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鼓锣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鼓锣子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花鼓锣子

来源;莱芜颜庄一带的民间舞蹈

地点;莱芜颜庄

创作时间;1887年

花鼓锣子是一种源于莱芜颜庄一带的民间舞蹈,自清朝末年流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当时莱芜荒饥穷馑,民不聊生,许多人流落集镇,靠乞讨卖艺谋求生路。这些人往往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或唱或说并加以表演,以求招徕顾客或博得怜悯。颜庄村民张凤旨苗传美等人,搜集加工改编了沿街乞讨者与卖唱者击鼓敲锣的韵律,卖药人打伞的技巧,磨刀人打夹板的节秦,熔多种民间技艺于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1]

历史沿革

相传清朝末年(1887),那时的颜庄村土地荒凉,人民生活饥寒交迫,衣不遮体,食不饱肚,乞讨者到处皆是。当时颜庄村位于莱(芜)新(泰)路之要冲,既是商贾来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镇,又是迎神赛会、焚香祭祀的主要场所,经济较为发达,民间文化艺术自然活跃。当时有村民张凤旨苗传美刘俊田杨春庆吴庆乾等人,酷爱民间艺术,时常聚在一起戏耍唱跳,自娱自乐。成为本村春节过年、迎神赛会活动的中心人物。经过多年的演练,他们逐步将乞丐的敲花鼓、艺人的打铜锣,卖鼠药人的耍旱伞,磨剪刀人的打夹板等技艺融为一体,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歌舞说唱表演形式,由于以花鼓、铜锣为主要演出道具和伴奏乐器,故取名:花鼓锣子。[2]

"花鼓锣子"的起源与发展和当地的民间民俗及庙寺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的村民衣食无助,家境贫寒,他们时常去庙寺烧香跪拜,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把生的渴望寄托在神灵上,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不甘于贫穷和寂寞,时常聚在一起唱唱跳跳,自娱自乐,以穷欢乐来档誉巴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沟通。久而久之,则形成了花鼓锣子这一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是"花鼓锣子"表演活动的热闹时期。他们五位艺人及乐队鼓手一起到村中庙寺去烧香跪拜,祈求神灵赐福平安,保佑"花鼓锣子"代代相传。拜完神灵后,花鼓锣子表演队便集中排练演出,开始对台词、凑戏文、并修整演出服装和道具等,进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此时,本村的村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给他们送些米面和布料等,送钱送物,图个祥和吉利。过了春节,先在本村演出三天,然后,再按请贴顺序到外村和集镇上去演出。正是这种形式和内容巴键赋予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表演形式

花鼓锣子最早的演唱形式为五人集体舞。领头者为青年英雄扮相,一身青,紧束口,腰系板带,足穿薄底靴,头戴英雄巾,此人打鼓;第二人打小锣,为姑娘扮相,梳一条大辫子,绿褂红裤镶金边,足穿大缨子花鞋;第三人为丑角扮相,一身青,翻穿山羊皮坎肩,手打夹板;第四人为姑娘扮相,穿着同第二人,打小衩;第五人为丑角扮相,打扮同第三人,肩背褡子,打雨伞。演唱中,演员用携带乐器敲打节秦,见景唱景,见物唱物,即兴表演,说唱舞蹈穿插进行。演员表演时上身双手动作不多,主要是双脚蹦跳,舞姿优美朴实,并不时插科打诨,做许多滑稽动作。这种舞蹈队形变化多端,形式生动活泼,音乐节秦明快,唱词通俗易懂,既可单独表演,又可穿插于龙灯、狮子舞、高跷等队伍中配合演出,情趣横生,生活气息浓,深受群众喜爱。

舞蹈特点

表演时,由鼓带领全体跑"龙摆尾"队形出场,跑的队形有"八字串花"、"控门"、"转灯式"等。接着先由鼓出场站在表演队中间数板,"正月里来是过年,我给父老拜个年,拜得好了你别夸,拜得不好你多包涵",最后大家合说"多包涵"。数板后大家便开始演唱,演唱多以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为戏炒删内容,曲调多为鲁中地区的民间小调。表演时见景唱景,见物说物,时歌时舞,穿插进行,即兴性很强。后来也唱一些表现某种情节的固定唱词,如"画扇面",先由鼓数板:"四月里,四月八,奶奶庙里把香插。小两口,去赶会,素白小扇手中拿,无心观看庙中景,回家把那扇面画。"接着由打夹板和握伞者两人轮流演唱,唱词是:"四月里立夏少寒风,白居英房内坑定霸定似笼蒸,手拿扇面仔细看,高丽纸,白生生,扬起扇股血点红,(哼哎哎嗨哟乘兵愚)扇面上面缺画工。"接着内鼓再数板:"叫声爱妻你是听,丈夫有话记心中,都说你的手艺巧,画个扇面是本领,愿你细心来绘画,留在身后传美名。"大家合说"传美名"。数付嚷誉阿板后再由夹板或伞演唱。打鼓者掌握着节奏的变化和队形的转变,小锣、小镲边敲乐器边跳舞,增添了表演的色彩。

