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洲不寂寞(左德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洲不寂寞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花洲不寂寞》中国当代作家左德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花洲不寂寞

曾经不止一次走进花洲书院,流连于书院粉墙黛瓦、曲水流觞、依红叠翠的秀美风景前。

但我真正想寻找的,不是优雅风景,而是九百多年前的那人、那事、那心境。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一个人与一个地方的邂逅,何尝不是一种冥冥中的注定?


邓州与范仲淹的邂逅,是范公人生的不幸,亦是邓州和南阳的大幸。诞生于邓州的《岳阳楼记》,以“先忧后乐”的精神和情怀,名垂千古,也成就了范仲淹伟岸的政治家形象和文学家美名。

和诸葛亮一样,范仲淹有苦难的童年,有发奋苦读的经历。但是,范仲淹生活在和诸葛亮不一样的时代,也注定有不一样的命运和际遇。早年的诸葛亮,在父母双亡之后有叔父的照顾;幼年的范仲淹,却只能随着母亲的改嫁,改姓朱,成年之后才恢复本性。

能受天磨真好汉。苦难的生活,磨练了范仲淹,也激发了他勤奋苦读的斗志。寄身醴泉寺,他划粥断齑,奋发读诗书,终于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科考中翻身,实现了命运的逆袭。

可是,范仲淹岂是自甘庸碌、尸位素餐之辈。他的理想和抱负,不允许自己守着官位熬资历,在平凡中度日。放不下君王,放不下社稷,放不下拳拳爱国心,“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让他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发生翻转和变动。

他的庆历新政,必是抱着和后来人王安石一样的报国初心,却因为动了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不幸夭折,自己也被贬出京城,到邓州做知州。到了邓州的范仲淹,并没有因为受到打击而消沉,初心依旧。过去“居庙堂之高”,他忧虑的是老百姓的疾苦。现在“处江湖之远”,他萦怀的是国家的命运。

做一方百姓的父母官,就要考虑地方的发展和长治久安。他兴农桑,修水利,除匪患,抚百姓,振工商,兴教育,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戴,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毕竟,宋仁宗还是一位明君,他需要范仲淹这样贤能的人,去为他治理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西夏人怕他,老百姓拥戴他,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他。和这些相比,个人的荣辱浮沉又算得了什么呢?某些程度上,范仲淹有苏轼的坚韧和旷达。可是,他显然是高于苏轼的,他没有寄情于山水,而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一心为国家和老百姓办实事。

我很难想见,这究竟是范仲淹固有的内在潜质,还是南阳、邓州这块土地对范仲淹的影响和浸润?毕竟,这块土地,养育商圣范蠡、五榖大夫百里奚、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自有它的神奇。

一个人,影响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也永远留下了一个人的烙印。

就从花洲书院谈起,我想,范仲淹建设书院,倡导教育,对邓州后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仅从文化和文学的角度看,我能想到的现当代人物有丁声树、姚雪垠、韩作黎、周大新、梁鸿等等。当然,还有很多活跃在现代文坛和网络文学上的现代新秀。

邓州的韩营村,有座明代的“三贤祠”,供奉的是韩愈、寇准、范仲淹。现在,邓州有三贤路、三贤小学、三贤高中。这些,足见邓州人对范仲淹素来的怀念和敬重。

范仲淹离任时,邓州的百姓依依不舍,送“万民伞”。朝廷没奈何,只能让范仲淹留任。一年后,朝廷只好以进京述职的名义悄悄把他调走。

历史给了范仲淹极高的评价。他是《宋史》中的“一代名世之臣”;欧阳修称他“慨然有志于天下”;王安石说他是“一世之师”;朱熹评价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当年的邓州府衙,已经无处寻觅了。幸好,还有一座花洲书院,有范仲淹的塑像,可供我们凭吊。当然,现在的花洲书院,也是后人为了纪念范仲淹重建的。那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当年的范仲淹,身在邓州,遥望洞庭山水,放不下对朋友滕子京的牵挂。刚好,朋友托他给重修的岳阳楼写一篇“记”,那就借着这篇“记”劝慰一下朋友吧!不小心,却写出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情怀,写出了一篇名文,也写出了一幅名联。


后人评价诸葛亮“一对足千秋”。我想,我们也可以说范仲淹“一联垂万古”了。其实,他们都是历史上难得的文治武功方面的全才,也是确有一比的。

大贤不会寂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大贤都有很多知音的。尽管我们,对于这些贤者,只能仰望和膜拜。

花洲书院也不会寂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定都有许多人在书院里留恋、徘徊追寻、沉思。[1]

作者简介

左德浩,南阳市第十一小学教师,河南省青作协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