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州評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州評彈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蘇州評彈

批准時間: 2008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曲藝

申報地區: 上海市書場工作者協會

蘇州評彈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 。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最著名的藝人有王周士,他曾為乾隆皇帝演唱過。嘉慶、道光年間有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四大名家。咸豐、同治年間又有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之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歷經200餘年不衰。

2006年,蘇州評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增項目名錄。 2008年及2011年入選第二批及第三批擴展項目。[1]

歷史

蘇州評話

蘇州評話源於宋代說話伎藝。清代劇作家李玉的《清忠譜》第2折《書鬧》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蘇州說書中演說《岳傳》的情景,有表,有白,有類似賦贊的韻文,和蘇州評話相同。明末清初的著名評話藝人柳敬亭,曾在蘇州及其附近一帶說書,與蘇州評話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清代中葉,蘇州評話進入鼎盛時期,成立了蘇州評彈最早的行會組織光裕社。在咸豐、同治年間,出現了說《水滸》的姚士章等評話名家。

蘇州彈詞

"彈詞"一詞,始見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其中記載杭州八月觀潮:"其時優人百戲,擊球、關撲、漁鼓、彈詞,聲音鼎沸。"陳汝衡《彈詞溯源和它的藝術形式》(1983年)一文認為是"遠出陶真,近源詞話"。關於"陶真",《西湖遊覽志余》記:"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1952年)考證:"陶真和彈詞同是用七言詩讚的講唱文學,兩者只有名稱差異。"他認為,"就歷史的發展說,元明的陶真是彈詞的前身,而明清的彈詞又是陶真的綿延,兩者發展的歷史是分不開的"。

清代初年,隨着蘇州城市經濟的繁榮,彈詞在蘇州已經盛行。康熙末年定居於蘇州的浙江吳興人董說在他的《西遊補》小說中,就描寫了盲女彈詞使用蘇州方言演出的情況。至乾隆年間,關於蘇州彈詞形成的記載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號"紫癩痢"的王周士。王周士擅唱《游龍傳》,吸收崑曲、吳歌的聲腔,灘簧的表演,以單檔起"十門角色"而聞名。清《吳縣誌》記載,乾隆南巡,在蘇州行宮召王周士御前彈唱,賜七品冠帶,隨駕回京。當時的史學家趙翼在《甌北詩鈔·贈說書紫癩痢》中對其說書的"噱"、"說"、"彈"、"唱"因素都作了評價:"恃滑稽一尺口","但聞噴飯轟滿堂";"妙撥絲擅說書","自演俚詞彈脫手";"優孟能會故相生","絕技俳優侍至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於蘇州宮巷第一天門創立包括評話藝人在內的行會組織光裕公所,以示評彈藝術"光前裕後"之意。他從正反兩方面總結自己說書藝術經驗的《書品》和《書忌》,被後來的彈詞藝人奉為說書的信條。

嘉慶時(1796--1820年),蘇州彈詞迅速發展,此時刻印傳世的書目有《三笑》《倭袍》《義妖傳》《雙金錠》等;知名的彈詞藝人增多,彈詞發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體說法不一)即於此時出現。他們發展了王周士的書藝,豐富了上演書目,創造了流派唱腔,拓寬了技巧思路,奠定了蘇州彈詞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豐時期(1821-1861年),蘇州出現的女子彈詞以常熟人為多數,彈唱的開篇、書目、曲調和當時流傳的大體相同,但多數不會說唱整部,只會說"書中的一段"。蘇州彈詞藝人馬如飛在開篇《陰盛陽衰》中有較為具體的反映:"蘇州花樣年年換,書場都用女先生"。王 |《瀛孺雜誌》記當時彈詞女子彈唱"其聲如百轉春鶯,醉心蕩魄,曲終人遠,猶覺餘音繞樑",因而"每一登場,滿座傾倒"。

民國時期,蘇州彈詞的從藝人員激增。據民國16年(1927年)統計,當時光裕社擁有社員200人,而未人光裕社的藝人有近2000人,藝術競爭十分激烈。表現在書目上求新,唱腔上創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場所上要標新。

