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芷村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东南部山区,因盛产芷兰花而得名。东与屏边苗族自治县而接壤,南靠期路白乡,西临新安所镇、北与西北勒乡、鸣鹫镇相接。[1]

中文名称:芷村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

电话区号:0873

邮政区码:661102

地理位置: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东南部山区

面 积:301平方公里

人 口:34324人(2017年)

机 场:红河蒙自机场

火车站:蒙自站,蒙自北站

车牌代码:云G

目录

地理位置

芷村镇位于云南省红河蒙自市东南部山区,因盛产芷兰花而得名。东与屏边苗族自治县而接壤,南靠期路白乡,西临新安所镇、北与西北勒乡、鸣鹫镇相接,总面积301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127个自然村,157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苗、彝、壮、回等15个民族,常住人口34324人(2017年)。全镇最高海拔2067米,最低海拔1325米,年降雨量1012.9毫米,无霜期330—336天,政府所在地距市区18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昆河铁路、蒙白公路、蒙文公路从境内穿过。

经济概况

芷村镇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烤烟是全镇的主要经济支柱。2006年全镇种植烤烟25000亩,完成收购总量70250担,实现总产值4198.78万元,创税951万元。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723.9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654.11万元,占总收入的64.81%;畜牧业收入1302.19万元,占总收入的14.92%;林业收入25.93万元,占总收入的2.97%;第二、三产业收入万元,1741.75占总收入的17.3%。农民人均纯收1433元。外出务工收入71.43万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00人(占劳动力的2%),在省内务工377人,到省外务工23人。

文化教育

中心学校

芷村镇中心学校位于芷村街中山路南,截止2007年12月,有教职工52人,学生864人,有16个教学班,其中住校生520人。

芷村中学就坐落在南溪河的发源地、昆河铁路著名的“三孔桥”旁边,学生人数已突破千人,是蒙自县乡镇中学住校生人数最多的学校。

芷村中学创办于1959年,已有45年历史。原校址设在老芷村,原名“蒙自县第四中学”,1969年迁入现址。1975年改为芷村公社“五·七”中学,1978年更名为芷村公社中学。1979年4月又恢复为“蒙自县第四中学”。

民间舞蹈

四弦舞(三步乐)是彝族很早就能跳的舞蹈,但它产生于何时,已无从考证,经调查,芷村镇一碗水村委会阿乌白村三步乐,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改进,是山区与坝区三步乐的综合。四弦舞(三步乐)是表现生产、生活的喜悦的一种自娱性集体舞蹈,男女舞蹈动作基本一致,表演时,男女两两相对。该舞蹈节奏欢快,手上动作变化不大,而以腿部的动作为主,分三大组动作用大穿、小穿、擦背等使舞蹈充满热情。

名胜古迹

现芷兰亭位于蒙自市芷村镇约五公里的地方是原芷村镇所在地老芷村。在村子的正中有一个突起的小山包,山顶上有一座孤立的小亭子原名庆升亭又叫芷兰亭。芷兰亭由一八二师五四四团倾全团之力于民国34年八月十九日合建修建,在全村人的关心保护下于2005年元月五日重新对亭子进行了集资修缮。 老芷村芷兰亭是蒙自市内很少保存下来的一座建筑,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它的由来,一直有着各式的传说,至今人们还在流传。本来建亭是为了报警,但为了能使自己的队伍能在当地站稳,不让当地群众把自己赶走,于是就编撰出是为了能挡住腾空的马,就要建一个亭,这样当地两个村(小坡头、老芷村)才能安稳。其进行全面的修复,使这一古建筑能得以更好地保存。

基础建设

蒙自市芷村镇中心卫生院建院50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是一所集预防、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为满足日月增长的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医院逐年发展状大,新建的门诊综合楼、住院大楼已启用,医院设有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放射科、B超室、化验室、电图室、手术室、防疫室、保健室、住院部。

芷村镇地处红河水系和南盘江水系分水岭上,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下降,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匀。有白得龙潭、迷拉地龙潭、芷村龙潭、署格龙潭、石马脚龙潭及桥头、头塘、租马格、泥秋塘、关云箐等水源构成南溪河上流水系,现有坝塘9个,泵站8座,有蚂蚱沟、庄寨头沟、苍房坡大沟3条主要沟渠,中型水库1座。全镇共有大小沟渠300多条。镇内交通较为便利,有昆河铁路、蒙文公路、芷白公路,各村均修有简易公路相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