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苍山」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32: 行 32:
 
 为了使瘟神不得复生,妹妹变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镇苍山。大理山河壮丽离不开苍山积雪的景观。
 
 为了使瘟神不得复生,妹妹变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镇苍山。大理山河壮丽离不开苍山积雪的景观。
  
 古今文人为其留下的诗文佳作:明代杨升庵说它“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 元代黄华老人的诗碑中写它“桂镜台挂玉龙,半山飞雪 天风” 明朝,送无极和尚回大理的翰林学士张来仪又形容它“阴岩犹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
+
 古今文人为其留下的诗文佳作:明代[[ 杨升庵]] 说它“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 元代黄华老人的诗碑中写它“桂镜台挂玉龙,半山飞雪 天风” 明朝,送无极和尚回大理的翰林学士张来仪又形容它“阴岩犹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
  
 
==景观概述==
 
==景观概述==
行 58: 行 58:
 
 苍山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山,苍山是一个集合体,所谓的苍山,其实是我们来到大理之前想象的一个载体。但是,苍山无疑是大理的一切开始的地方。
 
 苍山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山,苍山是一个集合体,所谓的苍山,其实是我们来到大理之前想象的一个载体。但是,苍山无疑是大理的一切开始的地方。
  
'''玉带云'''
+
'''[[ 玉带云]]'''<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9%E5%B8%A6%E4%BA%91/3998885?fr=aladdin 玉带云(附图)],百度百科网,</ref>
  
 
 云,一直都是用来观望的,而大理的云,却可以置身其中,于是我们看到的一切就有了虚幻的色彩。而我们,却是真实地走进了如此的虚幻中。
 
 云,一直都是用来观望的,而大理的云,却可以置身其中,于是我们看到的一切就有了虚幻的色彩。而我们,却是真实地走进了如此的虚幻中。
行 94: 行 94:
 
 当人类这些无以伦比的情愫从心灵的高处回到我们身边真实的世界时,时光之流就是苍山之间不绝流淌的十八溪之水,它们清澈透亮,并且,在生活的低处融入我们的日常情感,汇聚成一泓永远也不会干涸的洱海之水,一种难以拒绝的千古沧浪之韵。
 
 当人类这些无以伦比的情愫从心灵的高处回到我们身边真实的世界时,时光之流就是苍山之间不绝流淌的十八溪之水,它们清澈透亮,并且,在生活的低处融入我们的日常情感,汇聚成一泓永远也不会干涸的洱海之水,一种难以拒绝的千古沧浪之韵。
  
'''苍山十八溪'''
+
'''[[ 苍山十八溪]]'''<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十九峰与十八溪,这是自然中最为独特的爱情方式了--总归有一个夫恋者。苍山有十八种性格,苍山有十八种柔情。清溪之水,将亘古充盈并洞穿的低声吟唱。
 
 十九峰与十八溪,这是自然中最为独特的爱情方式了--总归有一个夫恋者。苍山有十八种性格,苍山有十八种柔情。清溪之水,将亘古充盈并洞穿的低声吟唱。
行 113: 行 113:
 
 人类的爱情,并非永远如此地沉重与艰难,在丰厚的情愫前方,因为坚定,因为永恒,我们一直都在自然的情怀中获得流水一样幸运的绚烂。
 
 人类的爱情,并非永远如此地沉重与艰难,在丰厚的情愫前方,因为坚定,因为永恒,我们一直都在自然的情怀中获得流水一样幸运的绚烂。
  
'''清碧溪'''
+
'''[[ 清碧溪]]'''<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896497182999914&wfr=spider&for=pc 清碧溪,被公认为是苍山十八溪中,风光最美的一溪(附图)],百度百科网,2018-12-04</ref>
  
 
 碧溪归来不看水。清碧溪,是大理所有水中的典范。因水我们可以废物。它是这样一种方式,我们在水的底部见到了一枚圆润的石子,但我们不能将这块石头从水中取出来。
 
 碧溪归来不看水。清碧溪,是大理所有水中的典范。因水我们可以废物。它是这样一种方式,我们在水的底部见到了一枚圆润的石子,但我们不能将这块石头从水中取出来。
行 129: 行 129:
 
 由此,在这样的讲述中,我们也像一道溪水一样,流淌进宽阔的洱海了。
 
 由此,在这样的讲述中,我们也像一道溪水一样,流淌进宽阔的洱海了。
  
'''苍山十九峰'''
+
'''[[ 苍山十九峰]]'''<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05/09/33367589_799411411.shtml 大理苍山:十九峰险峻,十八溪柔情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附图)],360doc网,</ref>
  
 
 十九峰背负青天之高远、千年历史之厚重、映衬着一种最独特而最神奇的生活方式。在嵯峨高峻的点苍山雄浑的身上,镌刻着那久远的逝去时光;苍山如画屏,将它的东西两侧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气派。在高远得几乎与蓝天相接之处,苍山十九峰抖动着黛色鬃毛逶迤飞动南北,成为云岭山脉那庞大身躯所释放出来、并在最南端的这里骤然止住前行的庞大激情。雄奇的群峰崛起千古的高峻,苍山,兀立成我眼前巨大的惊叹。屏立的十九峰如龙游动,连绵百里,气势磅礴。它们姿态万方,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崛起大理的性格,成为一种雄伟的标志。
 
 十九峰背负青天之高远、千年历史之厚重、映衬着一种最独特而最神奇的生活方式。在嵯峨高峻的点苍山雄浑的身上,镌刻着那久远的逝去时光;苍山如画屏,将它的东西两侧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气派。在高远得几乎与蓝天相接之处,苍山十九峰抖动着黛色鬃毛逶迤飞动南北,成为云岭山脉那庞大身躯所释放出来、并在最南端的这里骤然止住前行的庞大激情。雄奇的群峰崛起千古的高峻,苍山,兀立成我眼前巨大的惊叹。屏立的十九峰如龙游动,连绵百里,气势磅礴。它们姿态万方,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崛起大理的性格,成为一种雄伟的标志。
行 137: 行 137:
  
  
 杜鹃花丛中的缕缕雾气,在缓缓的移动中,凝结成变幻无穷的神奇云景。狂热的爱情故事不断被人讲述,美丽的传说如花,永远也不会在时间的风雨中凋零:代表我们相爱的南诏公主和苍山猎人,他们的千古一爱,曾经毁灭在南诏王和恶毒的罗荃法师手中。然而,南诏公主幻化为峰顶幽愤之云中的一缕轻盈魂魄,总是在云天之下深情凝望被沉入海底的猎人,如泉涌出的泪水化成点点雨滴落下来。在季节的风中,在历史变幻无穷的天空,在人类一脉相承情感永远不变的心里。
+
[[杜鹃花]]<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215259266438647&wfr=spider&for=pc 杜鹃花 的花语和寓意,原来有这么多!你知道多少?(附图)],百度百科网,2018-10-13</ref> 丛中的缕缕雾气,在缓缓的移动中,凝结成变幻无穷的神奇云景。狂热的爱情故事不断被人讲述,美丽的传说如花,永远也不会在时间的风雨中凋零:代表我们相爱的南诏公主和苍山猎人,他们的千古一爱,曾经毁灭在南诏王和恶毒的罗荃法师手中。然而,南诏公主幻化为峰顶幽愤之云中的一缕轻盈魂魄,总是在云天之下深情凝望被沉入海底的猎人,如泉涌出的泪水化成点点雨滴落下来。在季节的风中,在历史变幻无穷的天空,在人类一脉相承情感永远不变的心里。
  
