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苏绣

增加 591 位元組, 4 年前
{{unreferenced|time=2019-08-20T04:56:38+00:00}}[[File:苏绣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4.imgtn.bdimg.com/it/u=972528915,3992154389&fm=26&gp=0.jpg ] 原图链接]]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1]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为营销绣品,各种绣庄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有关刺绣的专业坊巷,如“绣线巷”、“绣花弄”等,苏州被称为“绣市”。其时,双面绣开始出现,标志着苏绣有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当时,皇室的日用绣品或艺术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在民间,如蔡群秀、沈英、沈立、朱心柏、徐志勤、钱蕙、林抒、赵慧君、沈关关、杨和、金采兰、江缪贞、潘志玉、张元芷、郭桐先等一大批苏绣艺人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著名绣家。其中,最杰出的则首推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家沈寿,她吸收了西洋画中的明暗原理,十分注重物象的逼真,首创了“仿真绣”,对苏绣技艺的改进、发展、推广、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刺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苏绣==
 
[[File:苏绣121.jpg|缩略图|左|350px|[http://img0.imgtn.bdimg.com/it/u=2985044125,3649834653&fm=214&gp=0.jpg 原图链接][https://news.artron.net/20150529/n745956.html 图片来源于雅昌艺术网]]]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日寇侵华,百业萧条,苏绣生产呈现每况愈下之势,许多中、小绣庄纷纷倒闭,艺人、绣工纷纷转业,及至解放前夕,绣庄由全盛时的一百五十余家,衰减到了二十多家,从事刺绣生产的专业工人已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对工艺美术“保护、发展、提高”方针指引下,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城乡物资交流等方式,促进了绣品销售,提高了绣工的生产积极性。吴县镇湖、藏书、光福、通安、东渚、木渎、胥口等一带乡镇,几乎形成“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的规模。据1990年时统计,吴县绣娘达十二万之众,人数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苏绣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提高的新时期。1958年,苏州开始推广机绣。20世纪80年代末,又部分采用电脑绣花,大大提高了日用绣品的生产能力。苏州城里几十个旅游点、几百家经销店内,绣品比目皆是。在刺绣行业里,分工也越来越细,其中有专门从事刺绣针法、工艺研究的苏州刺绣研究所,从事刺绣欣赏品和出口服装生产的苏州刺绣厂,从事刺绣日用品生产的苏州绣品厂,从事儿童绣衣和日用品生产的苏州刺绣童装厂与苏州儿童用品厂,从事剧装戏衣刺绣和制作的苏州剧装戏具厂,从事绣鞋生产的苏州工艺鞋厂,以及从事刺绣线生产的苏州花线厂等。
改革开放以后,刺绣业的集体成分开始向私有化过渡。民营企业、民间绣庄时有开设,方兴未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任嘒闲、蒋雪英也开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苏州近郊,仍然活跃着几万名绣娘。东渚镇苏绣民营企业的和服、韩服的加工量,已分别占有日本、韩国的较大市场,成为中国最大的和服、韩服加工出口基地。
镇湖镇总人口为1.9万人,从事刺绣、裱绣、绣框制作的从业人员就有1.1万人,一条街上开出了二百八十多家绣庄,还出现了姚建萍、薛金娣、姚慧芬、姚惠琴、卢福英、邹英姿等一批能绣制高档精品的后起之秀,在各项博览会和工艺品评比中摘金夺银。其中,薛金娣的特色是专门做古代名画题材,每一幅作品均精美绝伦,获得众多名家的肯定。2003年,镇湖的绣品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刺绣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2000年,镇湖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刺绣)艺术之乡”。
 
==苏绣特色==
[[File:苏绣55.jpg|缩略图|右|350px|[http://pic11.secooimg.com/editRemote/16/7/cf78695d6cc948948be162bf27f4ecd7.jpg 原图链接][http://item.secoo.com/16017327.shtml 图片来源于收藏网]]]
苏州刺绣作为一门千年流传、繁衍的古艺,为美化历代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6年10月,苏州市在景德路的明代建筑王鏊祠堂内建立了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陈列有自汉代至今的绣品二百余件,其中有从北京大葆台燕王墓、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苏州虎丘塔等地出土的苏绣绣片、经帙、褡裢等日用品(部分为复制品);有苏州制作的明代万历皇帝的缂丝衮服、孝靖皇后的刺绣“百子衣”、清乾隆帝朝服的复制品;有17世纪著名刺绣艺术家韩希孟的刺绣册页、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家沈寿的仿真绣,以及现代发展起来的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样异针法绣等作品,成为展示苏绣历史和精品的一个重要窗口,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苏绣的发源地镇湖建造了中国刺绣艺术馆。
==针法及运用编辑==
[[File:苏绣99.jpg|缩略图|左|350px|[http://img007.hc360.cn/k2/M0C/9B/40/wKhQxFhjXqWEH90jAAAAALPjujo543.jpg..400x400.jpg 原图链接][http://img007.hc360.cn/k2/M0C/9B/40/wKhQxFhjXqWEH90jAAAAALPjujo543.jpg..400x400.jpg 图片来源于慧聪网]]]
一、直绣
1、直针:完全用垂直线绣成形体,线路起落针全在边缘,全是平行排比,边口齐整。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针脚太长的地方就加线钉住,后来就演变成铺针加刻的针法了。
2、钉线:钉线是一种特制的细色线代替金线的绣法。这种色线叫棕线,也叫包根线。其绣法和平金相仿,因为它的线色多,能绣的物体也比平金广得多。
苏绣按针法可以分为:乱针绣与平针绣两类。乱针绣,顾名思义是针刺很乱的一种绣法,其实这是一种似乱不乱的刺绣,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用这种针法绣出的作品通常由直斜,横斜线错综组合,交叉掺合而成,再经过一次再次的分层掺色,疏密,直至光、色、形相似为止。而平针绣相对乱针绣来讲,线条的排列比较整齐,起针和落针都非常有规律,用这种针法绣出的作品较为平整,在绣制植物尤其是花类时较为常见。
 
==辨别优劣编辑==
苏绣是一项手工极强的传统艺术品,因此,在如今的市场上苏绣没有真伪之分,只有优劣之辨。
◎2011年梁雪芳作品《荷韵》获“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优秀奖;作品于2013年3月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2014年梁雪芳作品《尔若盛开二》获“从洛桑到北京”第八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
==刺绣名家编辑==
 [[File:苏绣112.jpg|缩略图|右|350px| [http://shop5b0988e595225.11665cdn.sohucs.com/list0images/2320190815/2301f5dc37f7e5a14074b7801c367c4a9cb0.jpeg 原图链接][http:/50001950/n_37455047288www.sohu.html com/a/333797621_273814 图片来源于 淘宝 搜狐 网]]] 
名家介绍
·吴母
作品细节的精致程度;
色彩的感觉和艺术表现。一件好的作品,不仅图案美观,细节处理细致,而且颜色富丽,给人独到的视觉感受。而劣质产品的图案则表现呆板 、粗劣,设计简易。
 
[[Category:900 藝術類]]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