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选一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选一首)》这首诗苏轼写于绍圣四年(1097)。诗前有小序,言儋人黎子云兄弟居于城郊,躬耕农圃,犹居食艰难。苏轼与昌化军使张中造访时欲集资为之做屋,遂成这首诗。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当地黎家兄弟的亲密关系及其终老天涯之志。[1]
原文
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
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
我欲致薄少,解衣劝坐人:
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
客来有关载,果熟多幽欣:
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
𫛞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
注释
𫛞舌:形容言语难懂。
黎母:山名,泛指黎山。
译文
茅屋破漏,不补咋栖身?我的黎家兄弟这样清贫!菜蔬虽然肥嫩,人却瘦弱;无米生火,只能汲水充饥。我想尽一点儿微薄心意,还想求助于各位乡亲:在这池边为他筑起新屋,听听那雨打屋瓦的新韵。那时该有丰盛的佳品,瓜香果熟是多么欢欣:剥皮儿的荔枝晶莹白嫩,新屋里溢满黄柑的芳馨。还望借给我三亩地面,结屋做你的近邻;如能学会难懂的黎语,我也将成为黎母的子民。
解析
首句“茅茨”指茅草屋顶。乃尔:意如此。“菜肥人愈瘦”,唯饮水食菜之故。苏轼仁民恤贫,乃有捐资助人之想。解衣:《史记·淮阴侯传》载“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下面临池做屋、佳品迎客全都是苏轼想象语。结尾“结茅为子邻”,确是苏轼居城南之意,后果营建桄榔庵以居。苏轼虽放逐天涯,生计艰难,却没有自哀自怜的愁苦相,还怀有慷慨助人、“化为黎母民”的一片热心,一片真诚,令人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