 
 读尽秋季的风云变幻,千古绝唱,让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苍山夏日的充沛与明朗。从洱海的西岸向东眺望雄性的莽莽苍山,常常是在雨后初晴的时节,碧空如洗甚或有彩虹飞架的时候,在苍山的胸前,清新的翠绿显出诱人的妩媚,如果你恰好来到盈动着的洱海水边,我们会幸运地见到,也是在苍山雄浑的胸前,一条洁白的云带在婀娜多姿地飘荡开来,几乎糸住了曾经奔放不羁的十九座伟大的山峰。玉带云,我们身边的云,我们头顶上的云。而如果在此时,你满怀难以抑止的激情走入玉带云中的玉带路,伸手可捕捉缕缕云气,你会发觉曾经离我们如此遥远的美丽云雾,离我们又是这样的亲近。趁着这飘飘欲仙的感觉,轻轻地踏上浮云缭绕中的玉带路吧,我们就此走入苍山的深处,走入飘渺的云端,进入清凉洁净的天界。这里有飞瀑流泉之景,这里有曲径通幽之境。而一旦云散天开,从云窗所透露出的天路之上,玉洱风光一览无余,只见湖岸美丽而朴实的村庄星罗棋布,阳光将田野涂抹得一片绚烂,于是顿觉神清气爽,眼界与胸襟大为开阔,我们似乎又找到了只有梦中才有的迷人幻境。
 
 读尽秋季的风云变幻,千古绝唱,让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苍山夏日的充沛与明朗。从洱海的西岸向东眺望雄性的莽莽苍山,常常是在雨后初晴的时节,碧空如洗甚或有彩虹飞架的时候,在苍山的胸前,清新的翠绿显出诱人的妩媚,如果你恰好来到盈动着的洱海水边,我们会幸运地见到,也是在苍山雄浑的胸前,一条洁白的云带在婀娜多姿地飘荡开来,几乎糸住了曾经奔放不羁的十九座伟大的山峰。玉带云,我们身边的云,我们头顶上的云。而如果在此时,你满怀难以抑止的激情走入玉带云中的玉带路,伸手可捕捉缕缕云气,你会发觉曾经离我们如此遥远的美丽云雾,离我们又是这样的亲近。趁着这飘飘欲仙的感觉,轻轻地踏上浮云缭绕中的玉带路吧,我们就此走入苍山的深处,走入飘渺的云端,进入清凉洁净的天界。这里有飞瀑流泉之景,这里有曲径通幽之境。而一旦云散天开,从云窗所透露出的天路之上,玉洱风光一览无余,只见湖岸美丽而朴实的村庄星罗棋布,阳光将田野涂抹得一片绚烂,于是顿觉神清气爽,眼界与胸襟大为开阔,我们似乎又找到了只有梦中才有的迷人幻境。
行 155: 行 155: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各种濒临灭绝动植物的发现将为“申世”起到辅助作用。苍山有种子植物170科755属2330种,有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列入濒临灭绝的植物有黄杜鹃、白菊木、蓝果杜鹃、硫磺杜鹃、延龄草等10种;有鸟类1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16种,其中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羚牛,证明苍山生态完好。
+
 各种濒临灭绝动植物的发现将为“申世”起到辅助作用。苍山有种子植物170科755属2330种,有一级保护植物[[ 红豆杉]]<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A2%E8%B1%86%E6%9D%89/481896?fr=aladdin 红豆杉 (红豆杉属植物通称)(附图)],百度百科,</ref> ,列入濒临灭绝的植物有黄杜鹃、白菊木、[[ 蓝果杜鹃]]<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3%9D%E6%9E%9C%E6%9D%9C%E9%B9%83/2323180?fr=aladdin 蓝果杜鹃(附图)],百度百科网,</ref> 、硫磺杜鹃、延龄草等10种;有鸟类1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16种,其中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羚牛,证明苍山生态完好。
  
 
==地质概况==
 
==地质概况==
行 177: 行 177:
 
'''冰期'''
 
'''冰期'''
  
 苍山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大理冰期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第四纪末次冰期,那时气候寒冷,高山被冰雪覆盖。而大理苍山是中国乃至亚洲冰川所能达到的最南端山脉。如今冰川虽已退去,但苍山海拔3600米以上,遍布着冰川塑造的地貌如角峰、刃脊、冰斗、冰碛物等,这对于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
 苍山是“[[ 大理冰期]]<ref>[http://www.dalidaily.com/zhuanti/120140725/1094313.html 苍山中国第四纪冰期“大理冰期”命名地(附图)],新闻网,2014-07-25</ref> ”的命名地,大理冰期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第四纪末次冰期,那时气候寒冷,高山被冰雪覆盖。而大理苍山是中国乃至亚洲冰川所能达到的最南端山脉。如今冰川虽已退去,但苍山海拔3600米以上,遍布着冰川塑造的地貌如角峰、刃脊、冰斗、冰碛物等,这对于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苍山花甸坝是受断裂控制洼地(断层洼地),后期经大理期冰川活动的改造,最终为大量冰碛物所充塞,随苍山一起上升发育形成现今的高山草甸,四周为中山丘陵和峰林环抱。
 
 苍山花甸坝是受断裂控制洼地(断层洼地),后期经大理期冰川活动的改造,最终为大量冰碛物所充塞,随苍山一起上升发育形成现今的高山草甸,四周为中山丘陵和峰林环抱。
行 191: 行 191:
 
==植被物种==
 
==植被物种==
  
 苍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观。这座四季苍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带、松林栎林 带、冷杉杂木带、高山草地带,具有层次分明的高山景观和变化有致的季相景观。以苍山命 名的苍山冷杉,以其楚楚动人的身姿与不畏风雪严寒的气质,雄踞于苍山海拔三千米以上 的悬崖绝壁之上,是中国冷杉属树种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个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 一种高山景观植物,被誉为“树中君子”。
+
 苍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观。这座四季苍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带、松林栎林 带、冷杉杂木带、高山草地带,具有层次分明的高山景观和变化有致的季相景观。以苍山命 名的[[ 苍山冷杉]]<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D%E5%B1%B1%E5%86%B7%E6%9D%89/1488924?fr=aladdin 苍山冷杉(附图)],百度百科网,</ref> ,以其楚楚动人的身姿与不畏风雪严寒的气质,雄踞于苍山海拔三千米以上 的悬崖绝壁之上,是中国冷杉属树种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个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 一种高山景观植物,被誉为“树中君子”。
 
[[File:Leng.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86%B7%E6%9D%89&step_word=&hs=0&pn=9&spn=0&di=704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492649058%2C622463534&os=2245216535%2C269853006&simid=3422296491%2C89606455&adpicid=0&lpn=0&ln=1555&fr=&fmq=1571045382350_R&fm=index&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itbbs%2F1406%2F10%2Fc21%2F35141461_1402392541959_mthumb.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1r_z%26e3Brv5gstgj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1ri5p5AzdH3Fnncac89_z%26e3Bip4s&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3350514.html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网]]]
 
