坦然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为了保持别人希望看到的身材,经受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可是,我从来就不想变成像模特一样的女人,我只是用心与灵魂唱歌的艾瑞莎。 对于年轻一辈的歌迷们而言,提起歌坛比较资深的天后,好象总不外乎麦当娜(Madonna)、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与席琳·迪翁(Celine Dion)等人。事实上,这几位天后站在艾瑞莎·弗兰克林面前的时候,只能算是后生小辈。进入歌坛已经超过四十个年头的艾瑞莎·弗兰克林,被尊为“灵魂音乐女王”,她曾经获得总数多达十九座的格莱美奖,其中包括了终身成就奖,这个纪录到2012年还没有任何一位女性艺人可以超越。 她拥有二十首R&B冠军曲,她是第一个获选进入摇滚音乐名人殿堂的女性歌手,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黑人女性。根据告示牌的统计,她仍然是排行纪录最突出的十大艺人之一,在女性的歌手中,只有麦当娜的排名超过她,其它所有天后都望尘莫及。她的生涯有过多次起起落落,本身也曾经犯下好些过错,但是在世人心目中,她仍然是永远的巨星,受到的推崇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