"花鼓锣子"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是:拧腰扭胯风摆柳,抖肩缩脖脚步轻,两腿靠拢弹跳步,身斜碎步一溜风。其中再伴有"翘胡子"、"调情"等滑稽可笑的动作,形成了自娱娱人、插科打诨、风趣幽默的演唱形式与风格。

基本特征

"花鼓锣子"其主要表演特征是:"抖肩"、"弹跳",其中重点步伐之一的"蹦跳步"为一拍一跳,步步蹦跳、抖肩晃膀,显得轻快活跃。在表演中见景唱景、见物说物,插科打诨、风趣幽默。时歌时舞、穿插进行,即兴性很强,并伴有翘胡子(调情)等滑稽可笑的动作,以喜拳渗热庆欢乐为表演基调,形成了自娱自乐的艺术表演风格。

表演形式由五名演员说唱表演,领鼓者带领全体跑"龙摆尾"出场,即开始舞、唱、数板穿插进行表演,打鼓者掌握节奏与队形的变化;夹板、伞穿插说唱数板,众人和最后一句;小锣、小镲边舞边敲击手中乐器,既增添了表演色彩,又为演唱起到了掌握节奏的作用。曲调为鲁中民间小调,常用乐曲有"拜年歌"、"画扇面"等,数板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等为内容的唱词,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一)打鼓者基本动作:做法(碎步击鼓)右肩斜挎腰,双手各持鼓槌,双膝微屈"碎步"前行。同时双手先右后左,每拍击打两下前鼓面。

(二)打小锣、打小镲者动作:做法(碎步击鼓),步法同打鼓者,二人分别持锣、镲,每拍击打两下。

(三)击夹板者动作:

1、击板、双手各握夹板的手柄,保持夹板垂立,以双手的开、合使夹板相撞发出声响。

2、蹦跳步

第一拍,左脚原地跳起,右腿顺势勾脚,提起约45度,双手举于额前"击板"一次。

第二拍,脚做第一拍的对称动作,双手落于胸前"击板"一次,蹦跳步可原地做,也可跑跳做,可根据队形变化灵活运用。

3、转跳步

第一拍,同"蹦跳步"的第一拍。

第二拍,做"蹦跳步"的第二拍动作,顺势左转半圈。

第三拍,做"蹦跳步"的第一拍动作,顺势左转四分之一圈。

第四拍。做第二拍动作,顺势左转四分之一圈。

4、马步蹲颤

第1-4拍,双腿站"马步",随锣、鼓节奏,每拍向下颤动一次,同时,双手胸左前,每拍"击板"一次。

第5-8拍,移重心左转身成右"前弓步",双手划到胸前,每拍"击板"一次。

第9-12拍,左脚向前上步渐右转四分之一圈,顺势半蹲,右脚踮起,同时,双手划于右肩前,每拍"击板"一次,眼视左前方。

第13-16拍,姿态不变,随节奏每拍向下颤动一次,同时,双手每拍"击板"一次。

(四)打伞者动作

1、蹦跳步

做法,双腿动作同击夹板者的"蹦跳步",右手握伞举于右耳旁,左手扶"褡裢"。

2、转跳步

做法,双腿动作同击夹板者"转跳步",手的动作同"蹦跳步"。

3、马步蹲颤

第1-4拍,双腿动作同击板者"马步蹲颤"的第十三至十六拍,右手动作同"蹦跳步";左手虚握拳。

传承人物

"花鼓锣子"的第二代传人李圣儒老艺人讲,他是1932年投师于张凤旨老师的。张凤旨曾说过,花鼓锣子到他学艺时已经历了40多年。以此推算,此舞形成已有百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了自娱娱人的艺术传统。

成就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重视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多次组织力量挖掘、加工提高。早在1957年和1960年,花鼓锣子演唱队就分别获得山东省民间艺术挖掘奖和表演二等奖。近期,又两次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并已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