[[File:Leng.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86%B7%E6%9D%89&step_word=&hs=0&pn=9&spn=0&di=704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492649058%2C622463534&os=2245216535%2C269853006&simid=3422296491%2C89606455&adpicid=0&lpn=0&ln=1555&fr=&fmq=1571045382350_R&fm=index&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itbbs%2F1406%2F10%2Fc21%2F35141461_1402392541959_mthumb.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1r_z%26e3Brv5gstgj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1ri5p5AzdH3Fnncac89_z%26e3Bip4s&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3350514.html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网]]]
  
行 208: 行 208:
 
==文化遗址==
 
==文化遗址==
  
 苍山地区文化遗址包括远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后来的南诏故都太和城遗址、[[大理国羊苴咩城遗址]]。
+
 苍山地区文化遗址包括远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后来的南诏故都太和城遗址、[[大理国羊苴咩城遗址]]<ref>[http://www.dalidaily.com/santawenshi/20080528/142212.html 莫让千年王都羊苴咩城的历史文化沉睡下去],新文网,2008-05-28</ref>
 
[[File:Nz.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4%A7%E7%90%86%E5%9B%BD%E7%BE%8A%E8%8B%B4%E5%92%A9%E5%9F%8E%E9%81%97%E5%9D%80&step_word=&hs=0&pn=62&spn=0&di=236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200597517%2C1787508631&os=3148890189%2C4207090602&simid=3339467781%2C292235708&adpicid=0&lpn=0&ln=278&fr=&fmq=1571061838193_R&fm=index&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m.tuniucdn.com%2Ffb2%2Ft1%2FG1%2FM00%2F85%2FA0%2FCii9EVcZzheIUIEuAAUZzr_fStEAAEDjgIL6psABRnm227_w500_h280_c1_t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p7gt7_z%26e3Bv54AzdH3Fp576AzdH3Fd8a80ddd8&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www.tuniu.com/tour/210172221 图片来源于途牛网]]]
 
[[File:Nz.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4%A7%E7%90%86%E5%9B%BD%E7%BE%8A%E8%8B%B4%E5%92%A9%E5%9F%8E%E9%81%97%E5%9D%80&step_word=&hs=0&pn=62&spn=0&di=236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200597517%2C1787508631&os=3148890189%2C4207090602&simid=3339467781%2C292235708&adpicid=0&lpn=0&ln=278&fr=&fmq=1571061838193_R&fm=index&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m.tuniucdn.com%2Ffb2%2Ft1%2FG1%2FM00%2F85%2FA0%2FCii9EVcZzheIUIEuAAUZzr_fStEAAEDjgIL6psABRnm227_w500_h280_c1_t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p7gt7_z%26e3Bv54AzdH3Fp576AzdH3Fd8a80ddd8&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www.tuniu.com/tour/210172221 图片来源于途牛网]]]
  
行 221: 行 221: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唐时,南诏封点苍山为中岳。天宝九载(750),鲜于仲通讨南诏,进薄白崖,分军欲自点苍山西腹背攻太和城,为蛮所败。贞元十年(794),西川帅韦皋遣节度巡官崔佐时至云南,云南王异牟寻等与崔佐时盟于点苍山神祠。
+
 唐时,南诏封点苍山为中岳。天宝九载(750),鲜于仲通讨南诏,进薄白崖,分军欲自点苍山西腹背攻太和城,为蛮所败。[[ 贞元十年]]<ref>[https://history.supfree.net/sima.asp?id=1721 贞元十年_中国历史纪事年鉴查询(附图)],在线查询网,</ref> (794),西川帅韦皋遣节度巡官崔佐时至云南,云南王异牟寻等与崔佐时盟于点苍山神祠。
 
[[File:Afd.jpg|缩略图|居右|250px|[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99%BB%E7%82%B9%E8%8B%8D%E5%B1%B1&step_word=&hs=0&pn=11&spn=0&di=12408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2050239029%2C3772170608&os=2607680223%2C3876168346&simid=3099587328%2C3823761336&adpicid=0&lpn=0&ln=1084&fr=&fmq=1571062259663_R&fm=index&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1.qunarzz.com%2Ftravel%2Fd7%2F1503%2Fc6%2F962ee2a0b81865.jpg_r_650x487x95_4968fe1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6wejs_z%26e3Bq7gw6_z%26e3Bv54AzdH3F25g2sejAzdH3Fcd90amb&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travel.qunar.com/youji/5247068?type=allView 图片来源于去哪儿网]]]
 
[[File:Afd.jpg|缩略图|居右|250px|[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99%BB%E7%82%B9%E8%8B%8D%E5%B1%B1&step_word=&hs=0&pn=11&spn=0&di=12408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2050239029%2C3772170608&os=2607680223%2C3876168346&simid=3099587328%2C3823761336&adpicid=0&lpn=0&ln=1084&fr=&fmq=1571062259663_R&fm=index&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1.qunarzz.com%2Ftravel%2Fd7%2F1503%2Fc6%2F962ee2a0b81865.jpg_r_650x487x95_4968fe1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6wejs_z%26e3Bq7gw6_z%26e3Bv54AzdH3F25g2sejAzdH3Fcd90amb&gsm=&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travel.qunar.com/youji/5247068?type=allView 图片来源于去哪儿网]]]
  
行 236: 行 236:
 
 洗马潭位于苍山玉局峰与龙泉峰交接处,海拔3920米,被称为“山巅之湖”。其实,洗马潭距峰顶尚有20余米。在苍山著名的潭水中,它以海拔高、水质清而自成特色,是苍山顶上一个风景绝佳的高山湖泊。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率兵翻越苍山,曾在这里驻扎洗马,洗马潭因此而得名。
 
 洗马潭位于苍山玉局峰与龙泉峰交接处,海拔3920米,被称为“山巅之湖”。其实,洗马潭距峰顶尚有20余米。在苍山著名的潭水中,它以海拔高、水质清而自成特色,是苍山顶上一个风景绝佳的高山湖泊。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率兵翻越苍山,曾在这里驻扎洗马,洗马潭因此而得名。
  
 洗马潭面积约4500平方米,潭深约1.5米,属第四纪大理小冰期间高山冰碛湖。据李元阳《点苍山志》记:“《汉书》曰:‘邪龙云南,其山如扶风太乙,上有冯河,周围万步,五月积雪浩然”。冯河指的就是洗马潭,传说这里是观音放养黑龙的地方,黑龙春夏居住于下关以西温泉,秋冬栖息于洗马潭,所以洗马潭又有“龙池”之称。有人附会说,洗马潭的水呈黑色,与黑龙居此有关。仔细观察,洗马潭潭底和四周由很薄的青黑色石板铺砌而成,这显然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人工所为。又据史载,洗马潭古称“高河”,是南诏时期的水利工程设施。南诏丰佑年间,南诏王派遣将军晟君,在这里建此高山水库,导山泉灌溉农田,这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所以在南诏德化碑里对此也有“遏寒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的记载。至今,潭周围及附近山间仍有古代工程遗迹。
+
 洗马潭面积约4500平方米,潭深约1.5米,属第四纪大理小冰期间高山冰碛湖。据李元阳《[[ 点苍山志]]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5%85%83%E9%98%B3/3927579 李元阳(附图)],百度百科网,</ref> 记:“《汉书》曰:‘邪龙云南,其山如扶风太乙,上有冯河,周围万步,五月积雪浩然”。冯河指的就是洗马潭,传说这里是观音放养黑龙的地方,黑龙春夏居住于下关以西温泉,秋冬栖息于洗马潭,所以洗马潭又有“龙池”之称。有人附会说,洗马潭的水呈黑色,与黑龙居此有关。仔细观察,洗马潭潭底和四周由很薄的青黑色石板铺砌而成,这显然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人工所为。又据史载,洗马潭古称“高河”,是南诏时期的水利工程设施。南诏丰佑年间,南诏王派遣将军晟君,在这里建此高山水库,导山泉灌溉农田,这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所以在南诏德化碑里对此也有“遏寒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的记载。至今,潭周围及附近山间仍有古代工程遗迹。
  
