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苗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苗炜
苗炜
出生 1968年
中国 北京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家,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新知》杂志主编。
知名作品黑夜飞行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短篇小说集《除非灵魂拍手作歌
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寡人有疾》 等。

苗炜,作家,1968年出生。已出版随笔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短篇小说集《除非灵魂拍手作歌》、《黑夜飞行》。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寡人有疾》。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新知》杂志主编。[1] 新浪娱乐讯 2008年1月17日晚,“新浪-蒙牛2007网络盛典”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盛大颁奖礼,揭晓评选结果。现场颁发由网民投票、专家评选而共同决出的年度作家、年度城市、年度影片、年度演员等四十余个奖项,涵盖了文化、娱乐、财经、体育等几大领域,几乎囊括了年度所有最热门、最流行、最受关注的话题、新闻、人物。图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炜颁年度公益奖。

人物经历

苗炜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便到了三联。在那里,他最大的收获便是得以翻阅《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著名刊物,这使他大开眼界。

"有时候我们会认识到,跟计算机系,或是法律系、经济系的学生相比,我们没有学到什么系统性的知识,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很正常,"苗炜说,"但是千万不要自我放弃,学习人文学科的作用是长久的,会逐渐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体现出来。"通过解读《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他认识到,学习人文学科,可以提高读写能力,精通情感语言,"这些于人生无疑是重要的才能"。

1994年,苗炜经老师推荐到了《中国足球报》写短评专栏。就这样,没想到他在毕业时所期待的"巨大成就",短短两年即得到实现。而在一次与前辈的见面中,他领悟到了写作须"心中有我,眼底无他"的真谛,这一教诲在此后十几年的写作中一直指导着他。

自踏上工作岗位后,苗炜职业生涯的"连续性观念"便也开始产生作用。他说:"开始工作一段时间你会遇到不少需要应付的事,过个三五年也许会困惑自己都忙碌了什么,这就需要连续性的观念来支撑。1996年到2008年,是他坚持"连续性"的一段历程。他创办了"生活圆桌"和"个人问题"两个生活周刊的名牌栏目。他也编辑"声音"栏目,至今15年,收录将近10000条名人言论。

在国外,他有在渥太华二手图书馆关于媒体书籍的疑问,有在西班牙遇到自己儿时足球偶像的喜悦,有在剑桥校庆采访时对校园环境的赞叹,有在约翰内斯堡种族隔离博物馆的思考……每段历程、每个故事,就这样构成他的人生轨迹。[2] 2015年7月,苗炜已辞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和《新知》杂志主编职务,并从三联书店正式离职。苗炜表示自己将加入互联网创业大军,已着手创办一家名叫"拇指英雄"的互联网视频公司。[3]

人物评价

朱伟说苗炜

我一直觉得,苗炜身上有很典型的90年代文学趣味烙印,在美国作家中他喜欢马克·吐温与海明威,东欧作家中喜欢恰佩克与米兰·昆德拉,他喜欢简单中机智的俏皮,不喜欢那种阅读起来累赘的沉重。由此,"好玩"成了趣味的一个代言词。俏皮与幽默,原是中国文学中稀缺的东西。

冯唐说苗炜

像所有写字的人一样,苗炜起于要让自己爽一下,但是看得出,苗炜不止于让自己爽一下,尽管他反复引用英文,反复强调,"(Writing)it's about getting up,getting well,getting over,getting happy,okay? Getting happy.""Writing is not necessarily something to be ashamed of,but do it in private and wash your hands afterwards."看得出,在当代,在我的祖国,尽管好些成名或者未成名的人老了或者废了,苗炜还刚刚开始,还欢势,他的机会还在。

出版作品

《葡萄酒的奥秘》2011年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2012年

《黑夜飞行》2012年

《寡人有疾》2012年

原创文章

1、它本身就是一份时间的礼物

2、创新资本主义的魔法汤--斯坦福大学:硅谷的心脏

3、iPhone5与它的生态追随者--后乔布斯时代的符号

主编《新知》杂志

三联书店的全称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世纪70年代末,三联创办了《读书》杂志,90年代创办了《三联生活周刊》,而春节后《新知》杂志也将诞生试刊,这是昨日新杂志主编苗炜在电话里向记者确认的。这样,就像《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在微博上所言,"三联书店的三个品牌就齐全了"。苗炜昨日表示,现在办杂志太难,他自己也不确定人们是否还需要这样一本杂志苗炜:希望撰稿者对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