這一時期湧現的彈詞新書目有《楊乃武》《秋海棠》《啼笑姻緣》等。藝人所創新腔有:魏鈺卿的[魏調],楊筱亭、楊仁麟父子的[小楊調],夏荷生的[夏調],周玉泉的[周調],徐雲志的[徐調],祁蓮芳的[祁調],蔣月泉的[蔣調],薛筱卿的[薛調],張鑒庭的[張調]等等,流派紛呈。這一時期彈詞的演出形式,也起了很大變化。隨着女子彈詞的重新興起,雙檔已成為主要的演出形式。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後,又出現了三個檔、四個檔的演出。此時供蘇州評彈演出的場所很多,裝潢華麗、場子寬大的稱"新式書場",在遊藝場占一席之地的稱"遊藝書場",每場演出兩檔彈詞、一檔評話的稱"花色書場",由商業電台播放評彈的稱"空中書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參加登記的蘇州彈詞藝人有600人,其中蘇州市區480人。登記後,這些藝人分別參加了各地評彈演出團體,根據"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對書目、唱腔等作藝術改革。

演出形式

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咤風雲的俠義豪傑。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評話和彈詞均以說唱細膩見長,吳儂軟語娓娓動聽;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橫生。彈詞用吳音演唱,抑揚頓挫,輕清柔緩,弦琶琮錚,十分悅耳。經過歷代藝人的創造發展,曲調流派紛呈,風格各異。近40多年來,評彈從內容到形式推陳出新,傳統書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編書目陸續湧現,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

蘇州評彈有說有唱,大體可分三種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單檔,兩人的雙檔,三人的三個檔。演員均自彈自唱,伴奏樂器為小三弦琵琶。唱腔音樂為板式變化體,主要曲調為能演唱不同風格內容的〔書調〕,同時也吸收許多曲牌及民歌小調,如〔費伽調〕、〔亂雞啼〕等。〔書調〕是各種流派唱腔發展的基礎,它通過不同藝人演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流派唱腔。

流派

蘇州評彈大致可分三大流派 ,即陳(遇乾)調、馬(如飛)調、俞(秀山)調。經百餘年的發展,又不斷出現繼承這三位名家風格,且又有創造發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陳調"的繼承人劉天韻、楊振雄;"俞調"的繼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們均自成一家。其中"馬調"對後世影響最大,多有繼承並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調、沈(儉安)調、"琴調"(朱雪琴在"薛調"基礎上的發展)。周(玉泉)調是在"馬調"基礎上的發展,而蔣(月泉)調又出自"周調",如此發展繁衍形成了蘇州評彈流派唱腔千姿百態的興旺景象。

藝術特色

1、蘇州評話的特點——慢、委婉

蘇州評話是用蘇州方言講故事的口頭語言藝術。其語言由第一人稱即說書人的語言和第三人稱即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兩部分組成,而以前者為主。這就和戲劇白言有質的區別。它是講故事,而不是演故事。第一人稱語言稱表,第三人稱語言稱白,表和白以散文為主,多說不唱。但也有用作念誦的一小部分韻文,包括賦贊、掛口、引子和韻白等。賦贊用以描景、狀物和渲染、烘托人物的心理狀態及性格特徵。掛口是人物的自我介紹。引子是說書人的書情介紹或點題。韻白是韻文的表或白或鋪敘情節,或總結前段書情。

蘇州評話很注重噱,有"噱乃書中之寶"的說法。人物性格和情節的矛盾展開中產生的喜劇因素,叫"肉里噱"。用作比方、襯托、借喻和解釋性的穿插,叫"外插花"。與此類似,用隻言片語來引起聽眾的笑聲,叫"小賣"。

2、蘇州評話的表演

評話的表演包括"手面"和"面風"。這種動作和表情,也分說書人的和故事中人物的兩大類。說書人的動作和表情,是解釋性的,並用以表達說書人的喜怒哀樂和愛憎態度。故事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由說書人用近似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包括語音和語調來講話,叫做"起角色"。起角色是對故事中人物的模仿,而不是演員以故事中人物的面目出現,"登場面依然我"。說書人在書台上,始終是以演員身份出現的。這和戲劇的表演,也有質的不同。

評話的演出,因演員的說法、語言、起角色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如有的演員說法嚴謹,語言經反覆錘鍊後基本固定,叫作"方口"。有的隨機應變,舌底生花,善於即興發揮,適應不同的聽眾而隨心變化,叫作"活口"。有的演員說表語如聯珠,鏗鏘有力,為"一口乾"或"快口"。相反,則為"慢口"。有的演員以說表見長,少起角色,則為"平說"。有的以起某個角色見長,如有"活關公"、"活周瑜"、"活魯智深"等美稱。

3、蘇州評話的書目

蘇州評話的傳統書目,約50多部。一類說歷史故事,屬講史類,如《西漢》《東漢》《三國》《隋唐》《金槍》《岳傳》《英烈》等,為"長靠書",又稱"着甲"一類是"短打書",講英雄好漢、義士俠客的故事,如《水滸》《七俠五義》《小五義》《綠牡丹》《金台傳》等;還有神怪故事和公案書,如《封神榜》《濟公傳》《彭公案》《施公案》等。