 
 洗马潭周围山上满布形同虬龙的高山杜鹃灌木林,潭下山坡则是高大挺拔的高山冷杉林带和茅竹林带,每当春夏之交,杜鹃花盛开,湖边五彩缤纷,斑斓一片,灿若云霞。从山顶往下望,一侧衬着黑蓝苍郁的冷杉和刚吐新绿的翠竹,一侧衬着斑驳青灰的岩峰石屏,百米方圆的洗马潭宛若头顶掉下的一块天,洗马潭下泻的溪涧边、草坡上,丛生的粉紫报春花、淡黄野白合花、浓艳的龙爪花,把这里装扮成一个高山五彩花园。因为洗马潭水质清澈、纤尘不染,史书记载,“水面有落叶,鸟辄衔去”。沿着洗马潭往北攀行约3公里,即可到达苍山电视台,这一段路多为花岗岩构成的剑峰,岩石上附生着地衣、雪茶、岩白菜一类植物。这里还有一种茎为紫红色、叶翠绿色的野生菜,因洗马潭古称“高河”而得名“高河菜”。经腌制加工的高河菜,味辛辣爽口,香气沁人肺脾,有开胃、健脾、清神等药理作用,是一道野生名贵菜肴。据说,这种菜只有苍山洗马潭一带才有。
 
 洗马潭周围山上满布形同虬龙的高山杜鹃灌木林,潭下山坡则是高大挺拔的高山冷杉林带和茅竹林带,每当春夏之交,杜鹃花盛开,湖边五彩缤纷,斑斓一片,灿若云霞。从山顶往下望,一侧衬着黑蓝苍郁的冷杉和刚吐新绿的翠竹,一侧衬着斑驳青灰的岩峰石屏,百米方圆的洗马潭宛若头顶掉下的一块天,洗马潭下泻的溪涧边、草坡上,丛生的粉紫报春花、淡黄野白合花、浓艳的龙爪花,把这里装扮成一个高山五彩花园。因为洗马潭水质清澈、纤尘不染,史书记载,“水面有落叶,鸟辄衔去”。沿着洗马潭往北攀行约3公里,即可到达苍山电视台,这一段路多为花岗岩构成的剑峰,岩石上附生着地衣、雪茶、岩白菜一类植物。这里还有一种茎为紫红色、叶翠绿色的野生菜,因洗马潭古称“高河”而得名“高河菜”。经腌制加工的高河菜,味辛辣爽口,香气沁人肺脾,有开胃、健脾、清神等药理作用,是一道野生名贵菜肴。据说,这种菜只有苍山洗马潭一带才有。
  
 
 从洗马潭步行至山巅,向西可眺望漾濞县境内的山川河流、田园村落;向东,可见几道腾如细流的山脉,鸡足山屹立其中;向北,可见玉龙雪山的皑皑积雪,确实是游客观赏高原风光的理想位置。
 
 从洗马潭步行至山巅,向西可眺望漾濞县境内的山川河流、田园村落;向东,可见几道腾如细流的山脉,鸡足山屹立其中;向北,可见玉龙雪山的皑皑积雪,确实是游客观赏高原风光的理想位置。

於 2019年10月14日 (一) 22:53 的修訂

蒼山
國籍 中國
知名於 洗馬塘、花甸壩

蒼山

蒼山 (雲南大理山峰) 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 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台、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

中文名稱 蒼山 外文名稱 The CangShan mountain 地理位置 大理白族自治州 景點級別 世界地質公園 著名景點 洗馬塘、花甸壩 適宜遊玩季節 3-5月最佳,可以看杜鵑

地理概況

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 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台、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

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4122米。 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

雄偉壯麗的蒼山橫亘大理境內,山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人稱「蒼山雪」。 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由於海拔較高,在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有兩兄妹用學到的法術把瘟神趕到山頂上,埋在在雪裡凍死了。 為了使瘟神不得復生,妹妹變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大理山河壯麗離不開蒼山積雪的景觀。

古今文人為其留下的詩文佳作:明代楊升庵說它「巔積雪,山腰白雲,天巧神工,各顯其技」 元代黃華老人的詩碑中寫它「桂鏡台掛玉龍,半山飛雪 天風」 明朝,送無極和尚回大理的翰林學士張來儀又形容它「陰岩猶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蒼山雪景的宏博壯麗,堪與阿爾卑斯山媲美。

景觀概述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絕。寒冬時節,百里點蒼,白雪皚皚,陽春三月,雪線以上仍堆銀壘玉。

最高峰馬龍峰[高達4122米]的積雪更是終年不化,盛夏時節山腰以上蒼翠欲滴,而峰巔仍縈雲在載雪。 蒼山雲景變幻萬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

望夫雲每年冬春季節常出現於玉局峰頂,這雲出現後洱海隨即狂風大作掀起陣陣驚濤駭浪,漁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雲又被稱為「無渡雲」。 玉帶雲不僅嫵媚動人,而且按白族農諺所說,她還是豐收的預兆:「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

三大優勢

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大理「申世」首席專家梁永寧認為,大理蒼山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有三大優勢:

第一,地質優勢。大理蒼山是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隆起的傑作,獨特的高原山嶽地貌景觀,是一本孕育了20多億年的「天然地質天書」,也是大理石和大理冰期的命名地。 第二,景區多,景觀具有觀賞性,對普及地學和自然科學有着重要意義,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如蒼山景區內有冰斗、冰窖、角峰、刃脊及其他千姿百態的峰林峰叢。 第三,生物多樣性,各種瀕臨滅絕動植物的發現將為「申世」起到輔助作用。蒼山有種子植物170科755屬2330種,有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列入瀕臨滅絕的植物有黃杜鵑、白菊木、藍果杜鵑、硫磺杜鵑、延齡草等10種;有鳥類17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16種,其中有一級保護動物雲豹、羚牛,證明蒼山生態完好。

蒼山景觀

蒼山並不僅僅只是一座山,蒼山是一個集合體,所謂的蒼山,其實是我們來到大理之前想象的一個載體。但是,蒼山無疑是大理的一切開始的地方。

玉帶雲[1]

雲,一直都是用來觀望的,而大理的雲,卻可以置身其中,於是我們看到的一切就有了虛幻的色彩。而我們,卻是真實地走進了如此的虛幻中。 季節在循環往復中充盈着清澈透亮的湖水。讀盡秋日的明朗,我們還要品味夏季陽光與雨水的充沛。 高原之夏,雨來得比人們的想象還快,去得往往又比我們的視線還遠。

