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豹,是属猫科豹属下一种动物,又名金钱豹。食肉目,猫科,头小、耳短。分布范围广泛,包括非洲中东亚洲东部西南及南部等地的森林、草原、树丛。肉食性,以各种大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善于隐身的能手。属于夜行动物,习惯在夜间狩猎。花豹行踪不定,通常出没于河边或崎岖的山区。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目: 食肉目

科: 猫科

属: 豹属

种: 豹

( Linnaeus, 1758 )

体长:100 - 190厘米;尾长70 - 95厘米

身高:肩高45 - 80厘米

体重:30 - 70公斤

生命:22-30年

食性:肉食

繁殖:每胎3至4子

习性:善于跳跃和攀爬,一般单栖,性凶猛

分布: 亚洲非洲

动物学史

根据线粒体DNA基因序列研究表明,在大约1130万年前猫科中的豹亚科和另一支同属于猫科的猫亚科开始分裂并进行独立的演化。大约866万年前豹亚科里又分裂出云豹属和豹属两支。而豹属中现存的成员就包括虎、狮、美洲豹、雪豹和花豹这五个物种。之后在这五个“大猫”中最先独立出来的是虎这一支,虽然缺少化石证据支撑,但是通常认为这发生在大约655万年前。花豹从这里分化出来的时间约为436万年前,现存最早花豹(或者狮)化石是从坦桑尼亚出土的牙齿碎片,经鉴定时间约为350万年前。正由于这个证据的存在,现在一般公认花豹起源于非洲。经过对各个豹亚种基因多样性的研究表明处于非洲的花豹亚种拥有最多的基因多样性。而濒危的远东豹的基因多样性被证明是最低的。同时研究表明非洲的花豹在82.5到47万年前独立成为一个亚种,而地处亚洲的种群都相对年轻,出现在约30万前到17万年前之间。这也可以看作是花豹从非洲通过阿拉伯半岛,到达中亚并一直延伸到东亚的这一演化过程的证明。

外形特征

头躯干长100 - 190厘米,尾长70 - 95厘米,30 - 70公斤,全身黄褐色;额头至肩部有数条黑色纵带,颈侧及体侧具有大块云黑斑,腹部近白色,腹部及四肢间杂有不规则黑褐色斑纹;尾巴有11~14个黑色环称,犬齿发达。前后肢具四趾,趾具钩爪,平时隐藏于掌内,捕捉猎物时始自皮鞘中伸出。 栖息在热带稀树草原地区的花豹,往往有一个更淡红色或黄褐色身体,而沙漠豹子通常是淡淡的奶油色或棕黄色。较冷的区域和高山上的豹通常有灰金色皮毛。豹是一个极好的肉食动物,豹有肌肉发达的身体,功能强大的的爪子。其强大的颚,使其能够杀死和肢解猎物,长而敏感的胡须让豹适合夜间狩猎。在眉毛的几个长毛有助于保护眼睛,因为它通过在灌木丛间移动不至于刮伤 。豹也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登山者,肩部和前肢大量发达的肌肉,这有助于它爬坡和把猎物拖到树上 。

生态习性

为大型肉食性动物,夜行性,栖息于植被浓密的原始阔叶森林中;单独行动,习性隐密,善于攀树,在树上行动灵活;会捕食树上的猴子、松鼠类答中小型动物,会潜伏树上,俟羌、鹿等猎物自下面经过时飞扑而下咬其颈部致死而食。多以山羊、狍子、鹿、麝、麂、野猪、野兔、猴类等为主要食物,有时也吃鱼、鸟类,以及袭击家禽、家畜等。