苗炜说,办《新》杂志是三联人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这一次是去年10月提出的,前日开会时他才知道自己将担任新杂志的主编工作。目前杂志的很多具体工作苗炜也还在思考中,他说现在一本杂志印刷成本就要5块钱,发行成本要一两块,还没有开始编,已经有六七块钱的成本了。定价目前还没确定,可能在15元到20元之间。"我就想到底印什么东西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做它,现在新媒体也很发达了,人们想得到什么信息他努力的话就能得到。"

目前苗炜给《新知》的定位是一本智识生活杂志,文章的特点首先要有智识生活的意味。"我的智识生活和精神生活未必和现实世界有太多的联系,就以往的书本,艺术,某些科学的进步,可能和这些有关,而未必和新闻事件有关。办的侧重点就在智识生活这一块。"

新知》杂志内容的划分目前暂定为,科学的内容占20%,其他还包括了艺术、电影、戏剧、人物报道等,苗炜说里面翻译的内容会比较多,他也希望为这个杂志写稿子的人,能对自己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

三联书店前总编辑董秀玉说,早在她还没退休前,三联就有意做新知杂志,"我退休的时候首长说,你有什么要求嘛?我说那就先把新知刊号给我吧。他说你都退休了还想要办新知?我说是啊是啊,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如今《新知》真的要办起来了,董秀玉很高兴,她说三联书店就是读书、生活和新知,所以她只希望办三个刊物,可以和出版互动起来。"新知在这个时代也是很重要,这是一个心情,是我很久的愿望。但是现在说实在话,这个时代,纯粹的刊物创刊已经不太容易了,难度比以前更大,我希望他们有一些创新的思路来办,可能会更有效果。"以前董秀玉就和三联同仁构筑过理性中新知杂志的模样,他们认为这本杂志应该是带有人文和科学的性质,但范围应该放得更宽,适合中等程度的读者来阅读。"我觉得三联从来不是高高在上地做学术,学术是我们的品牌和基础,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大众层次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新知就是大众的读物,但三联的大众和一般的不一样,我们还是有文化大众概念。"

时代的变迁让董秀玉也认为这本新杂志对主编的要求更高,因为这个时代不能只讲人文,还必须有科学,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而这种丰富性,对主编的挑战比较大,会要求主编的知识面、兴趣、资源都要更丰富。谈到杂志主编苗炜,董秀玉说:"我觉得苗炜会做出一本不一样的杂志来,可能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也会很高兴。"[4]

专访苗炜

苗炜说:我喜欢巴黎,布拉格,北京,上海。布拉格拥有波希米亚式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坐在城外的小土坡上看整座城市,看见周围一帮十六七岁的女学生,她们围成一圈抽阿拉伯的水烟袋。见过小姑娘,但是从来没见过抽水烟的小姑娘,特波希米亚范,对那座城市感觉特别亲切。巴黎,像漂亮姑娘一样让人眷恋。

苗炜自称苗师傅,一支笔杆闯荡于中国文坛,随性、真实、不拘小节,颇有一股笑傲江湖的气质。他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是一个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文学中年",更是一个洒脱不羁的行者。他走过数不清的城市,花花世界领略无数,却独爱这座"俗不可耐"的城市——巴黎。巴黎之于苗炜,就像一个漂亮姑娘,简单美好,过目难忘。于是,他就这么反反复复的为她而去。

视频

《苗炜做客腾讯演播室》

参考资料

  1. 苗炜简介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3-04-19]
  2. 苗炜: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引用日期2013-04-19]
  3. 知名媒体人苗炜离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15-07-18]
  4. 三联创办《新知》杂志 主编苗炜:定位智识生活 搜狐文化[引用日期2013-06-09]