常常是在雨後初晴,碧空如洗的時候(用藍寶石鑲嵌的晴空),在蒼山翠綠嫵媚的寬大的胸前,我們時常會幸運地見到一條乳白色的雲帶在婀娜多姿地飄蕩着,猶如盤居在蒼山身上的玉帶。


玉帶雲,我們頭頂上的雲,我們身邊的雲,離我們如此地遙遠,又讓我們如此地親近。 將身後的一切煩憂割斷吧,用輕盈的步子,踏上浮雲中的玉帶路吧,我們進入清涼潔淨的天界,這裡有飛瀑流泉之景、這裡有曲徑通幽之境。 沿着玉帶雲籠罩着的玉帶路,在鳥語花香中,我們就走入了蒼山的深處,走入了飄渺的雲端。 雲散天開,從一塊又一塊雲之間,飽覽玉洱風光,縱橫綠野平疇,眼界與胸襟大為開闊。 這是似乎只有夢中才有的迷人神韻。玉洱銀蒼,在不同的角度,呈現出極為不同的景致,也蕩滌着我們原本窄小的心胸。 雲蒸騰向高處,而花,幽香着開放在我們的身邊。

這時,那些堅強地、透明地、優美地扇動着的雙翼,伴和着歌聲從隱秘之所飛過來了。雲與花構成的大自然,賜與了這些生命飛翔的特性!

蝴蝶泉[2]

泉與山是密切相關的,山是一個沉默的龐大個體,而泉水則是山在隱秘處不停地吐出的囈語。蝴蝶泉水流入山溪,最終流進洱海,因此洱海也應該是一眼巨大的泉。洱海之語是一種天音,需用心方可聽見。這就是洱海與蒼山的關係。

越過蔥籠的山林,穿過如畫的田野,我們眼中的一切讓人多麼神往與流連,回眸處,天際邊望夫雲飄蕩在高處,杜鵑花怒放在林中,而在蒼山之麓的蝴蝶泉邊,清泉輝映,斑闌的色彩已迷住了人們的眼睛。在所有眸子的底部,傳說是蒼山的血液,是一百二十里洱海的命運。

蝴蝶泉中,清澈的泉底鋪滿了晶瑩的卵石,汩汩的泉水,在不停地從細細白沙中漫涌而出,卻永遠也不會攪亂這個小小泉池中的安寧與透徹。那些美麗輕盈,晶瑩透亮地吐出水面的氣泡,是不是那些遙遠的有關愛情的歌聲?一個小小的蝶泉,掩映在一樹綠蔭中,又寄託世上了多少人的神往與遐思。 枝葉婆娑,蒼勁的夜合歡伸出一片清涼和一團幽幽的清香。清涼的合歡樹下講述的仍然是那個火熱的愛情故事。

雯姑和霞郎,在久遠的年代,象年輕的我們一樣相愛,蒼山洱海間,所有的樹聽過他們的歌聲,所有的鳥啄食過他們依偎在一起的甜蜜的影子,然後飛翔與鳴唱。

然而,蒼山洱海間颳起一陣狂風,世襲的領主榆王垂涎於雯姑的美貌…… 悲慘的結局,相愛的人沉入潭中殉情而死……陽光最終撕破烏雲,光明重新照耀大地,一對彩色蝴蝶從深潭中飛向生命的高處,與藍天白雲融合在一起。悲傷的合歡樹鮮花怒放,激情難己;平靜的泉池撕裂岩石,發出呼叫。

這是農曆的四月十五,一樹花開,萬蝶來朝,狂舞不絕。合歡樹,蝴蝶花,蝴蝶樹下的蝴蝶會。這是多麼神聖而又激情難已的日子,怒放的花樹下,億萬隻蝴蝶翩然而來,它們首尾相銜,一串串從樹梢墜落至水面。而在花樹蝶影的掩映下是狂熱的人們,那些來此聚會愛情的青年男女,彈起柔美的三弦,唱開熾熱的情調。真摯而縱情的傳說又再次上演,人類的情感,總象花一樣永遠季季開放。

當人類這些無以倫比的情愫從心靈的高處回到我們身邊真實的世界時,時光之流就是蒼山之間不絕流淌的十八溪之水,它們清澈透亮,並且,在生活的低處融入我們的日常情感,匯聚成一泓永遠也不會幹涸的洱海之水,一種難以拒絕的千古滄浪之韻。

蒼山十八溪[3]

十九峰與十八溪,這是自然中最為獨特的愛情方式了--總歸有一個夫戀者。蒼山有十八種性格,蒼山有十八種柔情。清溪之水,將亘古充盈並洞穿的低聲吟唱。 在所有的季節,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花是蒼山絢爛燃燒的情感,而這作為冰的消融與霧之凝結的水,該是蒼山不滅的靈魂了。如果沒有這充盈的水的滋潤,蒼山以及它所統領的一切,也就失去了所有的詩意。


蒼山之水永遠在翠綠的主調和五彩變幻之中跳躍,歡笑。在這個動態十足的過程中,它們永遠都是不成熟的。它們在十八條裝滿了典雅詩句與質樸直接歌謠的溪流間無窮地變化身姿,蜿蜒快樂地奔涌。高山之水未及沾染人間煙火,它們在山石與叢林中時隱時現,飛花點翠,靈動清澈,滋養了蒼山萬物,並在駐腳與相聚之處,浸潤着肥美的原野,聆聽着白牆青瓦的村落間裊裊炊煙下的雞鳴犬吠,在將一個又一個季節淹沒之後,終於匯聚成凸現「百二河山」獨特景致的浩浩洱海。十八條溪流,性格各異,千姿百態,萬種風情。惟一不可改變的,是溪流中無法沾染的天界之純淨。

十八溪之水,一頭來自天之高處,一頭,吟唱着世俗的歌聲。

望夫雲

雲,是時空變幻的象徵。而在大理或是只有在大理,它觸及到了愛情,並具有了與它的形態和氣質十分相符的性別。它是女性的。

在這讓人心生高潔、被杜鵑花落下的工作花辨覆滿的山林深處,我們同時也走向了我們心靈無以復加的高度。杜鵑花叢中的縷縷霧氣,在輕盈的遊動動中,逐漸又凝結成變幻無窮的神奇雲景。在如此的場景,我們必須要將自己降低,從鳥瞰變換成上眺。秋天來了,冬天還在更高的地方,那些美麗輕盈的雲團或是雲帶,用傾聽和探望的姿態徘徊在蒼山玉局峰頂,這時,低處的洱海被這深情的望夫雲所召喚,平靜的水面上一霎時狂風大作,浪涌數丈,回應那高處與生命一樣深情的呼喚。狂熱的愛情故事不斷被人講述美麗的傳說如花之永恆,如雲之變幻,永遠也不會在時間的風雨中凋零。代表我們相愛的南詔公主與蒼山獵人,他們的千古一愛,曾經毀滅在南詔王惡毒的羅荃法師手中。然而,在世間之外,南詔公主幻化為峰頂幽憤之雲的一縷輕盈魂魄,總是在雲天之下深情凝望被沉入海底的獵人,如泉湧出的淚水化成點點雨滴落下來,在季節的風中,在歷史變幻無窮的天空,在人類一脈相承永遠不變的心裡。