生长繁殖

不同地区的雌豹繁殖周期不同,在低纬度地区,花豹全年均可发情和繁殖;在高纬度的北方,雌豹一般会在春季3、4月发情。通常雌豹的发情期约为7-14天,交配后怀孕期为90-106天。花豹通常没有巢穴,但在生育时母豹会找到巢穴产子,每胎产下的小豹为1-4只,其中2只较为多见,也有一胎生下6只小豹的纪录(人工环境)。在小豹还不会行走的日子里,母豹将小豹藏匿在树洞、石缝等隐蔽的巢穴里,母豹会外出打猎,然后尽快回来照顾小豹。小豹在出生后8-10周后开始吃一些肉食,4个月后就完全断奶。断奶的小豹会一直跟随母豹,学习捕猎,大概在12-18个月后小豹将会逐渐独立生活。通常刚成年独立的小雌豹会继续留在妈妈的领地附近一段时间,而小雄豹则会逐渐扩散出去,直到建立自己的领地。 在野外,幼豹的第一年是最危险的阶段。在有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活动的区域,幼豹很容易被其他动物捕食。在亚洲,幼豹最大的敌人来自于老虎,其他诸如豺、胡狼、狼、猞猁、熊等都会成为幼豹潜在的敌人;在非洲,约有超过50%的幼豹难以长大,除了狮子成为最大的幼豹杀手外,鬣狗、非洲野犬乃至蟒蛇、狒狒都有可能杀死幼豹。 花豹在24-28个月大时性成熟,雌豹首次生育大约发生在30-36个月大时,雄豹则在40-48个月大时首次成功繁殖。在野外,雌豹的生育能一直持续到16岁。 野生的雄豹寿命约为14岁,雌豹约为19岁。

地理分布

豹的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海拔100米的低地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有。适应力顽强,生境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沼泽、沙漠、雪地等。豹喜欢隐伏在大树上。亚洲非洲等地,从西非到苏门答腊,华北至华南也有豹的踪影。但是,欧洲就不产豹,澳洲(有袋类动物的老家)也不产豹。

亚种与分类

桑给巴尔岛亚种 - P. p. adersi (极危, 可能灭绝)

华南亚种 - P. p. fusca (低危)

印度支那亚种 - P. p. delacouri (易危)

华北亚种 - P. p. japonensis (易危)

西奈半岛亚种 - P. p. jarvisi (极危, 可能灭绝)

斯里兰卡亚种 - P. p. kotiya (濒危)

爪哇亚种 - P. p. melas (濒危)

阿拉伯半岛亚种 - P. p. nimr (极危)

东北亚种 - P. p. orientalis (极危)

北非亚种 - P. p. panthera (极危, 可能灭绝)

指名亚种 - P. p. pardus (低危)

波斯亚种 - P. p. saxicolor (濒危)

欧洲亚种 - P. p. sickenbergi (灭绝)

小亚细亚亚种 - P. p. tulliana (极危, 可能灭绝)

进化过程

中国豹最早从渐新世中期即已出现,这表示这种动物至少已生存过50万年了。

生存状况

花豹在非洲及热带亚洲部分地区依然常见,然而,其分布范围正在缩小当中,原因是栖息地丧失或被分割,加上被商业捕猎、或被视为害兽,其中数个亚种也处于濒危状态,因而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整体评估为近危物种。 估计数量:全世界20万只。 濒危因素:因毛皮鲜艳而被大量捕杀;因会袭击家畜而被处以“害兽”的罪名被大量捕杀。 保护措施:2000年豹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花豹的英文介绍

Combining opportunism, stealth and speed, the leopard is a fearsome predator. The distinctive coat of this species provides excellent camouflage and enables the leopard to conceal itself in the undergrowth or among rocks. It has exceptionally acute vision and hearing, and it is able move slowly and silently, frequently stalking to within metres of its prey without being detected . The leopard is also capable of moving extremely quickly and, when in pursuit of prey or fleeing from danger, it may run at speeds of more than 60 kilometres an hour . Although the leopard does most of its hunting on the ground, it is an exceptionally agile climber, and will frequently store large kills in trees . This habit is more common in areas where other large carnivores are also present . When hunting, the leopard first locates its prey from a vantage point, such as a tree, rock or ridge, or at places where prey may go to feed or drink . It takes a wide variety of prey species, ranging from arthropods, reptiles, small birds and small- to medium-sized mammals, to large mammals such as antelope . There have even been several observations of a leopard killing a young giraffe, estimated to weigh up to three times the leopard’s body weight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