蘇州評話都是講長篇故事,分回逐日連說。每天說一回,每回約一個半小時。能連說幾個月,長的可達一年半載。這種長篇連說的特點,形成了評話特殊的結構手法。單線順敘,用未來先說、過去重談的方法前後呼應。用"關子"來製造懸念,以吸引聽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評話創作、改編了一批新書目,如《江南紅》《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等。還出現一些中、短篇作品。

蘇州彈詞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嘉興,西不過常州,北不越常熟,東也超不過上海松江。地域小,藝人多,聽眾要求不一,迫使藝人在創新書、新腔、新的表演風格等方面去作各種探索。同治、光緒年間,蘇州評彈發展史中的"後四名家"。這四名家中,三家為彈詞藝人,他們使蘇州彈詞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體制:書詞中的散文部分,用"說"來表現;敘述和描寫故事中人物的行為、思想和活動環境,稱為"表";人物語言叫"白";書詞中以七字句為主的韻文,用三弦、琵琶自彈自唱,相互伴奏,稱"唱"和"彈";在故事中穿插喜劇因素,稱作"噱";演員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語言、語調及某些動作稱"演"或"學",也稱"做"。

蘇州彈詞的表演通常以說為主,說中夾唱。唱時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說時也有採用醒木作為道具擊節攏神的情形。演唱採用的音樂曲調為板腔體的說書調,即所謂"書調"。因流傳中形成了諸多的音樂流派,故"書調"又被稱之為"基本調"。早期演出多為一個男藝人彈撥三弦"單檔"說唱,後來出現了兩個人搭檔的"雙檔"和三人搭檔的"三個檔"表演。

蘇州彈詞的藝術傳統非常深厚,技藝十分發達。講究"說噱彈唱"。"說"指敘說;"噱"指"放噱"即逗人發笑;"彈"指使用三弦或琵琶進行伴奏,既可自彈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說"的手段非常豐富,有敘述,有代言,也有說明與議論。藝人在長期的說唱表演中形成了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襯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說表手法與技巧,既可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內心獨白和相互間的對話,又可以說書人的口吻進行敘述、解釋和評議。藝人還借鑑崑曲和京劇等的科白手法,運用嗓音變化和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等來"說法中現身",表情達意並塑造人物。在審美追求上, "。"理者,貫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頤也。細者,典雅也。技者,工夫也"。

蘇州彈詞的節目以長篇為主,傳統的代表性節目有《三笑》《倭袍傳》《描金鳳》《白蛇傳》《玉蜻蜓》《珍珠塔》等幾十部。早期的著名藝人有清代的王周士、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姚豫章、馬如飛、趙湘舟和王石泉等。清末民初出現了大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來,隨着廣播電台的興起,蘇州彈詞進入鼎盛期,節目豐富,流派紛呈,以演唱的音樂風格區分,就有"沈(儉安)調"、"薛(筱卿)調"、"魏(鈺卿)調"、"夏(荷生)調"、"周(玉泉)調"、"徐(雲志)調"、"蔣(月泉)調"等十多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彈詞藝術經過藝人們自覺的整舊創新,藝術上有了很大的飛躍。新節目不斷湧現,長篇有《白毛女》《新兒女英雄傳》《李闖王》《青春之歌》《苦菜花》《紅岩》《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的種子》《江南紅》《奪印》《李雙雙》等,中篇和常獨立演出的"選回"有《老地保》《廳堂奪子》《玄都求雨》《花廳評理》《怒碰糧船》《庵堂認母》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蘆葦青青》《新琵琶行》《白衣血冤》《大腳皇后》等。

傳承意義

近些年來,蘇州評話聽眾銳減,書場萎縮,藝人大量流失,生存發展面臨危機,急需加以扶持和保護。

蘇州彈詞的書目十分豐富,有目可稽的傳統長篇有65部,新編歷史題材172部,還有一些現代題材的新長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記錄了大量的演出本,並作錄音、錄像,整理出版了周玉泉的《玉蜻蜓》和《中篇彈詞選》。有關歷史藝術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也次第展開,出版了《蘇州彈詞舊聞鈔》《評彈藝人談藝錄》。然20世紀末期以來,蘇州彈詞聽眾銳減,書場萎縮,藝人大量流失,生存發展面臨危機,亟待搶救和扶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