人類的愛情,並非永遠如此地沉重與艱難,在豐厚的情愫前方,因為堅定,因為永恆,我們一直都在自然的情懷中獲得流水一樣幸運的絢爛。

清碧溪[4]

碧溪歸來不看水。清碧溪,是大理所有水中的典範。因水我們可以廢物。它是這樣一種方式,我們在水的底部見到了一枚圓潤的石子,但我們不能將這塊石頭從水中取出來。


十八溪之首,為名如其實的清碧溪。

蒼山之溪,水盡清洌,潭則秀美。在高峻的馬龍峰和幽靜的聖應峰間,我們站在名冠眾溪的清碧溪前,看一水如游龍穿峽臨澗,山崖上數丈清泉飛瀉而下,如落九天,聚成銀液之潭。水清石麗,碧翠疊加,清純無比。潭中水清似玉,卵石粒粒珠圓玉潤,其上下的澗中更是飛峽流急,瀑布濺出萬千玉珠,陽光從中透過,七彩光澤繽紛,如入太虛幻境。

觀蒼山諸溪,身臨清碧溪則足矣。掛一而絕不漏萬。 因此,面對這一泓跌宕起伏的淨水,我們已經無話可說。 幸好在大理,還有更多的地方與景物可以滿足我們講述的願望。 比如說,「風花雪月」。 由此,在這樣的講述中,我們也像一道溪水一樣,流淌進寬闊的洱海了。

蒼山十九峰[5]

十九峰背負青天之高遠、千年歷史之厚重、映襯着一種最獨特而最神奇的生活方式。在嵯峨高峻的點蒼山雄渾的身上,鐫刻着那久遠的逝去時光;蒼山如畫屏,將它的東西兩側分割成截然不同的兩種氣派。在高遠得幾乎與藍天相接之處,蒼山十九峰抖動着黛色鬃毛逶迤飛動南北,成為雲嶺山脈那龐大身軀所釋放出來、並在最南端的這裡驟然止住前行的龐大激情。雄奇的群峰崛起千古的高峻,蒼山,兀立成我眼前巨大的驚嘆。屏立的十九峰如龍遊動,連綿百里,氣勢磅礴。它們姿態萬方,巍峨聳立,直插雲霄,崛起大理的性格,成為一種雄偉的標誌。

讓我們從歷史的影子中超然而出,置身於這蒼山的香樹繁花間。如居仙界的高處。繁多的植物種類營造着一個堪稱偉大的森林公園。搖曳多姿的闊葉林,高大偉岸的冷杉,以及在接近峰頂處的千萬株杜鵑林,展現着豐富多彩的季候標誌。最終再讓我們從蒼山共有、種類繁多的6000多種植物中,將充滿驚奇的探尋目光,定格在這些群仙般搖曳身姿的蒼山杜鵑花身上:火苗樣的映山紅,潔淨如雪的大白花杜鵑,以及乳黃色的在這高處讓人感覺到溫暖的黃杜鵑,密枝中還會顯眼地探出朵朵的紫色杜鵑,更有那居於高大的枝頭上讓人不可近睹與觸摸的泡葉杜鵑…… 走出姿態萬千的杜鵑花林,走過大理有名的山茶的艷紅,再穿越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山花與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的野草,我們卻始終走不出蒼山之上終年盤繞於雪峰之間的蒼山雲霧之中。蒼山之雲,是為蒼山注入了萬千情趣的千年情感與性格的裝飾。


杜鵑花[6]叢中的縷縷霧氣,在緩緩的移動中,凝結成變幻無窮的神奇雲景。狂熱的愛情故事不斷被人講述,美麗的傳說如花,永遠也不會在時間的風雨中凋零:代表我們相愛的南詔公主和蒼山獵人,他們的千古一愛,曾經毀滅在南詔王和惡毒的羅荃法師手中。然而,南詔公主幻化為峰頂幽憤之雲中的一縷輕盈魂魄,總是在雲天之下深情凝望被沉入海底的獵人,如泉湧出的淚水化成點點雨滴落下來。在季節的風中,在歷史變幻無窮的天空,在人類一脈相承情感永遠不變的心裡。

讀盡秋季的風雲變幻,千古絕唱,讓我們回過頭來,細細品味蒼山夏日的充沛與明朗。從洱海的西岸向東眺望雄性的莽莽蒼山,常常是在雨後初晴的時節,碧空如洗甚或有彩虹飛架的時候,在蒼山的胸前,清新的翠綠顯出誘人的嫵媚,如果你恰好來到盈動着的洱海水邊,我們會幸運地見到,也是在蒼山雄渾的胸前,一條潔白的雲帶在婀娜多姿地飄蕩開來,幾乎糸住了曾經奔放不羈的十九座偉大的山峰。玉帶雲,我們身邊的雲,我們頭頂上的雲。而如果在此時,你滿懷難以抑止的激情走入玉帶雲中的玉帶路,伸手可捕捉縷縷雲氣,你會發覺曾經離我們如此遙遠的美麗雲霧,離我們又是這樣的親近。趁着這飄飄欲仙的感覺,輕輕地踏上浮雲繚繞中的玉帶路吧,我們就此走入蒼山的深處,走入飄渺的雲端,進入清涼潔淨的天界。這裡有飛瀑流泉之景,這裡有曲徑通幽之境。而一旦雲散天開,從雲窗所透露出的天路之上,玉洱風光一覽無餘,只見湖岸美麗而樸實的村莊星羅棋布,陽光將田野塗抹得一片絢爛,於是頓覺神清氣爽,眼界與胸襟大為開闊,我們似乎又找到了只有夢中才有的迷人幻境。 蒼山十九峰孕育着終年奔流而下的十八溪,孕育成風光漪旎的洱海,孕育成蒼山洱海間的百里綠野平疇,也孕育成這綠野平疇間迷人而神奇的生活。蒼山形勝,莽莽蒼蒼,大氣磅礴中盡顯陽剛之氣;洱海碧水,浩浩蕩蕩,舒捲起伏中充盈陰柔之秀。大理作為名勝之地,其性格莫不在這山水的交融之中。「西南雄闊地,點蒼冠群山」。讓我們再次誦讀這一千古名句,再一次閱讀點蒼山十九峰這大理數千年歷史的永恆註解。

世界級地質公園

地質優勢

大理蒼山是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隆起的傑作,獨特的高原山嶽地貌景觀,是一本孕育了20多億年的「天然地質天書」,也是大理石和大理冰期的命名地。

景區景觀

景區多,景觀具有觀賞性,對普及地學和自然科學有着重要意義,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如蒼山景區內有冰斗、冰窖、角峰、刃脊及其他千姿百態的峰林峰叢。

生物多樣性

各種瀕臨滅絕動植物的發現將為「申世」起到輔助作用。蒼山有種子植物170科755屬2330種,有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7],列入瀕臨滅絕的植物有黃杜鵑、白菊木、藍果杜鵑[8]、硫磺杜鵑、延齡草等10種;有鳥類17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16種,其中有一級保護動物雲豹、羚牛,證明蒼山生態完好。

地質概況

地層

蒼山主體由蒼山變質岩系組成,蒼山核部和東坡為經過強烈變形改造的中深變質岩系;西坡及南緣為中生代淺變質岩所圍繞;北部雲弄峰一帶為古生代沉積岩和花崗岩侵入體所占據,亦有蒼山變質岩群出露,但岩石一般已經歷過不同程度變質變形改造。洱海以東為古生代沉積岩出露,但奧陶系卻有輕微變質現象。

變質

組成蒼山的岩石有變質岩、岩漿岩和沉積岩,變質岩占全部岩石的60%。是變質岩博物館造山運動和後期地殼板塊相碰撞時,岩石就象手風琴的折褶壓縮在一起,直到形成山脈。蓄積在岩石上的壓力和其間的熱量足以使岩石晶體重構,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原來的岩石發生了變化,變成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岩石,這種岩石叫變質岩,這種再結晶的過程叫區域變質作用。如花崗岩在受壓遇熱之後變成片麻岩,頁岩在低溫低壓下變成板岩,石灰岩、白雲岩在低級至高級的接觸性變質作用或區域性變質作用下變成大理岩等等,這種變化常常需要漫長的過程。

蒼山變質岩中,以大理岩最為奇特。是大理岩的命名地。大理岩是由富含鈣鎂質的碳酸鹽岩類如石灰岩、雲灰岩及白雲岩等受到強烈的地殼運動應力場和熱力場的複雜變質作用形成的。大理石的魅力來自變幻的色彩與自然流變的紋飾,成為大自然傑出的藝術創造。這些色彩與紋飾就演自高溫高壓下礦物的重新組合與固態下的流變作用及變質分異作用在岩石中形成褶皺、流變褶皺的結果。「彩花」和「水花」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礦物成分不同所致。含銅、橄攬石或蛇紋石的大理岩為綠色,結構均勻、質地緻密的白色細粒大理岩,又稱「漢白玉」。

混合


蒼山東坡3200 m至3700 m地帶出露了一套混合岩、混合花崗岩。蒼山的混合岩是在距今7500萬年的喜馬拉雅中-晚期,因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間的強烈碰撞,巨大的應力場使蒼山岩層發生局部熔融生成了適宜的新礦物和岩石組合,岩石的結構構造和物質成分與花崗岩類似,稱混合花崗岩。混合花崗岩成岩後受構造應力作用,垂直節理和張性裂隙較發育。氣溫的變化使岩石膨脹、收縮,造成更多、更大的裂縫,水沿着裂縫不斷的侵蝕,在物理風化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岩石裂解崩落,形成有稜有角形態各異、挺拔奇秀的石峰、絕壁、峰叢、峰林和岩牆。岩石形成於約0.7 億年前。

冰期

蒼山是「大理冰期[9]」的命名地,大理冰期是距今一萬多年前的第四紀末次冰期,那時氣候寒冷,高山被冰雪覆蓋。而大理蒼山是中國乃至亞洲冰川所能達到的最南端山脈。如今冰川雖已退去,但蒼山海拔3600米以上,遍布着冰川塑造的地貌如角峰、刃脊、冰斗、冰磧物等,這對於研究古氣候、古地理變化有着重要的科學價值。

蒼山花甸壩是受斷裂控制窪地(斷層窪地),後期經大理期冰川活動的改造,最終為大量冰磧物所充塞,隨蒼山一起上升發育形成現今的高山草甸,四周為中山丘陵和峰林環抱。

侵蝕

蒼山經歷了大規模陸內造山運動的強烈擠壓,蒼山的強烈快速隆生,洱海的相對下沉及漾濞江的下切,使得蒼山兩側各條溪澗有巨大的落差,在山頂至山腳間,存在着高達2千米的高差,沿溪流朔源而上,由於岩石抗侵蝕能力的差別,形成了多級懸崖式河床,當溪流流經懸崖式河床傾瀉而下時,就形成了如今所見的疊水和瀑布。流水攜帶着砂石,不斷地衝擊、磨蝕崖腳,在瀑布之下則形成潭穴。

演化

蒼山岩石形成於距今約19億年前,揭示了揚子地塊古老結晶基底地質特徵;在距今10~2億年期間,受到古特提斯海洋盆分裂、古大陸的碰撞,完成了由大洋到大陸的演化過程;在距今4500萬年以來伴隨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蒼山隆升,相繼洱海沿紅河斷裂活動發展演化形成高原斷陷湖泊,表現了喜馬拉雅南段「三江併流區」巨型複合造山帶複雜而宏偉的造山隆升歷程。是伴隨着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劇烈碰撞、擠壓,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而形成的地球上最年輕的新造山帶,是古特提斯造山帶和新特提斯造山帶逐漸增生髮展的結果。

植被物種

蒼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觀。這座四季蒼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松林櫟林 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變化有致的季相景觀。以蒼山命 名的蒼山冷杉[10],以其楚楚動人的身姿與不畏風雪嚴寒的氣質,雄踞於蒼山海拔三千米以上 的懸崖絕壁之上,是中國冷杉屬樹種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個樹種,也是中國特有的 一種高山景觀植物,被譽為「樹中君子」。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 、龍膽花、蘭花、綠絨蒿,在蒼山都尋找得到蹤跡。其中,僅杜鵑花品種就有41種,從山腳 直到海拔 4100米的積雪地帶,層層疊疊,成片成簇,植株高者達十五米以上,呈大樹狀( 如棕背杜鵑、馬纓杜鵑);矮者只有十公分,呈匍匐狀貼地而生,形成地毯狀景觀(如密枝杜鵑)。花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花色有紅、白、黃、紫、薔薇等十六種不同顏色。在 這花的海洋里,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和藹杜鵑、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蒼山,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天然杜鵑花園」。

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氣候適宜,植被茂密,至今還生活着鹿、麂、岩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四不像」。 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帶雲出處新辟了一條玉帶雲遊路。游路南起馬龍峰,北至應樂峰,長約法18公里,將蒼山許多景點連接在一起,遊人至此,可盡情觀賞蒼山奇峰異石、林泉飛瀑,也可俯瞰蒼洱大地的壯麗景色。

水文物產

蒼山的泉水亦為人稱道。除了18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跡,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龍潭、黑龍潭等,潭水瑩澈,瀉出的泉水更是清洌異常,青碧璀璨。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龍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 蒼山還是馳名中外的大理石的出產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碳酸鈣為主,間含微量氧化硅、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質細膩,光滑如脂,花紋奇美,其中以花紋取勝珠「彩花石」一經打磨便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山水、花鳥、人物的天然畫面,被譽為「石中瑰寶」。蒼山由千姿百態的石頭構成的石峰、石崖、石洞,讓遊客流連忘返。


文化遺址

蒼山地區文化遺址包括遠古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後來的南詔故都太和城遺址、大理國羊苴咩城遺址[11]

蒼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有石斧、石鑿、但以半月形雙孔石刀、斷線壓紋陶、帶流器、帶把器、圓底器等為典型特徵,形成自成體系的洱海地區新石器方化。自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中央博物院吳金鼎、曾昭燏、王介忱等三人奉李濟先生之命,對大理進行古蹟調查。發現21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佛頂乙址、佛頂甲址、馬龍遺址、龍泉遺址、小岑遺址、馬耳遺址、中和遺址、三陽遺址、鶴雲遺址、蓮花四甲址、白雲遺址、蒼琅乙址、蒼琅丙址、下關遺址、五台甲址、五台乙址、蒼琅甲址、蒼琅丁址、蒼琅戊址、虎山遺址、捉魚村遺址等;並對馬龍遺址、佛頂甲、乙二址、白雲遺址、龍泉遺址等四處進行了科學發掘,又對中和峰、五台峰部分進行試掘。

這是雲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規程進行的科學發掘,初步揭示了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為研究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科學證據。解放後,雲南省博物館在蒼山沿線調查或試掘的遺址有:五指山遺址、中和遺址、余家田遺址、小岑遺址、雙鴛村遺址、鶴陽遺址、上關遺址等7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市七里橋鄉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現存蒼山頂的金剛城及南、北兩道城牆。城牆多依山勢用土夯築而成,殘存的北段城牆高出地面約3米,厚約5米。太和城西依蒼山,東臨洱海為天然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南、北城牆相距約500米。太和城曾經是古代南詔國的都城,公元739年遷都於此,經過南詔幾個朝代的建設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城池,直到779年,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太和城才逐漸荒廢下來。作為當時南詔國都,它是南詔前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和城內立有著名的《南詔德化碑,碑高3.02米,寬2.27米,厚0.58米,立於大曆元年(766)。碑文作者相傳是南詔漢族清平官(宰相)鄭回,由唐朝流寓在南詔的御書杜光庭書寫。此碑兩面共刻5000多字,敘述了南詔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對唐友好的願望。尤其重要的是碑文真實地記錄了當時雲南各族的分布、融合情況。這是研究南詔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此碑與太和城遺址均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羊苴咩城位於大理蒼山中和峰下,在今大理古城及其以西地區。該城原為"河蠻"所築。南詔統"六詔",征服大理各部,同時也統治了該城。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詔王閣羅鳳卒、異牟尋立,從太和城遷都於羊苴咩城,並重新加以修築。唐大曆十四年至元至元十一年(公元779~1254年),羊苴咩城一直是南詔大理國的國都。直至元朝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雲南行省、置郡縣,將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中慶(今昆明),羊城才結束了為時近五百年的國都歷史。元代羊苴咩城為大理路軍民總管府所在地。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將沐英攻下大理後,在羊苴咩城基礎上修建今大理古城,舊城廢棄,漸被掩沒。今大理古城以北500米桃溪南岸,殘存城牆遺址一道。殘牆基寬8~10米,高2~4米,大部分為夯土築成,部分用磚砌壘。

歷史淵源

唐時,南詔封點蒼山為中嶽。天寶九載(750),鮮于仲通討南詔,進薄白崖,分軍欲自點蒼山西腹背攻太和城,為蠻所敗。貞元十年[12](794),西川帥韋皋遣節度巡官崔佐時至雲南,雲南王異牟尋等與崔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

南宋末,蒙古攻大理,登點蒼山,下臨城中。城中危懼,不久棄城走。 明初藍玉等攻大理。大理城西倚點蒼,東臨洱海以為固。玉等遣奇兵繞出點蒼山後,攀木援崖而上,立旗幟,敵遂驚潰。

旅遊攻略

大理蒼山小徑曲折險峭,過去上蒼山探奇攬勝攀爬十分困難,1996年2月中美合資、投資1600萬元人民幣在蒼山修建遊覽索道,該索道全長1668米,爬高478米,採用了美國進口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僅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就建成,投入使用,為遊客探尋美麗神奇的蒼山提供了安全、可靠、舒適和快捷的交通工具。索道站設在蒼山腳下,三月街處,離大理古城1公里左右,這裡環境優美,集旅遊、餐飲、休閒和購物等綜合配套設施於一體,為旅遊者提供優質服務。乘上緩緩運行的索道,鬱郁的蒼山,皚皚的白雪、藍藍的洱海、悠悠的古城,星羅棋布的白族民居盡收眼底。索道上步站設在蒼山上的"中和寺"附近。一下索道便可參觀名勝古剎。然後沿着蜿蜒於蒼山山腰全長18公里的玉帶路,遊客就可到達桃溪、中溪、鳳眼洞,七龍女池、清碧溪等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站在蒼山上遠眺洱海,那湖光山色,那藍天白雲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洗馬潭

洗馬潭位於蒼山玉局峰與龍泉峰交接處,海拔3920米,被稱為「山巔之湖」。其實,洗馬潭距峰頂尚有20餘米。在蒼山著名的潭水中,它以海拔高、水質清而自成特色,是蒼山頂上一個風景絕佳的高山湖泊。相傳,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時,率兵翻越蒼山,曾在這裡駐紮洗馬,洗馬潭因此而得名。

洗馬潭面積約4500平方米,潭深約1.5米,屬第四紀大理小冰期間高山冰磧湖。據李元陽《點蒼山志[13]記:「《漢書》曰:『邪龍雲南,其山如扶風太乙,上有馮河,周圍萬步,五月積雪浩然」。馮河指的就是洗馬潭,傳說這裡是觀音放養黑龍的地方,黑龍春夏居住於下關以西溫泉,秋冬棲息於洗馬潭,所以洗馬潭又有「龍池」之稱。有人附會說,洗馬潭的水呈黑色,與黑龍居此有關。仔細觀察,洗馬潭潭底和四周由很薄的青黑色石板鋪砌而成,這顯然不是天然生成,而是人工所為。又據史載,洗馬潭古稱「高河」,是南詔時期的水利工程設施。南詔豐佑年間,南詔王派遣將軍晟君,在這裡建此高山水庫,導山泉灌溉農田,這在當時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所以在南詔德化碑里對此也有「遏寒流潦高原為稻黍之田」的記載。至今,潭周圍及附近山間仍有古代工程遺蹟。

洗馬潭周圍山上滿布形同虬龍的高山杜鵑灌木林,潭下山坡則是高大挺拔的高山冷杉林帶和茅竹林帶,每當春夏之交,杜鵑花盛開,湖邊五彩繽紛,斑斕一片,燦若雲霞。從山頂往下望,一側襯着黑藍蒼鬱的冷杉和剛吐新綠的翠竹,一側襯着斑駁青灰的岩峰石屏,百米方圓的洗馬潭宛若頭頂掉下的一塊天,洗馬潭下瀉的溪澗邊、草坡上,叢生的粉紫報春花、淡黃野白合花、濃艷的龍爪花,把這裡裝扮成一個高山五彩花園。因為洗馬潭水質清澈、纖塵不染,史書記載,「水面有落葉,鳥輒銜去」。沿着洗馬潭往北攀行約3公里,即可到達蒼山電視台,這一段路多為花崗岩構成的劍峰,岩石上附生着地衣、雪茶、岩白菜一類植物。這裡還有一種莖為紫紅色、葉翠綠色的野生菜,因洗馬潭古稱「高河」而得名「高河菜」。經醃製加工的高河菜,味辛辣爽口,香氣沁人肺脾,有開胃、健脾、清神等藥理作用,是一道野生名貴菜餚。據說,這種菜只有蒼山洗馬潭一帶才有。

從洗馬潭步行至山巔,向西可眺望漾濞縣境內的山川河流、田園村落;向東,可見幾道騰如細流的山脈,雞足山屹立其中;向北,可見玉龍雪山的皚皚積雪,確實是遊客觀賞高原風光的理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